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艺术学概论》第八章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高频考点汇总

迈希教育课程 2024-08-22 08:16:59

八章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知识框架

03、考点解析

本章节的考试要求:

1. 了解艺术风格的含义、类别,掌握艺术风格的基本特点及其意义;

2. 了解艺术流派的形成、流变规律,理解艺术流派对艺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3. 了解艺术思潮产生的原因,熟悉艺术思潮的类型,正确理解艺术思潮对艺术发展的推进作用。

考点一:艺术风格 【★★★★★高频】

一、艺术风格界定

(一)内涵:艺术风格主要指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是艺术家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的体现,统一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之中。

(二)形成因素:

1.)主观因素:

①心理功能:情感和气质等心理特质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风格。

②生活经历: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会对创作风格产生较大影响。

③ 思想修养:世界观因素在形成艺术风格中具有重要意义。

④艺术修养:艺术家的多方面艺术素养对风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2)客观因素:

①时代及社会因素: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倾向和风格。

②民族因素: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等会反映到创作中,对艺术家产生影响。

③文化因素:文化状况、文化氛围及艺术的形式因素等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风格。

二、艺术风格的类别

1)依据表现主体及其载体划分:

①艺术家风格:艺术家审美精神、创造意识和艺术特色等方面体现出的特点。

②艺术流派风格:艺术流派所拥有的共同的艺术特色。

③艺术作品风格: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展现出的总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

2)依据美学特性划分:按照西方美学模式可分为优美、崇高、悲剧、喜剧、滑稽、荒诞等;按照中国传统美学方式可分为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等;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诗歌分为多种类别。

3)依据社会历史进程中呈现的特色划分:

①时代风格:特定时期具有浓郁时代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艺术风格。

② 民族风格:每个民族艺术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艺术风格。

③地域风格:一定地域和环境中呈现出的艺术活动及其作品的风格。

三、艺术风格的基本特点及其意义

(一)继承性与独创性:艺术风格具有继承性,需要在本民族或其他民族已有的艺术风格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同时也需要有鲜明的独创性,形成独具一格的风格。

(二)稳定性与变异性:艺术风格相对稳定,与艺术家的性格、情感、气质等关系密切,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的继承性也是形成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但风格也会发生变化,源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三)多样性与同一性: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是由艺术表现客体、艺术家、欣赏者等多方面的多样性决定的;同时也具有同一性,就独立的艺术家而言,其风格具有一贯的、稳定的主导性风格,且不能脱离和超出时代、民族的风格。

易考:名词解释、简答题(建议背熟)

例如:

【★★★★★高频】

1.艺术风格;

答:艺术风格主要是指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 作风、格调和气派,是艺术家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的体现,统一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思想与艺术之中。风格是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风格包括艺术家个人风格、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等。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 逐渐形成的,是艺术家的创作见解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表现,是一个艺术家在全部作品中 反映出来的基本特色和创作个性。

2.风格即人;

答:“风格即人”是18世纪中期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提出的观点。他认为:艺术风格是从作品中剥去不属于艺术家本人的东西,剥去和其他人一样的东西之后的剩余物和内核,即风格就是人本身,在此指出艺术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艺术家的创作个性,有什么样的个性就有什么样的风格,个性决定风格。

3.简述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

答: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多方面的原因,它受到艺术家自身各种条件及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约与影响。总括起来,可以把这些因素归纳为主观的与客观的两个 方面:

第一,主观因素。即内部因素,首要原因。指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自身条件。正是 这些条件和因素,决定了艺术家把握生活、表现生活的独特性,使之在创作中体现出一定的、 属于自己的特色。

一是心理功能。主要是指艺术家的情感、气质及其他心理特质。情感是人对客观对象的 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对客观对象与自身关系的一种主观性的心理反应;气质主要表现在 人的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等方面。

二是生活经历。主要指个人的出身、教养、生活境况、情感历程、刻骨铭心的重大事变等, 这些都会对创作风格的形成或转变产生程度不同的制约作用。艺术家的个人生活经历,会对他的创作风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是思想修养。即世界观因素。艺术家在哲学、政治、道德、美学等方面的修养和观点, 无不渗透于作品之中。作品总要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精神风貌,没有思想内蕴的作品是难以想象的。艺术家从题材的选择、表现角度及结构的确定,到渗透于作品的社会政治评价、伦理评价等,都不能离开世界观直接或间接的指导。

四是艺术修养。艺术的鉴赏力和艺术地感受生活的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等,也对风格的 形成起重要作用。一个人在他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所直接受到的教育和熏陶,对他一生创作风 格的形成,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上各种主观因素不可分割,它们在艺术风格形成的过程中可以有作用大小、先后层次 的交替,但不可能孤立地发挥作用,其综合作用是影响风格形成的核心性因素。

第二,客观因素。风格并不是艺术家的主观随意性的表现,而是在艺术家的主观特性与 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相结合中表现出来的。

一是时代及社会因素。主要指艺术家生活的外部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会对他们风格的 形成和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时代的精神和社会的风尚,都会影响他的创作倾向和风格。中国历史上称为“汉魏风骨”“建安风力” 的建安诗歌,以及与此相关的绘画、书法等艺术,正是那时特定的时代精神和社会 风尚影响、渗入和作用的结果。

二是民族因素。指艺术家从属于一定的民族,民族特定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心理素质、精神状态、风土人情、审美理想就会反映到创作中来。许多艺术家不仅着眼于对民族的社会生活、风景、风俗的描绘和体现着民族性格的艺术形象的塑造,而且更注重对民族语言、民族体裁、民族传统的结构方法、艺术 手法的运用。

三是文化因素。指在一定的地域和环境中的人们的审美需求状况、文化消费的倾向、社 会文化的基本水准、社会文化心理等,都时时影响着、作用于艺术家创作风格,促使艺术家 在题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的探求等方面,做出自己的选择,使 作品能够适应处于动态中的文化环境的需要,以及欣赏者不断更新的审美需要。

4.简述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

答:(1)继承性。需要艺术家对前人的艺术进行扬弃,相互渗透与交融,吸取和借鉴前人的艺术特色和各种元素,并不断完善、丰富和光大,以求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风格从来都是具有继承性的,无论何人都不能无视前人艺术成就的客观存在,都要在本民族或其他民族已经形成的某些艺术风格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

(2)独创性。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前人艺术中有益的因素为我所用,并加以改造,与自身的艺术特色相融合,以形成独具一格、不落俗套、较为稳定的风格特色,是优秀艺术家追求的目标。艺术风格的存在与发展更需要有鲜明的独创性。艺术家对前人风格的继承是艺术活动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艺术家也不能满足于自己在一两件作品中显示某些艺术特色,在一次次的创新中不断认识和强化这一特色,才会逐渐趋于风格的明朗与成熟。

(3)稳定性。指艺术家特定的风格特点一旦形成,就会贯穿于创作的各个阶段,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和艺术家的性格、情感、气质等关系很密切,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的继承性,也是形成艺术风格相对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艺术风格的相对稳定性为人们认识艺术家提供了有效帮助,人们可以从这种相对稳定的风格中寻觅到属于艺术家本人的特色,并沿着这种特色所形成的轨迹,考察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和艺术成果的价值。

(4)变异性。艺术风格形成之后,仍会不断发展、变化,稳定是相对的,变动则是绝对的。 艺术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会使世界观、艺术素养、审美意识不断发展、变化,即使较为稳定的心理因素的诸多方面,也不会凝固不变。这些方面的变异,会促使和引导着艺术风格的变化。在客观方面,社会生活、时代精神、艺术思潮的发展变化,也会对艺术家的思想及审美意识产生影响,进而使其风格发生一定的变化。不同的艺术家,风格的发展变化也有不同。

(5)多样性。艺术表现客体世界的多样性,艺术家思想情感、生活经验、审美理想、创作才能的多样性,欣赏者对艺术的需要和爱好的多样性,规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不同时代、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其风格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同一时代、同一民族的艺术家, 其风格也各不相同。这种风格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不同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而且也表现在同 一艺术家和他的作品之中。尽管风格的多样化有时是微妙的,但艺术活动的运行规律表明, 风格的多样性是绝对的,而与之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同一性则是相对的。

(6)同一性。是指艺术家的风格尽管多样,但总是会保持自己一贯的、稳定的主导性风 格。同时,也是指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尽管多样,但不能脱离和超出时代、民族的风格而独立存在。所谓同一,是多样性的同一,是异中有同;所谓多样,则是同一中的多样,是同中有异。 在这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体中,风格的多样化是必然的、灵活的、主动的。

5.简述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及艺术风格的意义。

答:在当代艺术活动中,充分重视艺术风格的倡导和培育,激发更多艺术家的创新精神,展 现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倡导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是繁荣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没有艺术风 格的多样化,就不会带来艺术的繁荣。社会主义时代的艺术,应在“二为”方向、“双百” 方针的指引下,鼓励发展不同的艺术创作特色,倡导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这样,才能持续地 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艺术产品,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的审美文化的需求。

其次,倡导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是驱动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艺术风格的 多样化发展,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是对艺术本质规律的深化和自觉遵循。艺术的不断 创新,要求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意趣和创作特点,努力张扬具有特别意味的风格和特色。 没有风格的多样性呈现,势必造成艺术创作呆滞、千篇一律、缺乏生命力,不利于艺术创作 的不断深化与创新。

最后,倡导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是使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在国 际文化交流及文化艺术的市场贸易中,一方面需要充分展现出中国文化的悠久厚重与博大精 深,同时又应当以缤纷多彩的艺术特色和当代气派,显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频】

1.民族风格;

答:民族风格,是指在每个民族艺术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的艺术风格。每个民族的艺术均 与自身的历史衍变和社会发展相伴随,并在大量人文、自然、心理、情感等因素的渗入下, 逐渐形成了属于自身民族的艺术特色,亦即艺术风格。这些特色和风格深深地铭刻着艺术家 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和对民族理想的追求,抒发着民族的情怀,是该民族文化建树和传承的重 要表征。

2.艺术修养;

答:艺术修养是指艺术家的多方面艺术素养,如艺术的鉴赏力和艺术地感受生活的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等。艺术修养与艺术家的师承和所依附的思潮流派有着重要的关系。一个人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所直接受到的教育和熏陶,对其一生创作风格的形成会产生积极影响。它体现了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感悟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水平,包括对不同艺术形式、风格、技法的认知,以及对艺术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把握。

3.简述艺术风格的类型。

答:第一,依据艺术风格的表现主体及其载体来划分,艺术风格可以分为艺术家风格、艺术 流派风格和艺术作品风格三种。

(1)艺术家风格,是指在艺术家审美精神、创造意识和艺术特色等方面体现出的特点。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衡量艺术作品在艺术上的成败、优劣的重要标准 和尺度。由于艺术家世界观、生活经历、性格气质、文化教养、艺术才能、审美情趣的不同, 因而有着各不相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形成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

(2)艺术流派风格,是指那些获得社会共识的艺术流派所拥有的共同的艺术特色。一个 成熟的艺术流派,其成员在风格上必有相近之处。而风格的相近,正是艺术家们在艺术观念、 审美理想、创作方法等方面一致性的表现。由于艺术家均会张扬个人的风格,所以艺术流派 风格的一致性是相对的,是建立在艺术家充分表现自身特色的基础之上的。

(3)艺术作品风格,是指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展现出的总的思想倾向和艺术 特色,集中体现在主题的提炼、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体裁的驾驭、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 的运用等方面。它有时指某一艺术作品的风格,有时指一系列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总的格调。

第二,依据艺术作品呈现的美学特性来划分,可以产生较多划分方式,将艺术风格分为 多种类别。按照西方美学的一般模式来划分,分为优美、崇高、悲剧、喜剧、滑稽、荒诞等; 按照中国传统美学方式来划分,分为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等。

第 三 ,依据艺术活动及其作品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呈现出的特色来划分,可以将艺术风格 分为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

①时代风格,是指在特定时期所形成的具有浓郁时代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艺术风格。人类艺术发展的每一步进程,均会在不同时代形成鲜明的特征,它不仅体现出特定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和心理世界,还会折射出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景观,深刻地昭显出时代精神和社会理想。艺术的时代风格是无数艺术家共同创造的,并通过大量优秀艺术作品得以展现。

②民族风格,是指在每个民族艺术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的艺术风格。每个民族的艺术均 与自身的历史衍变和社会发展相伴随,并在大量人文、自然、心理、情感等因素的渗入下, 逐渐形成了属于自身民族的艺术特色,亦即艺术风格。这些特色和风格深深地铭刻着艺术家 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和对民族理想的追求,抒发着民族的情怀,是该民族文化建树和传承的重 要表征。

③ 地域风格,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环境中呈现出的艺术活动及其作品的风格。地域风格一方面与一定的地理、自然、气候等因素相联系,更多则属于文化的范畴。地域风格不是个别艺术家所特有,而是普遍体现于某一地区大部分艺术家的创作之中,是人们共同拥有和彰显的特性。人们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情感活动,也具有社会的普遍性,不仅凝结着人类的共有特征,还积淀着某一地域的特有品格。

考点二:艺术流派 【★★★★★高频】

一、艺术流派的形成

1.内涵:由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

2.形成依据:

1)具有相对稳定的艺术创作群体:包括卓越的创始人和一定数量的代表人物。

2)具有传承性:以前人的艺术成就为基础,继承、吸纳和创新,并对后世产生影响。

3)具有鲜明的艺术观念、创作宗旨以及代表性艺术作品:这是形成艺术流派的基本条件。

4)同一流派的人们有着相近的艺术表现风格:但不应过分一致,要有创新。

5)有较稳定的受众群:为流派的生长和传承提供土壤。

3.产生原因:社会因素(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环境、社会思潮等)和艺术因素(艺术发展阶段、艺术思潮、艺术成果竞争等)的综合作用,有时与政治或哲学思潮有关,有时主要取决于艺术自身的规律。

4.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具有独立性、差异性、稳定性、延续性、长期性和动态性,对艺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形成方式:

1)自觉组成的艺术社团:有大体相近的哲学基础、美学观点、艺术趣味和风格,有明确的主张或纲领,公之于众,形成自觉意识的艺术流派。

2)在不自觉的境况下自然形成的艺术流派:创作题材、技巧、理论主张比较相近,或生活于共同地区,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比较松散。

3)由他人或后人认定的艺术流派:艺术家提出和实践某种艺术主张或创作原则,得到其他艺术家的赞同和效仿,形成风气,得到社会承认,但未必有实质性联络或形成结社性群体。

二、艺术流派的流变

1.原因:

1)需要适宜的土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促动与影响。

2)艺术活动内部的相互碰撞、融合与影响:组织者的作用关键。

3)同一流派中艺术家的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同中有异是正常的。

4)艺术流派的继承性和延续性不同:有些流派持续较长时间,有些则短暂活跃后衰微,原因包括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矛盾、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

三、艺术流派的影响

1)有助于激活艺术领域内部的创新活力:艺术流派的风格特色能凝聚力量、激发创造力,继承和创新能使流派得到发展。

2)有利于不同特色艺术群体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共同发展:艺术流派之间的论争与竞赛能推动艺术创新,不同艺术观念的互渗与互融能实现艺术理论和境界的提升。

3)对于繁荣艺术创作、激活艺术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流派应担负社会与历史责任,为社会奉献优质艺术作品,同时要避免有害社会思潮的渗透,实事求是地评价其历史作用和艺术地位。

易考::名词解释、简答题 (建议背熟)

例如:

【★★★★★高频】

1.艺术流派;

答: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的形成非常复杂,有着各种各样的情况,大致有三种类型;①由一批具有相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们,自觉结合而形成的艺术流派。②由一批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们,不自觉而形成的艺术流派。③艺术家们本身并没有形成流派的计划或意愿,甚至自己并没意识到属于某一流派,只是由于艺术风格的相似或相近,被后世人们在艺术鉴赏或艺术批评中,将其归纳为特定的流派。

2.简述艺术流派形成的原因及其所具备的条件;

答:(1)艺术流派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的原因。

①在社会因素方面,某个民族、国家、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环境、社会思潮等,都是制约艺术 流派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当社会的经济状况提升 到较高水平、人们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时,当社会环境允许艺术家具有相对的创作自由,其艺术思想、创作倾向获得社会的认同和发展机会时,往往有利于艺 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欧洲文艺复兴、文艺启蒙时期及中国五四时期等为较多艺术流派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②在艺术因素方面,当艺术发展到较高阶段,已经出现较多富有独特个性及艺术风格的 艺术家,当各种不同的艺术思潮得以涌现,大量艺术成果竞相推出,已经形成竞争局面时,各种不同特色的艺术群体就会相继形成。欧洲的文艺复兴、文艺启蒙时期,中国的五四时期,都为较多艺术流派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③艺术流派的形成通常与时代社会的政治及哲学思潮有关,又是艺术自身的规律发展运动的结果。政治运动和哲学思潮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对某些流派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而有的时候,艺术流派的形成 则与政治或哲学思潮并无直接联系,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艺术自身,外部条件仅仅起到促进作用而已。如唐代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宋代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等诗歌流派主要得益于诗歌艺术内部规律的运动与衍变,艺术流派之间的争斗和更替也主要是艺术内在因素起作用,政治色彩较少,哲学思潮的影响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

3.简述艺术流派的含义及其影响。

答:艺术流派是指由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

在艺术发展史上,由于各时期不同艺术流派的兴盛与竞争,不同艺术主张、艺术特色相 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着各门类艺术走向兴旺和繁盛。

(1)流派的形成有助于激活艺术领域内部的创新活力。一方面努力坚持继承和维护自身的艺术风格和流派特征,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创新,使得流派风格在新的时期得到拓展和光大。任何艺术特色仅有继承和坚守是不够的,只有在不断继承的基础上坚持创新,才能得到更大 的发展。而一些不是自觉建构的,亦即自然形成或者被后人认定的艺术流派,也需要断创新。人们为着共同的志趣和艺术理想而奋斗,矢志不移地坚守和追求,流派内部的创新活力也就得以衍生和增强了。

(2)流派的形成有利于不同特色艺术群体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共同发展。不同艺术群体和艺术家之间,既有密切的交流与切磋,又有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和碰撞,而恰恰在交锋与碰撞之后,形成了艺术观念的融合与提升,出现艺术创作的进步。应当特别重视艺术流派内部及其各流派之间的密切合作,经过不同流派之间的沟通、切磋,甚至论争,可以形成不同艺术观念之间的互渗与互融,实现艺术理论层次的提升、艺术境界的超越,以及艺术语言、艺术形式的创新。同时又要鼓励艺术家及其流派之间在学术思想、艺术理念、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相互碰撞与论争。

(3)艺术流派之间的论争与竞争,对于繁荣艺术创作、激活艺术生产,为社会和大众提供丰富和优质的艺术产品,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艺术流派不是政治派别,是在艺术活动与艺术交流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不应将其与政治派别相联系;另一方面,艺术流派也不可能与社会脱节,艺术流派的成员应当同样担负起一定的社会与历史责任,为社会奉献大量优质的艺术作品,同时又要警惕各种有悖于社会文明、国家法治及有害于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的社会思潮对艺术流派的渗透和影响。实事求是地评价艺术流派的历史作用和艺术地位,鼓励和扶持不同艺术流派兴起和充分发挥作用,是推进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考点三:艺术思潮【★★★★★高频】

一、艺术思潮的产生

1.内涵: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2.与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的关系:艺术思潮与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密切相关,但存在区别,艺术思潮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所形成的艺术潮流,与艺术运动有直接联系,侧重于从社会历史角度彰显创作思想或主张,而艺术流派侧重于从艺术史和艺术形态角度区分艺术派别。

3.产生原因:特定历史和时代的产物,与社会思潮、哲学思潮密切相关,更缘于艺术内在规律的驱动,是艺术内部各种因素积聚、衍变和矛盾的结果。

二、艺术思潮的类型

1.以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为目标的艺术思潮:与社会和时代进程紧密相连,将人的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作为艺术探索的根本目标。

2.以文化创新为宗旨的艺术思潮:以文化创新及其艺术精神的深化为基本宗旨,历史上较多艺术思潮属于此类型。

3.以艺术形式创新为主旨的艺术思潮:重在突出艺术的形式语言和方式方法的研究与探索,使各门类艺术在形式上有创新和突破。

三、艺术思潮的评述

1.可以影响和推进艺术创新的重大突破和迅捷发展:艺术思潮能促使艺术内涵和形式适应社会变革,在艺术形式语言和表现方式上表达创新要求,在艺术思潮全盛时期能激励创新能力爆发。

2.具有突出的流动性和交叉性:艺术思潮能迅速蔓延,波及不同地区和艺术领域,具有适宜的土壤和先进的艺术家群体时更易于流动,其交叉性表现为与其他思潮汇合与交融。

3.有时也可能参与和影响社会及时代的变革,作用于社会发展:艺术思潮能以精神力量与社会意识形态形成合力,作用于社会变革,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来推动社会发展,同时能陶冶与塑造人的灵魂,提高全民族文化和艺术建设水平。

4.并非全都体现为积极的和正面的作用:某些艺术思潮可能出现消极形态,与社会及文化发展相游离或背反,这与社会思潮的影响有关。

易考:名词解释、简答题

例如:

【★★★★★高频】

1.艺术思潮;

答: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艺术思潮往往具有以下两个特征:①新的艺术思想,其中包括新的创作主张、创作倾向、艺术手法及体现出的风格特色;②形成影响广泛的群体性潮流,表现为在一定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下的群体性活动,如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等。

2.简述艺术思潮产生的条件;

答:(1)艺术思潮的含义

艺术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变革和政治斗争的发展)以及艺术自身的发展。在艺术领域里形成的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潮流。它是社会思潮的构成部分之一。

(2)艺术思潮产生的条件

①社会条件

艺术思潮产生于特定的历史和时代,它是一种受独特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影响而出现的现象,通常与某种社会思潮密切相关。

②哲学基础

艺术思潮的本质以一定的哲学思潮为基础的,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酒。艺术思潮形成的基础以及其积极影响是哲学思潮和美学思潮。

③艺术思潮的内在因素

艺术思潮的产生主要受艺术内在规律的驱动,艺术内在规律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艺术活动和发展的结果,是艺术内部各种因素的积累、演变和矛盾,是各种内在力量的对抗和碰撞的结果,也是艺术思潮的内在因素。

3.简述艺术思潮与艺术风格、 艺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答:艺术思潮与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之间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存在明显的区别。

(1)艺术风格是创作主体独特个性的表现,艺术流派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 体化,艺术思潮则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潮流。

(2)艺术思潮与艺术运动具有更为直接的联系。一定的艺术思潮的不断积聚,对具有突出社会影响的艺术运动具有直接的作用力,而艺术运动的形成,又是艺术思潮较长时间孕育和积聚的结果。艺术思潮大都蕴积时间较长,表现为较平缓的状态,艺术运动则是艺术思潮较长时间的积聚而产生的偏于突发性和剧烈性的结果。

(3)艺术流派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思潮,艺术思潮可能包容许多艺术流派和不同的创作方法。艺术思潮侧重于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彰显某种创作思想或创作主张,艺术流派则侧重于从艺术史和艺术形态的角度来区分各种 具有不同特点的艺术派别。所以,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中频】

1.简述艺术思潮的类型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答:总的来讲,艺术思潮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第一,以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为目标的艺术思潮。此类艺术思潮与社会和时代的进程紧 紧相连,将人的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作为艺术探索的根本目标。在社会发生重要变革的时期, 艺术思潮通常会融入其间,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感召大众、宣传社会主张、深入进行思想启蒙和理论普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艺术思潮的蓬勃兴起和不断 蔓延,对于欧洲多国人民大众的思想觉醒,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米开朗基罗、达 ·芬奇、拉斐尔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推进了这一艺术思潮和运动的发展。

第二 ,以文化创新为宗旨的艺术思潮。该类思潮以鲜明的文化创新及艺术精神的深化作为基本宗旨,历史上的艺术思潮较多属于这一类型。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出现的艺术思潮,如魏晋玄学思潮、唐代古文运动、明清性灵说等文艺传统均对其所处时期的文化变革持续地产生影响。

第三,以艺术形式创新为主旨的艺术思潮。该类艺术思潮重在突出艺术的形式语言和方 式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努力使各门类艺术在其形式上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科学技术的因素 在其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3D电影,突出数字技术和其他科技成果的借鉴,成功运用于 电影形式的创新,极大地改进了电影的视听效果,丰富了电影语言,增进了审美力度。以《阿 凡达》为代表的3D电影的成功,推进了电影语言和电影表现形式的创新,丰富和强化了电影思维,增强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同时也形成了一股专注于技术创新的热潮。

艺术思潮的评述

(1)艺术思潮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综合因素的呈现。它通常会对艺术发展产生较大的作用力,是艺术活动和文化活动中各种因素剧烈运动的结果。

(2)艺术思潮可以影响和推进艺术创新的重大突破和迅捷发展。艺术思潮,在艺术的精神与内容创新和艺术的形式与语言创新方面呈现出突变的形态,促使艺术的内涵和形式较快适应社会变革的轨迹与节奏,鲜明地呈现出时代特征和历史履痕,表现出社会风貌与民族特 征。在艺术形式语言和表现方式等方面,艺术思潮同样表达出强烈的创新性要求。无论是音乐、 美术、戏剧、舞蹈,还是影视、动漫等新兴的艺术,均需要不断创造新的形式和意蕴。

(3)艺术思潮具有突出的流动性和交叉性。一种艺术思潮在某地兴起后,就会以极快的速度迅速蔓延,或是波及不同的地区、城市甚至不同的国家,或是波及更多艺术领域,表现为突出的流动性。其交叉性,即指在特定的时期,一定的艺术思潮在其运行与蔓延的过程中, 会与其他思潮汇合与交融,甚至出现多样性艺术思潮的重新组合。例如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 运动,就充分显现出各种不同艺术思潮的交汇与相互影响,甚至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多向交融,呈现十分复杂的特点。

(4)艺术思潮有时也可能参与和影响社会及时代的变革,作用于社会发展。艺术的衍变通常以兴起艺术思潮或运动的方式,积极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有时艺术发展还会表现出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艺术的发展有时会超越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显现出自身更多特质,同时也昭示艺术在一定时期可能会对社会的发展呈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艺术思潮能够以其积聚的精神力量,与社会意识形态及社会思潮形成合力,作用于社会的变革。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艺术思潮的积蕴及其优秀成果的喷涌,可以陶冶与塑造人的灵魂,令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精神得以升华,不仅有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和艺术建设的水平,还将持续影响和作用于社会各领域的创新活动,推进社会的发展。

(5)艺术思潮并非全都体现为积极的和正面的作用,有时某些艺术思潮可能会出现不够积极甚至消极的形态,与社会及文化发展相游离,甚至相背反。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思潮, 对艺术变革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回避的是,这一艺术思潮内部不同流派和体系的观 念冲突,也表现出人们对西方社会内部矛盾的焦虑、无奈与种种困惑,呈现消极和负面的能量。 在一场浩大和持久的艺术思潮或艺术运动中,特别是当这一艺术思潮与社会思潮紧紧相连和 互融时,出现某些消极的和负能量的思潮,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正常的。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人们才能在不同思潮的碰撞、交锋和论争中明辨是非,获得对文化创新与艺术发展的科学认知。

转发本篇文章积攒10个领取更多资料

0 阅读:0
迈希教育课程

迈希教育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