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近期解除了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攻击俄罗斯纵深目标的限制,并随即批准向乌克兰提供少量ATACMS导弹。这一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讨论,也让人重新审视美国援乌政策的深层逻辑和潜在影响。随着拜登总统任期接近尾声,这批导弹的象征意义和实际效果可能将深刻影响俄乌战争的走向以及未来地缘政治格局。
美军库存与援乌空间:不显著却精准的投入根据已知公开数据,美国自ATACMS问世以来共采购了3,030枚导弹。截至2023年底,在扣除实战与测试消耗后,未过期的库存约为1,138枚。此外,2024年底将交付的516枚新导弹将使库存增至1,654枚。而早期批次中尚未翻新的1,281枚过期导弹则提供了进一步灵活调整的可能。
按照美军现役库存的战备需求,从中提取约10%(150至200枚)供乌克兰使用,对其自身军备的影响极为有限。甚至,五角大楼可以采取折中手段,将部分过期但仍有改装潜力的导弹转交乌克兰,作为其创新式战场改造的实验品。无论选择何种方案,这些导弹在乌克兰手中都可能成为战场上扭转局势的利器。
拜登的政治意图:赶在任期倒计时前的布局拜登政府的这一行动无疑透露出强烈的时间敏感性。2024年大选临近,拜登若无法连任,其继任者对乌克兰的援助政策可能会发生巨大改变,特别是若共和党当选,美国对乌的支持可能会缩减甚至中止。在此背景下,拜登的决策意图显而易见:确保在其任内最大化地强化乌克兰的军事能力,尽可能巩固其在战场上的优势地位。这不仅是为了乌克兰,也是一种在全球地缘政治棋局中遏制俄罗斯的长期战略布局。
同时,援助ATACMS导弹也是对美国国内支持乌克兰阵营的一个安抚动作。尽管美国国内对援乌开支存在争议,但支持乌克兰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呼声依然不容忽视。拜登通过供应高价值武器,向选民展现其在外交与安全政策上的果断决策能力,或许能为自己赢得更多支持。
ATACMS的战术与战略价值:提升乌克兰的纵深打击能力ATACMS导弹,尤其是携带集束弹药的型号,因其远程精准打击和大规模杀伤能力而备受瞩目。此次援助标志着乌克兰首次拥有美制地对地战术导弹,这一突破将为乌军带来战略级别的打击能力。
其显著的战术价值在于,能够有效摧毁俄军后方的防空阵地、机场设施、后勤补给中心以及其他高价值分布式目标。乌克兰近期使用ATACMS导弹成功袭击布良斯克的俄军设施,就是这种武器在战场上精准制导能力的直接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俄军逐渐将关键军事目标后撤至纵深地区,乌克兰此前依赖的传统火炮和无人机难以完成高效打击任务。而ATACMS的部署,不仅填补了乌军远程打击能力的空白,更能迫使俄军进一步分散资源以保护后方设施,为乌克兰争取更多战术主动权。
未来展望:短期见效,长期施压虽然目前援助的ATACMS数量有限,但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规模。这些导弹将是一次有效试探,即评估乌克兰军队对高端武器的运用能力,同时向俄罗斯传递明确信号:美国不仅不会削减援助,反而会提供更高端、更具威慑力的装备。
更重要的是,这批导弹或将成为乌克兰在未来战事中转守为攻的关键工具。拜登政府的这一决策,还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美军正在加速发展下一代PrSM(精确打击导弹)以取代ATACMS,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美军对现有ATACMS的依赖将逐步降低,从而为对外转移库存提供更大空间。
结语:拜登的遗产与乌克兰的未来拜登政府在任期尾声时加码对乌克兰的支持,展现了美国在俄乌冲突中坚定的立场。虽然援助的ATACMS数量有限,但其象征意义与战术价值不可忽视。这不仅是拜登总统外交政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能对俄乌战争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这批导弹或将成为乌克兰反击的“最后一公里”。然而,最终能否实现战场逆转,仍需乌克兰军队在实战中将其潜能发挥到极致。对于拜登而言,这是一场任期内的豪赌;对于乌克兰而言,这可能是未来赢得生存权的一步关键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