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的责任,芯片价格跳水66%,价格壁垒被打破,真的吗?

以山爱科学 2025-03-14 05:38:28
导读:

在今年三月份,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新出了一份报告,根据预测在2025年第四季度的时候,中国的成熟芯片产能将占全球28%。

而且增长趋势不会减退,还会持续增加,到2027年的时候,这个比例将提升至39%。

产能提高了,意味着中国可以弥补国内紧缺的市场,也不用再看美国的脸色。

但在外媒看来,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中国的产能提高之后,成熟芯片的价格会大跳水。

这个想法其实也没有错。

比如在2024年底的时候,中芯国际的28纳米芯片就出现过大规模的降价,从原本的两千美元直降到一千五百美元。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产能的过大。

毕竟物以稀为贵,产能变多了,供应充足或者还有剩余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价格缩水的现象。

这是市场作用的必然结果。

其实芯片的产能不仅是中国,就算是放在全世界,也呈现出了一种产能扩大的趋势。

比如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就预计过在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能同比增加6.6%。

其中7纳米以下的先进产能增长最快,将增长16%,而八纳米到四十五纳米芯片,增幅也达到了6%。

所以这是一个全球现象。

其二,中国的成本低。

毕竟放眼全世界,中国的工业门类是最为齐全的,想要生产什么商品,国内都可以生产,这就节省了运输成本,跨国贸易的税收成本等等。

再有就是规模化的生产,也能有效降低商品的价格。

要知道中国这些年来建设的芯片制造厂就有几十座了,产能提高是必然的。

而在2024年的时候,中国芯片的出口总额为一千五百九十五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1.15万亿人民币。

庞大的产能,出现了如此庞大芯片出口贸易,那么价格低是必然的。

回头再看国际半导体产业的报告,中国在2025年底,成熟芯片的产能达到28%。

外媒破防也就可以想象得到了。

今天就围绕这件事来说一说。

中国的进步和美国的逼迫离不开。

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着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的局面,但2018年以后就进入到了全面竞争中去了。

当然事态的发展并不是中国引起的,而是美国主动挑起。

这种全方位的竞争,以科技领域最为明显,尤其是芯片领域。

可以说从2018年之后,几乎每个月都能听到美国打压中国芯片的消息。

中国能怎么办?

芯片就掌握在美西方国家手里,说再多,它们也不会听的,只能发展自力更生的精神,走出属于中国的一片艳阳天。

比如中国通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进行了三期募集,就筹集了九百五十亿美元。

而地方政府面对这种大趋势,也是大力扶持晶圆厂,开始推动成熟制程芯片的规模生产。

这不仅是要扬眉吐气不受他人要挟的举措,而且还因为目前全球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后期。

而这次工业革命的后期发展,将推动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

所以要有厚积薄发的准备,在计算机领域必须垫底坚实的基础才行,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石夯实,才能更有利的揭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最简单的说,汽车、家电、物流网等等,都需要芯片。

在这种局面之下,中国岂能让国外卡了脖子?

所以需求推动着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快速发展,而且这种发展不仅要快,还要稳。

这就看到了,中国从被卡脖子开始,对芯片产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争取自力更生,有着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在这种发展状态下,不仅产能有所突破,技术含量也在不断上升,比如华为的Ascend芯片生产线的良品率,从最开始的20%已经提升到了40%。(注:最新的数据说是达到了85%)

最关键的是,中国不走寻常路,通过多颗成熟芯片的集成提升性能,结果出现了堪比七纳米芯片的技术。

虽然芯片变多了,但成本反而变小了,降低60%。

技术不够,变相思维来凑。

当然这种快速进步的脚步,也要感谢美国对中国的管制,从采购设备到采购芯片,都在想办法的限制中国。

中国想要发展只能不断的完善自身,所以美国的管制就像是一面放大镜,随时在中国的身上找漏洞,找短板。

这种逼迫,让中国将漏洞补上,将短板补齐,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就连《华尔街日报》也给出了评语,美国在帮助中国练习极限生存。

如今中国的芯片不能说是先进的,但已经有了很扎实的基础,回馈全世界是必然的。

于是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六英寸的碳化硅晶圆中国的售价为五百美元,而美国的售价是中国的三倍(注:Wolfdpeed公司的价格)。

三分之一的价格,可以说是将这款晶圆的价格打穿了地板。

如今出了成果,回头看看这些年走过的路。

光刻机,当年阿斯麦说过,就算是将全部图纸交给中国人,他们也造不出来。

哪个时候如果说中国攻克光刻机仅仅是时间问题,很多人不相信,还会摆出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结果时间走到现在,很多关键技术被一一攻破,比如哈工大研发的放电等离子体极紫外光刻光源。

这项技术预计在2025年试生产,2026年量产。

上海微电子的干式光刻机,实现二十二纳米制程芯片生产。

氟化氩光刻机,国产分辨率达到了六十五纳米,套刻精度小于等于八纳米,理论可以支撑二十八纳米芯片量产,部分参数接近阿斯麦的DUV光刻机。

目前市场上最高端的EUV光刻机技术,中国科学家们通过其他的路子绕开这项技术的国外专利限制,而且很有希望。

当然了,差距还是有的,但比2018年之前可要好上很多。

而这个时候再说,攻克光刻机只是时间问题,估计反驳的人会变的很少了。

这就是实力的体现。

而一旦光刻机全面突破,那么在中国具备该设备完整生产链的情况下,芯片的价格下降也将是必然的。

(注:中国已经实现90%以上芯片设备的中低端只给。)

所以,当中国的产能再一步步的突破的情况下,美西方日韩厂商不恐慌都不可能的。

毕竟随着中国的产能扩大,再加上技术的进步,国际芯片厂商面对的有可能是芯片的积压,变成了库存,而无法变现的问题。

所以美西方对中国的封锁,其实是最好的推动力,而结果是击穿了美西方的自信心。

0 阅读:0
以山爱科学

以山爱科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