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Jan, 2025 - 17:30 Defense News Aerospace 2025
中国已正式确认研制出一种高度先进的高超声速空对空导弹,这标志着航空航天和国防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声明于2025年1月19日通过总部位于香港的《南华早报》公布,此前进行了广泛测试,包括旨在满足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PLAAF)严格要求的极端耐热试验。这种导弹的发展对现有的防空系统构成了严重挑战。它可能会改变空中优势的动态,特别是对抗美国B-21“突袭者”隐身轰炸机等高科技飞机,该轰炸机目前正在进行飞行测试。
尖端高超声速空对空导弹的概念图,彻底改变了远程空战。(图片来源: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科学家发表的一篇论文证实了导弹的存在,揭示了所采用的复杂测试程序,包括使用电弧加热风洞。这些特殊的隧道旨在模拟高超声速飞行器遇到的极端条件,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远远超出了传统导弹的体验。耐热试验是中国努力克服高超声速飞行的气动加热的一部分。当速度超过5马赫时,高超声速导弹会与大气发生强烈摩擦,这可能会导致温度飙升,并可能破坏导弹的结构完整性或破坏其内部电子设备。为了确保导弹的可靠性,中国进行了广泛的试验,包括在通常用于模拟火星着陆等太空任务的高成本风洞中进行的试验。
高超声速空对空导弹能够以超过5马赫的速度飞行,因此,它们在空战中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与通常在几百公里范围内作战的传统空对空导弹不同,高超声速变体可以打击远达1000公里或更远的目标,大大扩大了中国歼-16战斗机等平台的作战范围。射程的增加不仅是距离的问题,也是速度的问题——高超声速导弹可以比亚声速导弹更快地覆盖地面。由于对手反应的时间更短,而且弹道非常快,可以避开拦截,这些导弹对现代空军构成了一种新型威胁。传统的空对空导弹需要复杂的制导系统和较长的交战时间,而高超声速导弹由于其速度,可以大大缩短从发射到目标撞击的时间,几乎没有逃跑的机会。
这种武器的引入对全球空战战略产生了严重影响,特别是对美国军方及其盟友。美国B-21“突袭者”新型隐身轰炸机凭借其隐身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代表了美国空中力量的最前沿,但高超声速武器的威胁可能迫使人们重新考虑如何在有争议的空域部署此类飞机。B-21的设计假设对手将依赖传统的防空威胁,如地对空导弹和战斗机。然而,高超声速导弹甚至可以在远远超出传统拦截系统能力的范围内与最先进的隐身轰炸机交战,使它们以以前无法想象的方式变得脆弱。
虽然中国的高超声速空对空导弹代表了军事航空航天发展的新阶段,但它并不是唯一一个这样做的国家。其他国家在高超声速和超声速导弹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一些包括空对空能力。例如,美国正通过其各种项目积极研发一系列高超声速导弹系统,如高超声速吸气武器概念(HAWC)和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这些系统虽然主要用于地对空和空对地应用,但表明美国有兴趣在高超声速竞赛中与中国和俄罗斯保持同步。事实上,美国一直致力于部署各种配置的高超音声速导弹,包括空对空作战,尽管部署时间比中国长一些。
俄罗斯也在高超声速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Kinzhal导弹虽然主要用于空对地打击,但预计将成为空对空变体进一步发展的基础。Kinzhal从米格-31战斗机上发射,已经在战斗中使用,突显了它在现实世界中的潜力。然而,美国和俄罗斯的重点主要是将高超声速系统用于远程打击任务,而不是空对空作战,这是中国似乎正在开拓的一个利基市场。
空对空超声速和高超声速导弹的发展代表了空战的新前沿。这些武器比传统的空对空导弹提供了更大的射程和速度,传统的空对空导弹通常受到其对雷达制导的依赖以及发射平台在飞行中更新的必要性的限制。高超声速空对空导弹由于其绝对的速度,可以在几乎没有预警的情况下与目标交战,而无需依赖广泛的数据链路来确保其准确性。这极大地改变了空战的性质,因为敌机——尤其是移动较慢的加油机、轰炸机和预警平台——的躲避选择有限。
这项技术的战略意义是深远的。面对如此先进的导弹技术,空军现在必须重新思考其防御战略。拥有大量空军的国家,特别是美国,将不得不制定能够击败或减轻高超声速导弹影响的反制措施。这可能涉及开发更好的探测系统、更快的拦截能力和更先进的电子战战术,以挫败这些高速威胁。
挑战不仅是技术上的,也是经济上的。高超声速系统由于其复杂的工程和高昂的运营成本(如运行先进风洞的费用),是一项重大投资。目前,只有少数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在这项尖端技术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然而,随着导弹竞赛的加剧,其他国家也可能寻求开发自己的变体,这可能会改变未来空中优势的平衡。
总之,中国高超声速空空导弹标志着现代战争发展的关键时刻,为空射武器的速度、射程和杀伤力设定了新的标准。当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家正在研究自己的高超声速和超声速导弹技术时,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进步可能会导致空战战术和战略层面的转变。这种武器的发展不仅挑战了当前的防御系统,也挑战了人们对传统空对空导弹作战有效性的长期假设。随着世界目睹这场技术竞赛的展开,对未来空战的影响既是革命性的,也是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