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红军为何不南下四川建立根据地?毛主席:南下是死路

九天读历史 2025-04-18 16:02:45

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离开根据地踏上长征之路之后,其实,刚开始他们是没有明确的目的地的。

尤其是红一方面军,踏上长征之路之后,目的地一变再变,直到到达甘肃之后,才在一张报纸上得知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存在,才最终将红军的落脚点放在了陕甘革命根据地。

但是众所周知,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红色根据地,位于陕北、甘肃和宁夏之间的这块红色根据地环境恶劣、人烟稀少、资源匮乏,先天条件很差。

这也是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率先到达陕北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发起东征和西征的原因:陕北根据地实在是太贫瘠了,贫瘠到根本无力供养数以万计的脱产干部和红军部队。

因此,虽然陕北根据地在红军长征到达此地后,地盘一直在扩大,但是,随着三大方面的主力纷纷到达陕甘宁根据地,这片红色根据地仍无力供养近10万的红军指战员和脱产干部。

所以,为了生存,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红军下一步,一定是北上抗日。

但是,也有人提出,红军此时虽然三大主力也会师,但是,总兵力也不超过10万人,而且还在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的西北地区,无论是武器装备、后勤补给还是军队人数,都不可能是完成工业化的日本人的对手,甚至连国民党都比不过。

继续北上,既要面对国民党也要面对侵华日寇,红军的风险太大了。所以有人提出这样的思路:长征时红军为何不停止北上,而是南下到达西南地区建立根据地?

这样一来,一方面,西南地区远比西北地区富裕,人口也比西北地区密集了许多,无论是扩红还是建立根据地,都比贫瘠的西北优越上许多。

另一方面,西南地区仍是军阀割据的局面,不用直接面对军队和武器装备甚至战斗力更强的蒋介石中央军。

与此同时,西南地区从始至终都没有沦陷日寇之手,远离日寇,也更便于红军在此休养生息,积聚实力。

但是很显然,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并没有这么选,而是毫不犹豫的北上,并以抗日的旗号去建立根据地,领导中国革命。

长征路上本身就经历过西南各省,难道红军不知道南下的地盘更为优越吗?

当然是知道的,但是,他们并没有这么选,因为,红军长征是选择南下,从始至终都是一条绝路。

首先,红军南下必然意味着在四川等地与当地军阀死磕。

而死磕,必然意味着四川各路军阀会群起而攻之,而且会拼命攻打红军。

四川在民国时期从始至终没有完成统一,始终处于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这也为四川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但与此同时,四川各路军阀还有着极强的排外心,几乎任何一支非川军军阀进入四川,都会被他们群起而攻之。

红军当然也不例外,而且有趣的是,川军虽然装备简陋,四川军阀混战之时也如同儿戏,但是一旦面临外敌,却往往表现得极其凶悍。

所以,四川军队的战斗力其实一点儿都不弱,这一点,川军在抗日战场上也展现的淋漓尽致。

最重要的是,当时四川拥有5,000万人口,四川军阀总兵力可能已经破百万。几万红军南下与百万川军作战,而且还是四川军阀的拼命进攻,这对于红军而言显然是难以承受的。

另一方面,蒋介石虽然此时还没有真正占据四川,但他也绝不可能坐视红军在四川建立革命根据地。

原因再简单不过:自从1933年长城抗战之后,华北已无险可守,深知中国未来会被日寇侵略的局面的蒋介石,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挑选长期抗战的战略大后方。

而他的目光,自然是西南和西北地区。比如,1933年8月17日,蒋介石曾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大战未起以前,如何掩护……其唯经营西北与四川乎。

但是,西北地区与红军面临的局面一样,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并不是理想的大后方。所以,最容易经营的,仍是以四川为首的西南地区。

事实上,蒋介石在全面抗战时期也确实这么做的。

所以,一旦红军进入四川,自己选定的长期抗战的大后方被红军直接威胁,蒋介石势必跳脚,也会不遗余力的剿灭红军,这必然为红军经营四川根据地,进一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当然,川军和蒋介石的坚决反对和抵抗虽然困难很多,但并非无法克服,最为关键的是,向长征时向南下,意味着主动放弃领导革命,放弃领导抗日运动。

在日寇愈发显露出勃勃野心,试图侵略全中国的时刻,中国革命的最主要矛盾就发生了转移,不再是土地革命时期的阶级矛盾,而是中华民族与侵略的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民族矛盾上升到更主要阶段,这也意味着,在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时期,一直以来代表中国革命、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在抗战中争取领导地位。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并领导统一战线。而在民族矛盾大于阶级矛盾的时刻,走在抗日前线,在北方发展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并领导中国革命,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

因此,以超长的战略眼光早已判断到这一切的毛主席,始终坚持政治上进攻,要领导革命高潮的带来,而不是坐等革命高潮。

北上抗日,向最困难、敌人最强大的地方进军,正是领导革命的体现。而向南方在远离抗日前线的地方发展根据地,无疑是退却保守的选择,这与放弃领导革命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所以,在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从始至终都是坚持北上抗日的,都是坚持领导中国革命的。

所以,即便没有西安事变,那么,红军的进一步发展也一定是继续北上,进入华北乃至于东北地区,在敌后与日寇开展游击战,建立革命根据地,并最终消灭日寇,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0 阅读:225
九天读历史

九天读历史

一起聊一聊,历史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