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欧盟对华挑衅输得最惨一次

粤读圈 2024-11-25 09:21:48

尽管兰格仍声称,这些关税是所谓“反补贴税”而非惩罚性关税,旨在消除“不公平竞争”。但我们认为,这是欧盟多次对华挑衅当中输得最惨一次。

为什么我们有这个观点呢?

欧盟对华电动车征高额关税,原因大家都知道,就是跪地拿中国向美国纳投名状。

一般对一国或者地方发起调查的,都有企业提出的。但欧盟对华电动车调查,是完全没任何一家欧盟企业提出申请。

不顾中国多番忍让,从不主动与中国沟通,坚持推行投票,并确定实施日期。看似是铁了心。但其实这反倒证明欧盟心虚。

今年7月9日,拜登签署了《加速部署多功能先进核能以实现清洁能源法案》,该法案5月和6月分别在众议院和参议院高票通过。该法案是一项全面的立法,旨在促进美国在核能领域的领导地位。

而更早的时候,2022年9月拜登推行的《通胀削减法案》已正式成为立法。到了2023年4月17日,美国政府发布了《通胀削减法案》细则,公布了可以获得补贴的电动汽车名单。

拜登力推新能源产业,当然与其背后的金主有关。同时又可以打击中国。可谓一举两得。同时,也是争取部分美国选民的手段。

欧盟对中国这么做,一方面就是无法忍受中国汽车产业崛起。同时,以为可以与美国组成产业联盟。届时将中国剔除出他们的产业链。另一方面,无非就是助力哈里斯的选举。因为哈里斯的参选理念与拜登是一脉相承的。主要哈里斯能够当选,他们就能够与美国保存一心。

但中国的强硬,让欧盟是万万没想到。中国逐一对投赞成票的欧盟国家发起反制。这让他们吃不消了。

中国历来都愿意和欧盟一起合作的。这也是我国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但如果选择与中国斗,别说欧盟,美国也不行。

说两个最新例子。

德国大众汽车工人拟下月大罢工。受成本高企、竞争力下滑以及汽车需求下降等影响,大众汽车于9月份公布大规模“瘦身”计划,包括关闭至少三间德国工厂,裁减数万名员工,并将剩余工人的工资削减10%,以削减经营成本。这是德国大众87年来首次计划关闭本土工厂,遭到工会和工人的强烈抵制。

(图:德国汽车工人在大众汽车沃尔夫斯堡的总部外示威。)

不过,代表德国大众工人的德国金属工会在11月22日表示,由于劳资双方未能就薪资和关厂问题达成协议,工会将于12月1日举行大罢工。

成本高企、竞争力下滑以及汽车需求下降是德国大众汽车裁员的原因。而成本高企是排在第一。也就是说,本身德国(包括欧盟)的就业成本、原材料、生产成本等本来就高。而成本高自然提高价格。而价格高自然影响需求。

所以,欧盟把自身问题赖在中国身上,就特别无赖。但凡他们的政客能够有默克尔一半的政治智慧,欧盟也不至于落到如此下场。

做个独立的欧盟,与中国合作,一起发展,不香吗?

第二个例子。11月21日,瑞典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北伏”在美国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该公司行政总裁兼联合创始人卡尔森宣布辞职。“北伏”一直被欧洲寄予希望,希望在欧洲建立独立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挑战外国电池制造商在欧洲的主导地位。

媒体披露的信息显示:“北伏”的资金状况非常糟糕,账面仅剩约3000万美元(约2.34亿港元)现金,只能维持运营约一周时间,而负债高达58亿美元(约452.4亿港元)。“北伏”成为今年美国申请破产的公司中负债最多的一家。“北伏”在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6600名员工,公司曾预计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完成重组的。

(图:“北伏”位于瑞典北极圈小镇谢莱夫特奥的超级工厂。)

为什么要在本文提及“北伏”,是因为这家企业被西方国家赋予重任,就是未来美西方国家独立搞一套将中国剔除在外的产业链,“北伏”在其中扮重要的角色。

2016年,北伏在瑞典创立,被视为欧洲电池制造业自主化的希望,要与来自亚洲(其实就是中国)进行竞争。该公司的口号“让石油成为历史”,足以彰显其野心。背靠德国大众汽车、宝马汽车和美国高盛的北伏,自诞生以来已融资了150亿美元,是欧洲创业公司中最多的一家,当中包括股权、债务融资和政府支援,并从欧洲主要汽车厂及制造商获得了超过500亿美元的订单。大众成为其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1%,高盛为第二大股东,持股为19%。“北伏”此前还公布了在德国、加拿大和瑞典建设多家新电池工厂的计划。

然而,现实就是现实。与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愿意为“北伏”提供补贴不同,“北伏”在今年出现资金链断裂、需要紧急融资时,瑞典却不愿意注资,最后“北伏”别无选择,只能申请破产。

“北伏”曾被视为“欧洲电池冠军”和“欧洲供应链之光”,被视为抗衡中国的工具。如今,它的倒下,无疑重创欧洲实现电动车电池自主生产的雄心。

回答欧盟为何在对华挑衅后会输给中国之前,先说说‌欧盟对华挑衅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俄乌冲突背景下的地缘政治考量‌。中国在美国围剿下,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伙伴在适当时候帮忙。但这就让欧盟不爽了。如果从善意角度来说,欧盟没法理解中国为何与俄罗斯建立全面伙伴关系。从坏的方面说,欧盟就是与美国有着天然的相同的政治立场,不能忍受中国崛起。

所以,俄乌冲突后,欧盟试图通过挑衅中国来平衡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尤其是在能源和贸易方面。欧盟试图通过挑衅中国来转移国内对高能源价格的关注,同时利用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来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

‌经济利益冲突‌。就比如村里当年那个穷小子现在富了起来。这让村里那几户原本富裕的家庭心生妒忌了。既然阻止不了,那就使绊子吧。

欧盟对华挑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利益冲突。欧盟试图通过加征关税和反补贴税等手段,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土产业。同时,又可以向美国邀功。

‌台湾问题‌。欧盟发现,台湾地区问题是他们唯一能搞一搞中国的事。加上美国大哥又有要求他们这么做。再加上这种做法成本最低。因为这种无约束力的所谓决议,就是恶心中国一下而且。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是产生实际的坏影响,中国也拿他们没办法。

今年以来,‌欧盟挑衅中国的具体事件包括‌:欧盟多次利用俄乌冲突问题,炒作“中国援俄”论调,试图强迫中俄断开联系‌。欧盟通过涉台决议,否认台湾属于中国,挑战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试图限制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等等

‌欧盟将中国的宽容看做软弱。欧盟以为中国需要他们的市场,就可以作妖。但对于中国来说,如果不在欧盟对华电动车征高额关税的问题采取态度强硬的反应,就会在未来的交往当中陷入被动。

中国就要让欧盟明白一个道理:没有欧盟还有东盟、非洲、拉丁美洲。还有俄罗斯和中亚。

于是,中国宣布对欧盟进口的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并对自欧盟进口的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乳制品等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国还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的相关措‌。

中国的反制措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直接冲击那些支持欧盟对中国实施新能源车关税的欧盟成员国。10个投赞成票的欧盟成员国当中,除了东欧的保加利亚和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两个小到可以忽略的波罗的海小国之外,剩余7个国家无一例外不被中国反制。

‌影响最大的欧盟大国德国和意大利。德国近些年来在电池产业上高度依赖我国的技术支持,计划通过中德合作推动本土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今年10月24日,我国一家动力电池企业宣布暂停在德国的两个电池工厂项目,计划无限期推迟复工。这一决定直接威胁到了德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未来命脉。

意大利原本寄希望通过与我国的合作带动本土经济,但意大利在欧盟电动车制裁案上“背后一刀”,让中方态度发生变化,我国车企宣布搁置在意大利的建厂计划。

这场中欧对抗,中国胜。即便中国最后在电动车价格上让步,这与从此(起码在未来4年)换来欧盟的妥协相比,这代价并不大。而这本身就带有极具现实的意义。

如果欧盟与中国最后达成协议,特朗普绝对不会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强硬态度。

0 阅读:0

粤读圈

简介:和有愉悦,感的艺术作品,讲新、讲透,讲粤、讲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