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被引进中国初期:富裕的家庭不能多用,贫困的家庭更不敢用

消失的名字 2024-12-25 10:14:33

电力,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831 年,法拉第发明电磁感应,从此,电力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开启了电器应用的崭新时代。

然而,当时的中国,由于相对封闭和落后,电力的引入步伐较为迟缓。

时间回溯到清光绪五年(1878 年),上海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为迎接路过的美国总统格兰特,殖民者使用了一台小型发电机。

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却成为了中国与电力的初次相遇,宛如一道微光,悄然照亮了中国电力发展的道路。

四年后的清光绪八年(1882 年),英商在上海投资兴建了中国内地第一座电灯厂——乍浦电灯厂。这一举措使中国具备了照明电力供应的能力,但与此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

电力供应权牢牢掌握在殖民者手中,他们随心所欲地制定电价,中国民众只能默默承受。当时的中国,极度缺乏电力管理专业人才,导致民众在电力使用问题上毫无发言权。

高昂的电费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众多偏远乡村地区甚至难以实现全面通电。即便在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停电也时有发生。

不完善的电网、不稳定的电力供应以及高昂的电费,如同三座沉重的大山,重重地压在民众的心头。更为严峻的是,对于那些有条件使用电灯的家庭,若夜间使用电灯过晚,还可能会受到检查人员的警告或罚款。

在这样的情形下,富裕家庭对使用电灯心存顾虑,贫困家庭更是对其望而却步。原本被认为会迅速取代煤油灯的电灯,渐渐失去了民众的青睐,煤油灯则再次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照明工具。近代的中国,饱经掠夺和战火的摧残,国家动荡不安,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尽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国家逐步恢复了主权,但国土已是千疮百孔。

人们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不得不节俭度日,电灯这样的奢侈品对普通家庭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勤俭节约成为一种广泛倡导的美德,而这背后,是残酷的现实所迫。

随着电灯的逐渐退场,煤油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艰苦岁月中,重新扮演起重要的角色。在那个时期,煤油灯是家家户户的必备品。

与如今不同的是,那时的煤油灯很少有人专门去购买,大多是由家中的男主人亲手制作。他们会巧妙地利用废弃的墨水瓶或药瓶作为灯座,并在瓶中填入细沙,以增加灯的稳定性。

灯芯则是用牙膏皮或铁皮制成,再用棉布条制作成细细的灯芯。在这些心灵手巧的人们手中,许多废旧物品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夏天的夜晚较为短暂,为了节省宝贵的煤油,人们会尽量在白天完成工作。而当冬天来临,漫长的黑夜让人感到压抑,大人们往往会等到屋里完全变黑后,才点燃那盏小小的煤油灯。

在微弱的灯光下,孩子们专心地做着功课,大人们则忙碌地操持着家务。那灯芯十分细小,燃烧时发出的光亮仅有豆粒般大小。

倘若灯芯燃烧过久形成炭块,大人会迅速将其挑开,只为节省那一点点煤油。就这样,煤油灯日复一日地陪伴着人们,灯罩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变黑。

为了保持灯的亮度,人们会定期仔细地擦拭灯罩,有时甚至需要花费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将其清理干净。

“灯随人走”是那个时代夜晚的常见情景。如果有人需要去厨房或院子,他会格外小心地护着灯,生怕风将其吹灭。

因为一旦灯灭了,就得重新用火柴点燃,而其他人则只能在黑暗中等待。有些孩子对此感到困惑,为什么不多点几盏灯呢?大人们只能无奈地笑笑,回答说:“孩子啊,过日子要精打细算,这样才能长久啊。

”在那艰苦的生活中,人们学会了节俭,而那淡淡的煤油清香,也成了一种难得的幸福味道。当时,煤油被称为“洋油”,供销商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分配。这使得煤油在普通家庭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生活清苦,但人们却很容易满足。那如豆粒般微弱的灯光,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每天晚上,煤油灯下的油烟会让大人和孩子的鼻孔变得黑乎乎的,可大家看着彼此的模样,都会忍不住发出笑声。当夜幕降临,人们围坐在小小的煤油灯旁,分享着白天的趣事,简单的生活也让人心生温暖。在那温暖的灯光下,人们的笑脸格外温馨。孩子们在完成功课后,最喜欢的就是“影子游戏”。

他们在灯下做各种手势,看着墙上的影子变幻,天真无邪的笑声在房间里回荡。野地里低飞的萤火虫也成了孩子们的玩伴,他们会把萤火虫捉来,藏在被窝里,玩得不亦乐乎。

虽然那时的孩子们没有如今丰富多彩的玩具,但他们的童年依然充满了快乐。小小的煤油灯,承载着过去生活的无数回忆。如今,我们的国家日益强盛,电灯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物品。

然而,我们不应忘记那段在煤油灯下度过的岁月,它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努力让中国的未来更加光明璀璨。。

0 阅读:24
消失的名字

消失的名字

努力生活的人 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