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

墨客岛的小墨 2025-03-11 04:24:05

深夜的写字楼里,总有人熄灭了最后一盏灯;清晨的公园跑道上,总有人追逐着第一缕晨光。

这些身影或许说不清明天究竟要抵达何方,但他们的脚步始终向前,像极了希腊神话中永远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命运判他徒劳,他却用永恒的攀登在虚空中刻下存在。

西西弗斯的巨石是最诚实的镜子。

那位被诸神惩罚的科林斯国王,永远在陡峭山路上推动巨石。当人们嘲笑这种永恒的徒劳时,加缪却在《西西弗斯神话》中写下:“向着高处挣扎本身足以填满一个人的心灵。”

这两种相隔千年的智慧,道破了同一个真相:追求本身才是丈量生命厚度的标尺。就像每天清晨在街头挥动扫帚的环卫工人,他们未必怀揣改变世界的宏愿,但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正是对生命最朴素的礼赞。

在迷雾中起舞的朝圣者。

二十世纪初的某个深夜,爱因斯坦在伯尔尼专利局的办公室里凝视着草稿纸上跳跃的公式。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些符号将颠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就像敦煌壁画上的飞天舞者,在风沙漫天的洞窟里起舞时,并不知晓千年后世人会为这份美震撼。

我一老朋友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国画。宣纸上的牡丹总是东倒西歪,儿女笑他"老来瞎折腾"。但每个周末看他背着画夹出门时,眼里的光亮比年轻人追星还炽烈。这种“无用的追求”,恰似陶渊明在东篱下采菊,虽不结果,却让整个魏晋时代飘满菊香。

给时光以生命。

大观园里的黛玉,明知花期短暂仍要葬花。这看似“虚无”的执着,恰似普罗米修斯盗取的火种——重要的不是火焰本身,而是黑暗中永不屈服的光芒。

“每个人的后半生都在整合前半生投射的影子。”当我们不再执着于给每个追求贴上价签,生命反而会显露出最本真的样貌。

就像黄山上的挑山工,他们不在乎肩上的货物是矿泉水还是摄影器材,只是专注地走好脚下的台阶。

生命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有人追求星辰大海,有人守护灶台烟火;有人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有人用望远镜捕捉星光璀璨。重要的不是我们最终抓住了什么,而是在这场永恒的追逐中,我们始终保持着跃动的姿态。

当百年后有人翻开我们的人生之书,那些密密麻麻的足迹,终将连成比目的更耀眼的星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墨客岛的小墨

墨客岛的小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