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苏联服役的图22M3轰炸机,以最大载弹量高达24吨,航程长达7000公里的性能,让美国等西方国家备受折磨,即便是我国,也在上世纪末,面对苏联部署在远东和中亚的图22M3轰炸机,倍感压力,毕竟我国轰6同一时期改进型最大载弹量只有9吨,为此不得不研发歼8战斗机,打算凭借高空高速能力,拦截图22M3轰炸机。所以等到苏联解体后,我国打算引进图22M3轰炸机,增强国力。没想到却被俄罗斯一口回绝,没办法的我们,只能继续升级改造轰6。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峰回路转了,俄罗斯后来转变了态度。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飞行棺材图22虽然上世纪80年代的图22M3轰炸机很强,不但让欧洲噤若寒蝉,即便是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是极为紧张。但是最初版本的图22轰炸机,却是连苏联飞行员都不想驾驶、十分嫌弃的轰炸机。原因就在于它的事故故障率太高了,苏联总共生产了300多架图22,却有70多架坠毁于事故之中,为此丧生的苏联飞行员不计其数,所以在北约称呼图22为眼罩的时候,苏联飞行员,更喜欢叫他飞行棺材。
在轰炸机出故障这一点上,美国虽然航空技术底蕴浓厚,也没有躲过去。与图22属于同一期,甚至更早问世的超音速轰炸机B58,同样故障率惊人。美国总共量产了一百多架B58,发生事故的却高达20多架。为此丧失的美国空军飞行员和机组人员,也高达三十多人。在苏联飞行员嫌弃的称图22为飞行棺材的时候,美国飞行员称呼B58为食人族。
这两架轰炸机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故障率,和快速问世有关。在他们之前,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比如苏联使用的图16轰炸机,都是亚音速轰炸机,不具备高速突防的能力。不过虽然图16速度不具备超音速,但是性能却非常先进,堪称亚音速轰炸机的天花板。是一代神机。
我国的轰6轰炸机就是在图16的基础上改造而来。
美国为了扭转轰炸机的劣势,直接研究超音速轰炸机,想凭借速度优势稳压苏联一头,所以快速推出了B58轰炸机。苏联也不甘其后,从1954年开始,到1961年结束,苏联用了不到七年的时间里,推出了图22轰炸机。
虽然成功拿到了超音速轰炸机的入门券,但是问题在于,研制速度过快,再加上为了追求超音速,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都牺牲了轰炸机的可靠性。比如图22,采用针尖型机头设计,导致飞行员操作视野受限,另外发动机放在了机身尾部上方,主翼下方。迫使弹射座椅方向只能向下,原本是拯救飞行员的措施,却成了飞行员生死难料的鬼门关。所以后期,苏联飞行员极为嫌弃驾驶图22,没办法的苏联,只能改进图22。
让苏联人都恐惧的轰炸机由于超高的事故率,图22轰炸机在苏联飞行员眼中,成了飞行棺材。如果哪位飞行员,不幸被选中驾驶图22,必须得喝上一口伏特加才敢上飞机。在损失了70多架图22后,苏联也意识到飞行员的宝贵,开始改进图22,力求增强它的可靠性,最终图22衍生了出了14个改进机型,如此可见,这款由苏联打造力求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轰炸机,其实连苏联人自己都十分恐惧。
其实迫使苏联改进图22,除了事故率频发之外,还和图22本身的性能不大先进有关。直白的说,最初问世的图22除了具备超音速性能,能够无惧美国拿B58恐吓自己之外,在其他方面,图22表现的并不合格。就拿最简单的驾驶操纵来说。图22最初的操纵性能太差,尤其是操纵杆,十分笨重,再加上图22启动布局设计的不好,降落时比如严格控制操纵杆,让轰炸机保持一定数值的空速,才有机会平稳落地。
如此一来就让驾驶图22的飞行员吃足了苦头,即便是飞行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一天也很难驾驶图22飞行两次。每次飞行结束,走下图22的飞行员全身都被汗水浸透,手就更不用说了,几乎被磨掉了一层皮。辛苦程度可见一斑。
发现诸多不足之后,苏联开足马力改进图22的基础,并且基础根据需求打造了不同版本的图22,除了基础型之外,还衍生出了图22R侦查型轰炸机,图22U教练型轰炸机,图22B基于二手改装的出口型轰炸机,图22P电子对抗型轰炸机,以及图22K导弹攻击型轰炸机。
等到诸多版本问世后,苏联突然发现,虽然图22是一款轰炸机,但是轰炸方面的性能却不大稳定,电子对抗和侦查方面却极为强悍。所以后续的图22较少执行轰炸任务,反而是电子对抗和侦查,出动的十分频繁。
但是苏联最需要的还是一款性能可靠的轰炸机,所以从1965年开始,图波列夫设计局开始设计取代图22的新型轰炸机,为了获得更加经费,代替图22的轰炸机是以图22改进型为名进行研发工作的。
为了确保这次不重蹈覆辙,图波列夫设计局研究了多个方向,比如使用新发动机的图106,使用鸭式布局的图125和使用可变后掠翼设计的图145。虽然图145极具潜力,但是没走到最后,不过它的可变后掠翼设计,却延续到了图22取代轰炸机上。也就是图22M轰炸机上。
俄罗斯为何改变主意我国一度想引进的图22M轰炸机,虽然名字里带图22,但在设计上,却和图22没有太大关系。不管是子系统还是机身结构设计,图22M都是一款全新的轰炸机。如果硬要说关联,仅在项目传统上具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就性能而言,图22M比图22强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根据苏联在1967年通过的决议,图22M是一家装备两台NK-144-22加力燃烧室双涵道涡轮喷气发动机,以及采用了可变后掠翼设计的轰炸机,也就是后来极为有名的,给西方国家甚至是我们,造成极大心理压力的图22M逆火轰炸机。
1971年,图22M首架飞机成功首飞,不过早在试飞结束前,苏联就已决定量产图22M轰炸机,足见苏联对其信心十足。只不过图22M1型轰炸机,只生产了9架。等到图22M2型轰炸机问世后,苏联生产了211架。广泛服役苏联空军。
不过真正让图22M闻名于世的还是图22M3型轰炸机。图22M3也是最终型号,同时也是实力最强的轰炸机。图22M3采用全新设计的机头和雷达罩,最大后掠角为65度,机翼也采用了更轻的材料,最重要的是,换装了更新更先进的NK25发动机,动力变强了,油耗却减少了。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124吨,最大载弹量达到了24吨,最大续航也达到了70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2.3马赫。
这让它成为同期飞的最快的轰炸机,而我国空军主力拦截机歼8等战斗机,最大速度均没超过2.2马赫,在速度上被图22M3压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图22M3轰炸机,当时中俄关系不错,我们就提出了引进该轰炸机。都被俄罗斯一口回绝。俄罗斯保守军方认为,图22M3是战略武器,不能出口。
如果我们实在想引进轰炸机,可以出售图22早期其他系列战斗机。但是我们都知道,图22M3和图22其他系列轰炸机,基本就是两款轰炸机,更别说图22早期轰炸机,可靠性极差。而且俄罗斯开出的价格非常高,可以说俄罗斯合作的诚意非常低,对此我们只能拒绝。
不过当时除了俄罗斯,乌克兰也有图22M3。不过在美国的干预下,乌克兰不但没有出售图22M3,反而全部销毁了。自此我国引进该项目的计划落空。
不过到了2005年,俄罗斯却改变主意,带着图95M和图22M防华,其中向我们出售的意义,不用说都能看出来。
不过当时图22M3对我国已经没有了吸引力,毕竟美国推出了B2隐身轰炸机,在隐身面前,即便图22M3速度极快,未来面临的生存压力依然非常大。所以综合考虑后,面对回心转意的俄罗斯,这次是我们选择了拒绝。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