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砍单970亿颗,背后释放出来的两个信号,值得深思!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3-02-16 15:54:24

“活下去”!这是此前任正非内部演讲提到的一句话,其实任正非是想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让员工有危机感,企业才有胜算。然而这句话,却成了许多美芯片巨头2023年最重要的事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老美在芯片、处理器方面的先发优势,不仅在产品、研发能力、市场方面占据了绝对领先优势,同时还通过芯片制造技术专利掌握着整个高端芯片市场的话语权,对于没有专利的中企选择美芯片以需求保护伞,成了最为主流的方式,这也让许多美芯片企业在国内市场日赚斗金!

但华为等国内半导体企业却悄然“侵入”了老美的“舒适区”,面对市场被瓜分,老美坐不住了!于是挥起芯片大棒,掀起行业刀光剑影!华为被断供,EUV光刻机无法进入大陆市场,面对无理由的打压,国内也掀起了一股“造芯潮”!

其实这场芯片战刚打响的第一时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警告老美“断供会导致中国实现半导体的自给自足,美国也将会失去许多高薪工作岗位!”如今看来,比尔盖茨的判断确实没错!

根据我国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芯片进口总量为5384亿件,与2021年相比降低了15%,砍单970亿件,平均每天减少2.5亿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背后释放出了什么信号?

信号一:中国不买了

中兴、华为事件,让许多企业意识到了芯片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不仅各手机厂家开始走零部件“国产化”路线,中芯国际也第一时间对28nm工艺芯片生产线进行了“国产化”,此外在梁孟松团队的努力下,中芯国际还实现了14nm工艺芯片的规模量产,这给中高端芯片的国产化带来了契机。

任何人、任何企业都非常贪心,半导体行业哪方面能赚钱,都不会被中国企业所放过,要么参与设计,要么进军制造、封装等产业链。在我国制定的2025年70%芯片自给率的目标下,许多企业将订单交给了国内IC企业或晶圆厂,尤其是在闪存、存储方面,长江存储、长鑫不仅在美、韩垄断的市场撕开了一个缺口,性价比方面还占据了绝对领先的优势。

虽然美芯片有着极强的竞争力,但这并不是居高临下的问题,中国芯片与美国芯片具有很高的互补性,更高性价比的国产芯片,自然成了许多普通消费者的首选。

据报道,有些美、韩存储芯片巨头已经开始降价,试图通过“价格战”夺回他们认为属于他们的市场,但一些外媒则表示:已经来不及了,当中美科技竞争成为一种常态,“国产”已成为安全、可靠的代名词。

信号二:市场需求下滑

2022年我国芯片集成电路进口总额5385亿颗,同比下降了15.3%,但还有一条数据非常关键,我国芯片生产总产能与2021年相比还减少了352.4亿颗,相当于平均每天减产1亿颗,而这也释放出了另一个信号:市场需求下滑了!

其实这是意料之中的,其实从调研机构公布的智能手机、PC行业出货量数据就能发现一个端倪,2022年的电子消费市场不容乐观,或许与这些因素有关:

其一、芯片进入5nm、4nm商用时代,性能已经开始冗余,智能终端的使用寿命也越来越长,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其二、智能手机同质化开始,新品创新不足,技术发展遇到瓶颈。

其三、5G时代缺乏“杀手级”应用,大部分还是4G互联网时代的产品,毕竟软件升级对推动硬件迭代更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反观智能汽车、互联网等行业,市场对28nm等成熟工艺芯片的需求依旧高涨,即便台积电也放弃了高雄7nm晶圆厂,开始在大陆、日本、欧洲扩产28nm工艺芯片产能。

所以说,不管是对晶圆厂、芯片企业还是手机厂家,需要紧跟市场快速调整经营方式,并非掌握先进制造工艺和高端芯片、产品,就能永远站在时代的风口,因为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同意的请点赞,同时转发给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0 阅读:400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简介:一个具有灵魂的作者,网罗科技最前沿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