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经典的课文,目前在统编版教材里,放在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之中。
这篇课文什么时候出现在教科书中的?
有的老师在分析的时候,说这篇课文,是七十年代出现在教科书中的。
其实这是错的。
《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最早出现在教科书里,是在1961年版的《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6册》中。
现行统编本里,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左下角,注明“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6册》”中,也印证了1961年版,是这篇课文的最早出处。
《富饶的西沙群岛》没有注明作者,按照业内的通常的叫法,称这类文章属于“教材体”类文章。
网络上也有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褚娇娜”,这是网络上的以讹传讹,没有任何的正规媒体证明这个叫“褚娇娜”的没有任何一点背景资料的名字,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作者。
这正像《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网络上注明作者是董玲秋,也是一种误传。笔者已经考证出《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原著作者是谁,等日后有暇揭秘。
《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也应该有它的出处,只是未曾找到而已。
《富饶的西沙群岛》自从横空出世之后,受到了各个版本教科书的青睐。
这篇课文的好处是时效性不强,突出了“富饶”与“美丽”,内容偏中性。因此,在各个时代,稍作改动,仍然具有传授的价值。
《富饶的西沙群岛》在描写西沙群岛的生物群落的时候,也写得颇为生动,在以往的时代,对海洋生物不像现在这样,有着众多纪录片作了拉网式的全程展现,《富饶的西沙群岛》里的描写,相当具有吸引力。即使现在看来,《富饶的西沙群岛》里的生物多样性,也被作者用不厌其详的文笔,作了多层次的描写。这在小学课文里并不多见。
即使在2010年版的人教版教科书中,撤出了像《朱德的扁担》这样的经典文章,也没有把《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拿下。
虽然《富饶的西沙群岛》里,没有介绍西沙群岛的历史与围绕着它的时代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文章的一种欠缺,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让《富饶的西沙群岛》能够安然无恙地度波历劫,坚守在现行的教科书中。
但是,《富饶的西沙群岛》里并不是没有时代的影痕。
这种烙印上时代特征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最后一段。
实际上,从1961年的初版,到现在2022年的版本,这之间相隔了六十多年,中国语文的用语,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富饶的西沙群岛》不作修订,也是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的。这种修订是能够理解,也是必要的。
但问题是,现行的统编本却将上一版、也就是受到诟病的2010年人教版教科书里的最后一段话,作了修改,却违背事实,悖离常识,没有时代敏感。
这一问题,我们留待最后细说。
我们先看一下,《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各个版本最后一段的变化情况。
1961年版
1961年初版:过去,西沙群岛很荒凉,解放以后,党和政府派了许多科学家和工人到岛上去工作。经过他们的辛勤劳动,西沙群岛变成生气勃勃的非常吸引人的地方了。
1961年,离解放不过十多年,这里强调了这个时间点的西沙群岛的变迁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这一段文字也很朴实,没有什么花花绿绿的修饰词语,实际上与全文的华彩语句有一点偏离,但也可以看出,六十年代的文风,还是讲究以朴质为主的。
1988年版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的课本: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这一课文里的开首一段,也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战略地位:“祖国的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这一个版本,首尾呼应,自成体系,“前哨”与“英雄儿女”、“守卫”等关键词,符合语文里对文章要求的前后对应这一耳提面命规律。
注意一下,这里出现的关键词“英雄儿女”不能不说受到了浩然的《西沙儿女》的影响。
可以说,如果提及“西沙群岛”,最知名的书,应该就是浩然的《西沙儿女》。
这也是中国唯一一部描写中国南端海域——南海也自然地包括西沙群岛海疆的小说。
如果论“唯二”的描写西沙群岛的小说,那么还包括浩然的另一部小说《欢乐的海》。
浩然即使凭着一本《西沙儿女》这部小说,也能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
“西沙”与“儿女”两个词组的结合,也使得这个概念里,具有了英雄的气息。
《富饶的西沙群岛》重新返回七十年代末的小学课本,西沙保卫战的光圈尚在南海的天空里熠熠生辉,《西沙儿女》的巨大影响力,尚未淡出人们的记忆,所以最后一段里,强调了西沙群岛刚刚在一场硝烟褪尽的南海风云里凸显出的英雄气概,而这种气概里,更有着“儿女情愫”,可以说在这个概念里,也移用了浩然小说《西沙儿女》里的男女主人公“生长在这块南海之南的神奇水域”、用他们的爱情支撑着的热血保卫家乡、保卫西沙、保卫南海的那种精神含量。
《西沙儿女》这部长篇小说,历经时间的考验,又于今天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它被收入到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百部红色经典》中,也正说明它的“英雄儿女”主题,永远不会被时代抛弃,永远具有激励我们迎接任何挑战的巨大力量。
由此看出,七、八十年代版的《富饶的西沙群岛》里突出了西沙群岛的雄奇性、战斗性、英雄性。
1995年版
九十年代的课文(1995年版):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这一版本基本雷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的版本,稍有字句的变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比较一下。
2010年版
2010年版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这一版的课文,删除了“英雄儿女”的概念,突出了历史感。关键语词,无疑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这里实际上强调的是之前版本里的“英雄儿女”们之所以能够体现出他们的英雄气质的原因,因为这里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正因为这里是家乡,是生长之地,所以保卫自己的家乡,才会英雄辈出,儿女志高。
然后,就到了我们现在的统编本,最后一段,发生了一字之改,却令人如骨梗喉,浑身不快:
现行的统编版
统编本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这里,将上一版的“生长”置换成了“生活”。
为什么要这样改?
早就有论者不同意将“生长”改成“生活”。
我们找到一篇“也说《富饶的西沙群岛》”(任永刚)的文章:
——笔者以为,这里的“生长”比“生活”含义更深远。“生活”的意思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生长”的意思是出生和成长。岛上生、岛上长的人对海岛的感情到底有多深?笔者思来想去没找出一个好词儿来形容,便联想到了自己。离乡从教三十多年,就是忘不了那片有盐碱味的出生地(故乡近海),忘不了村北街旁那眼用石头垒成的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和岛上的儿女一样,谁也抢不走对出生地的那份情。课文中的这句话是一位编者编课本时改上去的,有利于引发孩子们的爱岛、爱乡、爱国情,故“生长”不宜用“生活”替代。——
可以看出,“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仅仅是“生活之地”,包含着一种可能,就是外来者迁到这里“生活”的,没有生长的根。
而“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意味着一个生命,从一出生就烙印上了故土的印痕,生于斯、长于斯,是这里的原住居民,用在西沙群岛这个地域里,说明我们的祖辈,世世代代地居于此处,而不是仅仅到这里短瞬地“生活”过。用“生长”,才能更准确地宣示着我们对西沙群岛勿疑置疑的主权。
想想浩然的《西沙儿女》,他的构思是相当的精妙的。他写到的男孩与女孩,从小就生长在西沙群岛,他们在西沙群岛的岛屿上成长,建立起自己的爱情,生儿育女,培养了西沙的下一代。浩然用小说的人物形象,说明他们是“生长在西沙群岛”的一代,而不是“生活的一代”,这才是他们日后才义不容辞地投身到保卫西沙、保卫自己的家乡、保卫自己生长的地方的原因。
现在统编本课文里擅自将“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改动成“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对照浩然在《西沙儿女》中的人物形象定位,高下立判,站位顿分,觉悟亟显。
一字之谬,事关国家利益,绝不可掉以轻心。
回想《我的祖国》的咏唱:“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如果这句话改成“是我生活的地方”,还有原来的“是我生长的地方”那般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动情点,那么让我们热泪盈眶吗?
也没错吧
变成我们新时代活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