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勿忘桑梓”源自嫘祖岐伯故里四川绵阳盐亭梓潼区域

翔子推理师 2025-01-31 17:21:23

没想到,一个“勿忘桑梓”成语竟然引出了如此之多的信息,不仅印证了蚕神嫘祖、医神岐伯故里在绵阳盐亭,也帮我们找到了《山海经》中子桐之山、孟子之山和梓潼的位置。同时也再次证明了《诗经》采集自蜀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桑梓”一词,源自先祖在家旁种植桑树和梓树的习俗,桑树用于养蚕,梓树用于制作器具,后来“桑梓”成为了故乡的代名词,人们用“桑梓”来表达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文化认同。在《诗经》中,“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体现了对这两种树的敬意,进而演变成对故乡的成语“勿忘桑梓”。

而绵阳盐亭作为华夏桑蚕丝织始祖黄帝元妃嫘祖的故里,本身就原产桑梓,这与嫘祖种桑养蚕的历史相呼应。而且流经盐亭这里至今还保留着一条叫“梓水(梓江、桐江)的河流。盐亭的梓水村,位于梓江流域,这不仅是地理上的一个点,更是文化上的遗存符号。此外,央视等众多官网媒体也都有所报道,不仅嫘祖,连与嫘祖有娘舅关联的医神岐伯也出生在这里。

翔子史前推理师

,赞654

在《山海经》中,就有明确提到过一次“梓潼”:“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其兽多麋鹿,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鳣鲔(鳝鱼)”。显然孟子之山所产的梓桐与现今盐亭附近梓潼县的梓潼山、梓潼水地名相吻合。更加能说明问题的是,这里提到的四不像麋鹿(原产于长江流域)、鳝鱼、菌草、桃李、香蒲等,都是长江流域四川南方常见的物种,这进一步印证了盐亭与《山海经》中记载的地域特征相符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山海经》中还有一处直接就叫“子桐之山”,在《蜀典》中,就引用西汉司马相如的解释,“子桐”就是“梓潼”。这也再次反证,《山海经》就是巴蜀地理志。

我是翔子史前推理师,让我们一起找到来时的路!拜对先祖,方得受佑!

1 阅读:3
翔子推理师

翔子推理师

原央视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