公元219年的时候,刘备和曹操两大势力在汉中这个地方,打了两年多的仗。最后,刘备这边打赢了曹操,真正掌控了汉中地区。
对刘备集团来说,拿下汉中就等于有了往北进攻的跳板。有了这个地儿,再加上荆州,他们就能跟东吴势力抗衡,这样一来,诸葛亮的“隆中对”大计就能更快实现,最终统一大汉江山。
那一年,关羽守在荆州,一看汉中那边打起来了,立马就从南郡出兵,去攻打曹魏占着的襄阳和樊城那块地方。这场仗对关羽来说太重要了,可以说是他这辈子最风光的一仗。他带着兵,把曹魏的七军都给淹了,还活捉了名将于禁,杀了庞德。
不过,这次战斗却是关羽人生的最后一战。江东的吕蒙那家伙,偷偷带着军队攻打荆州。关羽的主力部队没办法及时回去防守,荆州很快就被东吴给占领了。关羽只能逃到麦城,最后在那里牺牲了。这一连串的事情,最后还引发了夷陵之战。
有个事儿挺让人琢磨,荆州这块地方,对东吴和曹魏来说都很关键,能牵制住他们。可奇怪的是,刘备打下了汉中之后,为啥没赶紧把大军调回荆州防守呢?
来聊聊汉中战役的事儿,这场仗在219年5月就算是打完了。然后呢,关羽是在7月份对曹魏动的手,结果一路打到了12月份,最后在麦城吃了败仗。
尽管古代时候交通条件很差,但以刘备野战军的行军效率,一旦汉中战役打完,他们分兵简单休整后,就能立刻赶去支援荆州。
那为啥诸葛亮和刘备都没选择那样做呢?难道他们心里真觉得荆州是铁板一块,不会有事?
咱们先从地理位置聊聊,益州和荆州那边吧,虽说看起来挺近的,但实际上呢,那地形复杂得很,山高水长的,完全是两个不搭界的地方。
在古代,交通极其不便的时候,两地之间只能采取战略上的协作,联手进行北伐。不过,要是想在战术上给予对方支持,那不管是交通还是通信,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相当困难。
另外,四川和湖北之间的交通状况,比起老辈人说的蜀道还要棘手得多。举个例子,宝鸡到成都的宝成铁路,早在1958年就已经开始运行了。但连接重庆和湖北的宜万铁路,却拖到了2011年才正式通车。
就算是战争年代,日本军队有着地面和空中的强大力量,一路打到了湖北,可他们一直没能越过三峡那边的高山险峰。没办法,他们只能靠着轰炸机,对川陕地区进行军事攻击。
想象一下,要是刘备集团那时候的科技水平和后勤运输能力,想要去解救遥远的荆州,那简直是力不从心,只能干瞪眼,没办法啊!
说实话,蜀汉政权就算建起来了,他们名义上管着四川盆地那片地儿,但实际上能稳稳当当管住的地方,也就成都平原那一小块,就是围着成都转的那片。川东那些丘陵啊,川西那些高山啊,都没咋开发,人和东西基本都堆在成都平原上了。而且,他们离襄阳那可老远了,再加上东吴那边是搞偷袭的。
战争来得太快,成都那边刚得知荆州出了大事。等消息传到,再准备全军出发,赶到湖北那边,还得再耗上好一阵子。这么远的距离,想快速增援,根本做不到。
另外,那时候,守着上庸的刘封和孟达,看到关羽陷入了困境,却硬是不肯伸出援手。这样一来,本来可能还有救的关羽,就彻底没了希望。也可以这么说,成都那边可能也不想为了关羽和荆州,再把益州给搭进去。
还有个重要情况得提一下,汉中大战之后,蜀汉的主力部队,压根儿没法抽调更多兵力去救关羽和荆州。
那时候,刘备拿下汉中后,一直没闲着,忙着扩大地盘和加强防守。因此,在这个阶段,刘备手头紧,抽不出太多兵力去帮荆州那边。
接下来,说说战略这块儿,关羽北伐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拿下襄樊,然后继续往北打。主要是那时候荆州军团的实力,根本不够支撑他们完成这样的战略目标。
然而,关羽在战斗初期对曹军连连得手,特别是那场水淹七军的大胜后,让他觉得攻下襄阳和樊城这两个地方,好像也没那么遥不可及了。
这时,关羽的打算变了,他打算直接往北打,跟益州的军队一起对付曹魏。但问题是,关羽手头能用的资源太少了。为了让前线兵力更多,他只能从荆州不停地调兵过去。这样一来,荆州守军就不够了,结果被东吴的吕蒙钻了空子。
讲真的,襄樊那一仗,说白了就是场骚扰战。目的嘛,就是利用曹操带兵往西边打的时候,南阳那边人少,赶紧偷袭一把,顺道还能让曹操分心。等曹操从汉中撤回来,关羽那边基本上就没戏唱了。
因此,那时候关羽本该调重兵回守荆州,保证蜀汉向东扩展的根据地不被破坏。但关羽太固执了,结果荆州还是丢了。而在成都的刘备集团,费了好大劲才拿下益州,这时候根本没办法抽调兵力去救荆州。
说到刘备那一帮人,他们心里头想干大事,可手上就是没那股劲儿。关羽呢,得算荆州丢了的头号锅王!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