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出嫁后,莺儿去哪儿了?脂砚斋的一句话说出来了答案!

小白红楼 2025-02-10 04:06:34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一向被人津津乐道,流传两百多年依然有其魅力。只是,因为它的残缺,因为它仅留存下来前八十回,也让诸多的红迷们,留下了遗憾。

遗憾着有关宝黛二人的结局,遗憾中有关我们所喜爱之人的结局。

而在这众多的人物之中,有一个人,存在感不高,出场不多,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人,便是莺儿,莺儿本姓黄,是薛宝钗身边的贴身大丫鬟,在为撮合“金玉良缘”之中,上演了几出好戏。

比如在《红楼梦》第八回,得知薛宝钗身体不适的贾宝玉,偷偷前来梨香院,在薛宝钗的房间之中。面对主子一边欣赏着宝玉所戴的通灵宝玉,一边重复两遍诵读着通灵宝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八字吉言。

如此一幕,让准备给宝玉上茶的莺儿听的入了迷,随后,在宝钗对她的深情一笑中,她接过了话,道出了宝钗所戴的金项圈,其上也有和尚所送的八字吉言“不离不弃,芳官永继”,而这一对八字吉言,俨然是一对儿。

这也是,自薛宝钗入住荣国府之后,“金玉良缘”之说首次提出。

而在《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中,在贾宝玉因为金钏儿投井、因为忠顺王派长史官前来荣国府讨要琪官,导致宝玉被打后不久。

在袭人的提醒下,贾宝玉透过窗户,询问准备离开的宝钗,莺儿是否有时间?可否饭后来帮忙打络子?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不久,莺儿便来了。此时正处于吃饭的时间,因此在宝玉身边,唯有袭人而已;而当安排好了莺儿打络子的所需后,袭人也出去吃饭了,屋内唯有他们二人而已,于是,在怡红院中,在贾宝玉的床边,便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宝玉笑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哪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

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

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禁更提起宝钗来!便问他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

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他去。”

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

如此一段对话,一向让人遐想不已,对于薛宝钗不为人知的三个好处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我们却可以理解,那就是因为莺儿的这番话,再次让宝玉对宝钗增添了一番好感。

由此可见,这位薛宝钗身边的贴身大丫鬟,为“金玉良缘”之事,也是费尽苦心了。

只是,这样一位为主子尽心尽力的丫鬟,其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对于这个答案,在脂砚斋中,有一句批语,值得我们细品:【闲闲一段儿女之口,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

由此可见,在宝玉、宝钗成婚之后,在她们身边,仅留下了麝月这一个丫鬟。根据《红楼梦》第五回有关袭人的判词“堪叹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根据《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贾宝玉与琪官互换汗巾子,而琪官所赠的大红汗巾子,最终被宝玉系到了袭人的腰上,我们不难得知,袭人最终,是嫁给了琪官蒋玉菡了。

只是,这个服侍薛宝钗的、矜矜业业的麝月,她的结局是什么呢?按说,作为薛宝钗身边的贴身丫鬟,在宝钗出嫁后,她理应成为陪嫁丫鬟才对。

但是,我们通过脂砚斋留下的这句批语:【闲上一段女儿口舌,却写麝月一人。在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

在这句批语中,有一句最为关键的话语:【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

也就是说,在薛宝钗如愿成为宝二奶奶后,她对宝玉身边的丫鬟,同样进行了一场大清洗。即便如袭人这样的昔日关系融洽,是其追求“金玉良缘”的关键之人,在这一刻,亦被外放而嫁给了琪官。

而袭人的结局尚且如此,莺儿的结局又该如何呢?

试看在贾宝玉的房间之中,在她替宝玉打络子期间,她所讲述的有关薛宝钗不为人知的三个好处;试看,在贾探春改革大观园期间,当探春推荐莺儿的母亲负责打理怡红院这片区域,遭到宝钗的拒绝后,平儿所说的:“她们两家亲候的很,前不久莺儿认了茗烟的母亲做干妈”。

作为薛宝钗的贴身大丫鬟,莺儿却成了茗烟的母亲这个奴才的干女儿。试想,拥有如此关系的莺儿,在宝钗成婚后,还能待在她的身边吗?

小结:

回看莺儿为主子的所作所为,我们不难体会出。为了撮合“金玉良缘”,她诚然是付出了所有。

当然,作为奴才的莺儿,她的所作所为,也未必是能够由其本身决定。

只是,这位昔日在众人面前,一向以端庄沉稳自居的薛宝钗,在成为宝二奶奶后,似乎也如同王家女的一贯作风,诸如王夫人、凤姐一般,对宝玉身边地女人进行了一番清洗,独留老实、本分的麝月一人了。

如此看来,则莺儿的结局则不难推测了;也不在乎昔日贾琏身边的女人消失的一般,是死的死,离开的离开罢了!

0 阅读:4
小白红楼

小白红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