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回忆李作成:在战场上不要命,有湖南人的霸蛮,有湘军的血性

百年人物志 2025-03-10 10:37:15

2015年12月31日,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正式成立。李作成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陆军司令。

李作成出生于湖南安化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年轻时曾远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是千千万万志愿军中的一员。退伍后,李父选择回到家乡,回归平静的农村生活。

1953年10月,李作成出生,他是家中长子。在同村乡民的印象里,小时候的李作成活泼开朗、爱开玩笑。

小学时,李作成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来到附近的邻村读小学。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向活泼调皮的李作成一旦进入学校,就变得规规矩矩,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在老师的关注下,他踏踏实实读书学习,加之脑袋聪明,读书时,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也拿了不少奖状。

到了上初中的年纪,李作成进入了安化一中,学习成绩一如既往地优秀。然而,这一时期,作为家中长子的李作成,渐渐看到了家中生活的艰苦。

他还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加上奶奶身体不好,一家子都靠着父母的辛勤劳作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懂事的李作成放学回家后便主动帮忙做家务,但尽管如此,也没有让父母的担子变轻。最终,他选择了辍学,回到了村里不再读书。

年纪轻轻的李作成过早地承担起了和父母养家的重担。他在生产队什么活都干,喂猪、搬砖、插秧……为了能多记一些工分,李作成有时候便睡在生产队的仓库里,帮忙看门。

虽然脑子聪明好使,但干活时,他从不耍小聪明,生产队安排了什么活,他就认真干完。村里的人都很喜欢踏实的他。

1970年,部队来到村里征兵,一直在生产队努力干活的李作成听说后,在村民的鼓励下,报名参加了。李作成身体条件不错,符合部队征兵的条件,加之入伍后还能够减轻一些家里的负担,更重要的一点是,虽然没有再继续读书,但李作成十分向往外面的世界。

就这样,年仅17岁的李作成进入了军营,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他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做起,先后担任排长、连长……直至集团军副军长。在成长过程中,李作成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入伍后,李作成被安排在广西军区某营部通讯班,因表现出色,他不仅当上了班长,还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已经是连长的李作成率队来到前线作战。多年后,曾经与李作成是战友的老兵在回忆起当年作战时的情景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他(李作成)在战场上打仗不要命,有湖南人的霸蛮,有湘军的血性。”

这位老兵的回忆一点儿也没有夸张。1979年2月17日,在保肯公安屯进攻战斗中,李作成率领8连担任主攻连,奉命拿下越军的核心防御阵地3号和4号高地。

制定好作战任务后,李作成便率领一个由八人组成的突击队在战后掩护下来到越军位于3号高地的前沿阵地。

此时,为了阻止突击队的行进,越军在他们的方向设置了密集的火力。而他们此时也因为爆破筒未能爆破成功,被一道铁丝网挡住了前路。

时间就是生命,李作成果断冲到了铁丝网前,用手抓住了最下面的一条铁丝使劲往上拉,形成了一个可供人进入的洞口。

突击队员见状,很快便跟在后面冲了上去。在向前冲锋途中,李作成右臂被子弹射中,血流不止。但他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一般,连伤口都不顾上包扎就继续指挥战士们进攻,同越军战士们进行了激烈战斗。

杀红眼的李作成更是用一只手便抓住了敌人发烫的枪管,然后又用另一只手开枪射击。直到击毙敌人,战斗结束后,他才发现自己的一只手被烫伤,满是血泡,右臂则滴滴答答地流着血……

经过长达4个多小时的战斗,8连终于占领了3号高地的表面阵地,只剩下了一个暗堡里的越军还在负隅顽抗、垂死挣扎。

为了尽快处理掉位于西北角高处的一个暗堡,李作成向战士们下达了“火力掩护”的命令后,便拿着手榴弹冲了上去,并顺利来到了暗堡口,将手榴弹投了进去,消灭了敌人。

在这次边境反击战中,李作成所在的8连鏖战26个昼夜,立下了赫赫战功。战后,8连被授予“尖刀英雄连”的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连长李作成则荣立一等功,并荣获“战斗英雄”称号,这一年,他只有26岁。

从战火中走出来的李作成,注定了未来将在军队有一番作为。

1991年,李作成升任师长。1994年,广西发生了洪灾。灾情就是命令,李作成迅速率部赶赴现场参与救灾抢险任务,他先后转战11个县市。任务结束后,李作成所在部队荣获集体二等功,他获得了“抗洪抢险先进个人”的荣誉。

1997年,李作成晋升少将军衔,第二年,他被任命为第41集团军军长。年仅45岁的李作成已经成为了正军职干部,他的军旅仕途可谓一片光明。2013年,李作成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员,跨入了大军区职的行列中。

2015年,李作成被授予上将军衔,同年,便被任命为首任陆军司令员。

2017年8月,李作成有了新的工作安排,出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接棒”参谋长后,受到了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这位具有实战经验的上将被国际媒体重点关注,并将他称作“推动大国强军的生力军”。

李作成在联合参谋部任职期间,进一步深化我军进行军事战斗的准备工作,同时还对各大联合训练、海内外重大军事行动等进行关注和评估。

无论李作成地位和职务如何变化,在他心里,唯一不变的就是自己参军报国的心,他曾说:

“我是祖国母亲的儿子,是党和人民培育了我,成为军队的领导干部,我一定脚踏实地为党为人民努力工作,向祖国母亲献上一颗赤子之心。”

参考资料:《湘潮》、中国新闻网、党史天地2015年33期、晚晴2016年2期、环球人物2016年2期

0 阅读:117
百年人物志

百年人物志

这是一个有态度的历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