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为什么非要用太监伺候自己,而不用美貌的宫女呢?

舒兰说书 2022-06-25 14:57:31

慈禧第一次侍寝后,咸丰帝说了句不留,总管太监立刻上前,在慈禧后股穴道轻轻按压,把皇帝留下的东西全部逼了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这是清朝太监的一项基本职能,为了保障皇帝血脉的纯正,每次行房事前,敬事房的总管太监都要在门口守着。

如果皇帝运动的时间过长,总管就会在就会在门口高声喊道:时候到了!

如果皇帝正在兴头上,不理会总管的吆喝,每隔固定的时间,总管就会再喊一次。

如此三遍,皇帝就不得不结束战斗,让太监进门抬走侍寝的嫔妃。

这时候,总管会询问皇帝要不要留下生命的种子,皇帝若是说留,总管记录下侍寝的具体时间备查,妃子就可以安然无恙地返回寝宫。

如果皇帝说不留,那么总管太监就会至嫔妃后股穴道微按之,则龙精皆流出矣。

在皇宫里,太监的地位要比宫女高得多,而且皇帝身边很少有宫女侍奉,那么为什么皇帝宁愿选择“性别模糊”的太监,而不让肤白貌美的宫女来侍奉自己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总结起来,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原因:

从源头上杜绝外戚干政

所谓“外戚”,通俗地说,就是皇帝的母亲和他的老婆们的娘家人,一直是皇家的难言之痛,一般发生在皇帝的幼崽期。

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不能轻易处理,而且跟皇帝是亲戚,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稍有不慎就容易鸠占鹊巢。

就拿汉朝最著名的“窦氏干政”来说,章和二年,章帝去世,皇位由年仅十岁的和帝继承。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窦太后觉得儿子还小,自己作为母亲,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幼崽打理他的朝政,因此选择临朝听政。

因为天下毕竟是刘家的,窦太后的行为显然逾越了规矩,很多大臣对他不满意,管理起来也颇不顺手。

为了强化管理职能,巩固自己的政权,窦太后提拔自己的大哥窦宪任侍中、虎贲中郎将。

窦宪又以侍中的身份,任命弟弟窦笃为中郎将,窦景、窦瑰为中常侍,一时间窦氏威权无两,几乎把刘家的天下换成窦家的了。

最可恨的是,他还欺负到沁水公主的头上去了,利用自己权势,强行用低价购买公主的田园,连公主都畏惧窦宪的势焰,不敢与其相争。

这是对皇权的赤裸裸的蔑视,对帝族不加掩饰的侮辱,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和帝幼小的心灵,一心想着要拔除这些毒瘤。

但是和帝势单力薄,宫内外都是窦氏一族的势力,他该怎么办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既然“外官”求助不了,和帝就只能求诸于内了,他开始大肆提拔身边的宦官,让他们从幕后走向政治舞台,与窦氏分庭抗礼。

宦官郑众为和帝出谋划策,帮他逼迫窦氏兄弟自杀谢罪,把窦家的势力连根拔除,让和帝坐稳了皇帝的位子,握紧了皇家的权柄。

郑众一战封侯,开辟了宦官直接参政的先河,“外戚”和“宦官”这两大政治集团,从此上演了跨越千年的恩怨纠葛。

图片来源于网路,侵删

所以宦官并不只是服侍皇帝这么简单,关键时刻他们就是皇帝手中的利刃,兵锋所指,樯橹灰飞烟灭,这样的重任,宫女根本无法承担。

宦官的政治属性,是皇帝喜欢用太监而不是宫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对于宫女来说,太监更“干净”

太监没有生育的能力,在权利的交割上没有合法继承人,所以他们只能紧紧地依附在皇帝周围,与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皇帝非常忠心。

但是宫女就不一样了,宫女是有生育能力的,伺候皇帝的时候,难免会擦枪走火,如果一不小心搞出来个儿子,那乐子可就大了。

首先,即便是宫女,只要生下来的儿子是“龙种”,那就有皇权的合法继承权。

所谓母凭子贵,宫女的身份一变,立刻就会参与到权利的倾轧之中。

清朝的孝恭仁皇后乌雅·玛琭,就是宫女逆袭成皇后的典型案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乌雅·玛琭出生于包衣世家,天生就是皇家的奴才,十四岁就进入皇宫做了宫女。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精力旺盛的康熙对乌雅·玛琭做出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乌雅·玛琭的非常争气,虽然只有一次机会,但是被她牢牢抓在了 手心里,十九岁的时候为康熙生下了四皇子胤禛。

二十岁的时候被康熙册封为德嫔,有了更多亲近皇帝的机会,二十一岁生下六皇子胤祚,次年晋升为德妃。

从此以后,德妃在生孩子的路上越走越远,先后生下了两位公主,又生下了十四皇子胤祯,仅凭一己之力,就为九子夺嫡贡献了两位人选。

最终,四皇子胤禛继承了爱新觉罗家的大统,年号雍正,德妃也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这是庶民的伟大胜利,是对资本无情的嘲讽,是翻身奴隶把歌唱的典型案例。

让那些家世显赫,背后有强大的娘家外援的妃嫔无地自容、恼羞成怒、无可奈何,只能黯然接受这种结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当然,就这件事本身来说,对皇帝和皇权都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要知道,作为皇帝的近侍,经常要被派出宫去执行任务。

如果是太监,那顶多是借着自己的身份作威作福,聚敛钱财甚至是权钱交易,这对皇帝来说都不是什么大事。

如果是宫女出去,那可就不得了,万一她在外面找了个情郎,在跟皇帝不可描述之后,又跟别人好上了,那这个事情可就大条了。

就像嬴异人和吕不韦的歌姬赵姬一样,嬴异人跟她发生过关系,吕不韦显然更频繁。

但是在嬴异人执意要娶赵姬的时候,她是被大着肚子送给嬴异人的,以至于后世关于始皇帝嬴政的血统争议一直无法定论。

而太监就绝对不会让皇家蒙受这样的羞辱。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所以,于理来讲,皇帝用太监是因为他们关键时刻能为自己办实事,而且还不会有为情人、为子嗣争权夺利的想法,可以说完全不用对他们负责。

于情来说,后宫的嫔妃本就承接不了皇帝多少雨露,如果再让宫女横插一脚,自己和家族的地位将会受到严重的冲击,不符合权贵的利益。

这是巩固父权家长制的需要

中国的封建社会,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倡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作为封建王朝统治下的女子,抛头露面是大忌,大户人家人女子出行必须要戴面纱,出嫁之前连名字也不能告诉别人。

所以才会有那种女子裸露的胳膊被男人看到,就感觉大受侮辱,受到了非礼,揭掉女子的面纱,看到她的长相就必须负责的桥段。

如果一个女人进入公堂,无论是什么缘由,都会被千夫所指,认定这件事本身就是伤风败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如果这个女人还没出阁,那基本上就嫁不了人了。

所以当时的女子社会地位是很低的,哪怕是皇家的女子,轻易之间也不能抛头露面。

而伺候皇上日常起居,只是太监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此之外,早朝前,司职太监要“鸣鞭”,把用黄丝编织而成的鞭子,打在地上,发出噼啪的响声。

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是巩固皇权的一种手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早朝时,总管太监要主持会议,高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这时候如果换成宫女,就不能体现会议的严肃性,更重要的是不符合当时的社会价值观。

平常皇帝经常会传圣旨给某个大臣,如果让宫女去宣读,就不能维护封建父权的严肃,大臣也会深感侮辱。

如果这些事,皇帝都执意要使用宫女来做,那么势必会遭受到文官武将的口诛笔伐,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影响到皇家的基业。

皇帝也有“贤者时间”

男人总会有审美疲劳的时候,即便皇帝天天喝鹿血,也不可能时时刻刻想着男女之情。

况且皇帝的身边根本不缺女人,论才貌,后宫的妃子个个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论家世,宫中的婢女大多无权无势,出身于贫贱之家,跟后宫的嫔妃根本没法比。

所以说,宫女对皇帝的吸引力全都来自于皮相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要命的这唯一的优势也是劣势,宫女的“保鲜”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新生代小姑娘无穷无尽,一代新人很容易取代旧人。

太监越老越有威严,宫女越老越不讨人喜欢,没有男人喜欢在自己身边放一个“容嬷嬷”,更何况是皇帝呢?

所谓“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如果身边的人更换得过于频繁,摸不清皇帝的脾气,拿不准皇帝的习惯,用起来就很不方便。

与其这样,还不如培养贴身的太监做心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最后说一点,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阴阳调和,一阴一阳之谓道。

如果皇帝身边都是女人,就容易养成阴柔的性格,太监虽然不是完整的男人,但勉强还有些阳刚之气,所以从道的角度来说,用太监是必然选择。

0 阅读:9

舒兰说书

简介:跟我一起看世界,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