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泰来
在山东,有这样一支地质科研劲旅,成立60多年来,依靠上级党组织和院党委的坚强领导,锻造一个个过硬党支部,取得一个个科研成果,收获一项项光荣称号,树立起自然资源系统的“一面旗帜”——这就是,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为了全面讲述这个红色地质劲旅的故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别推出《红色地质》系列访谈栏目,以“高举党建旗帜,锻造红色地质”为主题,讲述这支红色地质劲旅,如何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山东实践样本的故事。今天,我们邀请到三位地科院的资深科研专家李大鹏、赵伟、王奎峰,请他们讲讲自己经历过的地科院的奋进历程。
红色地质风采录之李大鹏:凌晨3点的地科院见证我的热爱
我叫李大鹏,1986年生,我自豪我成长在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这个幸福的大家庭。入职省地科院已近9年,在领导的关怀带领下,在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有幸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鼓舞激励着我,沿着老辈地科人的脚步,继续在地学科研这条道路上奋勇争先,无悔奉献。
李大鹏(左2)带领技术人员在1400米金矿井下开展科学研究曾经,有不少人问过我取得科研成果有哪些诀窍?我想说,如果科研有诀窍的话,那一定是“热爱+勤奋”。“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为了及时完成科研任务,经常加班加点,我见过太多凌晨3点多的地科院,也希望在彼时彼刻,与更多的同事团结一起为地科事业发展不懈努力。
放弃北京户口奔赴地质勘探一线
我的硕士、博士都是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攻读的,期间荣获“李四光优秀学生奖”,学术水平、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学校的充分肯定。2012年底,博士毕业时,一个重大选择摆在我的面前,让我犹豫徘徊了很久。
当时,我妻子硕士毕业后,已在北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儿子出生后就跟着她一起落户北京,我也得到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对很多人来说,这些任何一条都足以成为留在北京继续发展的充分理由。当时的我也做好了留京发展的准备。
这时,山东省地科院到中国地大来招聘,我和带队的于学峰院长进行了深入地沟通交流,于院长跟我聊地科院未来的发展规划和拟开展的科研项目。我被他干事创业的热情以及他所代表的领导班子对人才的渴望深深打动,毅然决然要去山东省地科院发展。
我是学地质的,从内心里说我觉得我应该到地质勘探一线去。山东有着丰富的地质资源,黄金已探明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而且有着丰富完整的地质现象,在这里搞地学科研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况且这里又是我的家乡。
当我把决定告诉妻子,她坚决反对,“我们费尽千辛万苦,得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北京户口,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啊,以后孩子大了会怪我们啊!”但听了我的解释后,最终她还是决定放弃北京的高薪工作和户口,带着孩子和我一起来到了山东省地科院。
现在想起来,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对地质一线的渴望,对于地科院浓厚科研氛围的期待。一晃8年多过去了,这些年我从来没有为离开北京而后悔过,也从来没有为来到地科院后高强度的工作而埋怨过。回首过往,我为当年做出的决定而坦然和自豪,事实也证明了我当初的判断,这确实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信心充足、干劲满满、科研氛围浓厚、充满温暖与爱的大家庭。
在见证地科院大跨步发展的同时,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所思所学有了用武之地。目前,我被院党委任命为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兼任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后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先后荣获“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科研每进一步,都是团队的力量
省地科院的每一项荣誉与进步,都给了我们这些年轻人莫大的鼓舞,尤其是得知今年我们被党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一崇高荣誉时,大家更是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我们院这个坚强的大后盾,离不开院党委的英明决策,更离不开团队同志们敢于流血洒汗的拼搏奋斗。孤木不成林,任何成功单靠个人单打独斗是很难做到的,我很庆幸院里有一个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共同努力奋进的好团队。
当然,任何成绩的取得更必须要全力以赴投入巨大的心血和精力。你只有拼尽全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我们在科研这条路上每前进一步,背后都是十年磨一剑的心血和付出。
曾经,为了找出一个可以直接反映岩浆演化过程中对成矿约束的样品,我连续工作了好几个月,采集了几百个岩石标本,制成上千个探针片。如今,我们团队同志们一年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野外度过的,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是最经常的状态。
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从研究生的时候我就经常熬夜搞科研,这种“坏习惯”一直保留至今,有的时候晚上有事情无法加班,我就凌晨两三点起床来院干活。NBA的巨星科比,曾经在演讲中说自己经常早起练球,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我也可以自豪地说:为了科研工作,我见过太多凌晨3点的地科院。
我们这些年轻人没有经历过地科院最难最苦的时候,每每听到前辈们讲起那时候借钱发工资、搞三产时开起硫酸铜厂的那些故事,我们都深受感动。老辈地科人的筚路蓝缕、接力奋进,才换来今天的设备齐全、人才济济,这些都是一代代地科人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这里面凝聚着多少人的兢兢业业、凝聚着多少家庭的聚少离多啊!科研之路,任重道远,但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现在我们幸运地站在地科院最辉煌时刻的舞台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这一代一定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始终保持对地质事业的满腔热情、持续干事创业的无限激情,传承好老一辈地科人的红色基因、讲好地科院发展的红色故事,矢志为地科院的未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红色地质风采录之赵伟:前辈科研传帮带 助力新人变“头雁”
我叫赵伟,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2009年博士毕业后加入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是院里招聘的首批全日制博士生,也是最早一批从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出站的博士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院测试技术研究所做科研工作。感谢领导、前辈的培养和同事的支持。10多年来,我从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成长为成熟的科研人员,这期间曾参与、主导研制国家标准物质10余类50余项,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土资源公益性科研专项4项,山东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近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山东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近10项。
这些成绩里有我辛勤付出的汗水,同时也是团队协作的结果,不论是我们地科院的大家庭大团队,还是我们测试技术研究所,都有着良好的科研氛围。从业之初,正是团队和前辈们手把手地传帮带助我快速成长,现在,作为部门的负责人,我也将倾注自己的心血带着同事们一起勇攀科研高峰。
赵伟在进行矿物成分分析实验
入职第一个项目做了3年
我是学无机化学的,入职以前对地质行业了解不多,刚参加工作堪称是十足的“菜鸟”。说实话,刚开始心里也有犹豫和忐忑,毕竟是新手嘛,学的又不是地质专业,什么都不懂。是前辈们的鼓励坚定了我留下来的信心,我到现在都忘不了那些曾经帮助过的领导、前辈。他们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记得从业之初,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自然资源部钛铁矿标准物质研制,这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当时,我们组建了10人工作组进行攻关。研制标准物质通俗说就是要采集国内有代表性的矿石,测试出其成分、含量,以此作为后续矿石鉴定、定级的标准。钛铁矿不但难以溶解,而且没有成熟的测试分析方法,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探索。完成这一项目,我们用了整整3年的时间,其中前两年都是在做测试分析方法的研究。真是一次次推倒,一次次重来。有好几次,我都感觉这个项目可能要无法完成,但最后我们都坚持了下来,最终取得了成功。
期间,我们开过多少次讨论会,已经多到数不过来。每一次,不论是院领导还是资深前辈,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科研和具体业务上,我们的领导没有人摆架子,从来都是平等讨论。在工作中,前辈们也是亲自上手,带着我们几个新人一起做试验,一起分析,这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锻就了我的工作作风,帮助我迅速成长。
个人成长离不开团队
做测试分析,在地质行业属于幕后工作,不像地质勘查找矿有机会获得找矿成果,但它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是“地质工作的眼睛”,勘查发现矿石到底是什么矿藏、含量多少,都要通过测试分析来认定。
在外人看来,测试分析工作常年在室内,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是份清闲工作。实则不然,这是一份繁琐甚至枯燥的工作,既需要细心,更要耐得住寂寞。工作环境其实也不足为外人道,以金矿石的化验为例,金子很难溶解,为了测试分析,我们要将其放在王水(3体积的盐酸加1体积的硝酸调合而成)中,不断加热使其融化。盐酸、硝酸的强腐蚀性不言而喻,我们的实验室常年弥漫着刺鼻的酸味,还有加热产生的高温,冬天还能忍受,夏天最是难熬。如果没有对于地质事业的热爱,想坚持下去都难,更别提取得成绩。
我说自己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团队,一方面是因为团队的传帮带帮助我迅速成长,团队的团结协作让我们的工作高产高效,另一方面就是团队所表现出的精气神对个人的影响带动,这其中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科研前沿的追求。
我举一个例子,在我们的团队中有一个老专家,最大的爱好就是抽烟,烟瘾很大。后来,因为办公室调整,新办公室内有一台仪器,老人家竟然生生地戒除了烟瘾,再也没有在单位抽过烟。之所以戒烟,原因是仪器的镜头怕烟雾。
我很幸运能在这样的团队中工作进步,我也将尽我所能,把这优良的传统传承下去,带着我的团队一起勇攀科研高峰。
红色地质风采录之王奎峰:把科研论文写在地质勘查现场
我叫王奎峰,2006年硕士毕业后到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已经15个年头,期间主持过地勘项目,跑过野外,山东省的“山水林田湖草海”留下了我的足迹,陆续发表了一些科研成果,参加过大型学术会议,经历不少,收获不小。目前,我的精力主要倾注在科研和平台团队建设上,累计发表国内外论文5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8项,主持实施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业务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30多项,获得成果奖项30余项,科研能力得到了院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我本人也从地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成长为地质与环境专业的博士、博士后,从最初的助理工程师成长为如今的研究员。
王奎峰(左)在黄河三角洲盐碱表层土进行“浅钻”(洛阳铲)取样
做业务搞科研是相互成就的
我很自豪我是地科院大家庭的一分子,我所有的成绩都能在地科院找到原点。如果没有地科院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就不会有我这些成果的取得。当然,想要取得成绩还需要个人不间断地努力。
总结这些年的经验,我觉得不管是干业务还是做科研最重要的就是要脚踏实地,业绩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论文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要守得住冷清、耐得住寂寞、甘坐科研的冷板凳。结合单位属性我个人的经验是:在地质行业,做业务与搞科研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成就的。地科院是省属科研单位,与传统国家科研院所相比,有其系统内业务属性,因此,不能把地质业务和科研工作对立起来,而应该是在干业务工作过程中去发现科研课题,用科研的成果反过来指导业务工作,而不是单纯为业务而业务,为论文而论文。
就我本人而言,我到地科院之后最早发表的几篇论文,选题、灵感全都来自业务。刚来地科院时,我参与了聊城、临清、淄博沂源等地的地热勘查、调查项目。在这一过程中,我一边干业务,一边查文献,一边根据实际工作经历对照总结,发表了多篇关于鲁西北地热成因、模式等方面的论文。这可以说是来到单位后开展地质产学研研究的发端。
后来,我做博士论文《山东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区划》,做博士后期间的海岸带地质环境与承载能力的国家基金项目,这些选题也是出自日常业务,是在做地调工作过程中,不断用现有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新思路,再研究再实践,最终才有了课题和相关论文。
开阔眼界多读文献 脚踏实地追寻前沿
我们地科院在2017年就提出“科技立院、创新兴院、人才强院、平台稳院”的“四院战略”,院领导班子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和科技平台建设,创建省级、部级重点实验室,购置先进仪器设备,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为地学科研创造良好条件。
这对我们做科研提供了极大便利,可以说我就是受益者和见证者。我本人就是我们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后,入驻的第一个博士后。近几年,单位不断拓展专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再创佳绩,尤其是今年新获批了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作为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我也将积极发挥所学,为地科院的专业平台拓展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身边聚集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有比我年龄大的,更有比我年龄小的,我想和同事们尤其是年轻同事们共勉的是,做科研一定要保持开阔的眼界,多读文献,多了解业界(包括国内、国外)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同时,也要脚踏实地,结合院里发展需要和实际工作寻找科研课题。
逐梦惟笃行,奋进正当时!我愿和同事们一起,通过我们脚踏实地的努力把我们的地科院建设得更加美好!
监制:宿可伟 戴林
策划:修伟华 张晓丽
文稿:张泰来 孙斌(省地科院)
视觉:李青
录制:李华超 聂婧怡 金析
剪辑:李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