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不同的立场,看待国家线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 有人觉得国家线怎么这么低?是不是考研的人数断崖式下降了?今年我会不会招不到学生啊?就算招到学生,会不会分数很低,能力很差啊? 可是想了想,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也达到了388万人,虽然确实比2024年的438万减少了50万人,比2023年的474万减少了86万人,不过也称不上断崖式下降。

2025考研初试成绩于2月24日陆续开放查询,紧接着2025考研国家线就公布了,考研成绩和国家线同一天公布,这打破了过去考研国家线在3月中旬左右才公布的惯例,速度之快,效率之高,着实让不少考研人惊了一把。
今年国家线属于全方位大降,除了军事学以外,其余所有一级学科的总分和单科分数下降幅度都非常大,很多一级学科的国家线已经降到8-9年前的水平了。 例如:文学今年国家线351分,要知道文学国家线从2019年开始就没有低于355分过,这个分数也就比2018年国家线高一点。文学单科成绩也出现史无前例下降,在我的记忆里,文学单科线(满分100分科目)从来没有低于50分过,最高时候是55分,今年只有47分。可见,今年国家线下降有多厉害了。

今年分析国家线降多少就没什么意义了。我认为国家线普降的背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构成,
其中题目难度是今年的主要因素。 1. 考试人数下降 今年考研报名人数是388万人,这个只是报名数据,实际有多少考生参加考试尚且不知道。从报名人数来看,考研人数已经连续两年下降了,去年从峰值474万降到438万,今年又降到388万。
考研报名人数减少说明考研热逐渐褪去,考研慢慢回归理性,竞争激烈程度比前几年有所降低。原本热门专业20:1的报录比换到今年可能只有10:1,一些往年报名人数较多的专业,今年报名人数逐渐减少。 就拿我研究生母校来说,今年报名人数已经从当年最峰值的几年腰斩了,人数直接少了一半,原本7:1~10:1的专业报录比,变成了3:1~5:1,竞争激烈程度下降。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报考人数减少,通过降低国家线来调控录取人数,降低录取难度,确保整体招录稳定性。不过,去年考研人数也下降了不少,分数线却没有下降。所以,今年国家线大降整体和考研人数下降关系并不是很大,最多就占10%-15%的比例。
2. 考研题目难度大 今年考研结束后,大家普遍反映的是政治和英语两门课难度比较大,而且比往年难不少。政治这门课可能还好一些,分析题就算提前背的素材没有用上,抄题干的材料,多多少少还是能拿分的,只要立场不错,混个55分以上的分数并不是很难。 今年最难的可能就是考研英语。无论是考研英语一还是英语二,大家普遍反映就是一个字:难。英语一的作文甚至考察了多年不曾考察的作文类型,翻译题也很抽象,英语一是属于从头难到尾,感觉不到有任何送分题。 两个满分100的科目总体难度都是历年最难,单科线明显就下降很多,总分自然就下降了,这就直接反映到国家线上了。 如果非要从政治和英语这两科找一个「罪魁祸首」,我认为是英语。
考研政治就算再难,只要是个正常的中国人,分数差距都不会很大。英语就不一样了,本身英语基础薄弱的考生遇到今年的题目算是倒大霉了,如果这套卷子换成我来做,我也不一定能超过75分(毕竟翻硕英语和英一、英二还是有区别的)。 今年国家线整体下降,试题难度是主要原因,且这个原因能占到75%-80%。

3. 就业形势不好,间接扩招 20考研,我们当时是直接有政策说要研究生扩招,我记得很清楚当年是扩招了18.9万人,而且当年国家线处于分化状态,扩招专业国家线降得比较多,不扩招专业不降反升,这是当年的情况(我就是那一年考的)。 今年属于国家线全面下降,有可能是间接扩招的一个信号,给大家放放水。在我看来,就算题目难度增大,也不至于部分一级学科国家线能降那么多分的,但仔细一想,降国家线可能只是政策需求(就业不好,想多招募研究生),实际上想扩招并没有那么容易。 每个学校拟招学生数量前一年9-10月份就已经定下来了,而且这仅仅是国家线。
考生能不能进复试还要看院校复试线,比如经济学专业国家线为323分,院校复试线照样可以划到360+以上的分数,这时候国家线形同虚设。 反过来说,今年间接扩招的考生或者利好的学生不在于一志愿考生,而在调剂考生。国家线暴降导致一志愿分数线和国家线之间差距过大,中间分数段考生增多,他们都有机会参加调剂,原本往年无法参加调剂的分数,今年都有机会去分一杯羹。 今年考研国家线下降,扩招因素是有的,但也就只有那么一点点,最多占到5%-10%。

4、总结与感受
今年的国家线变化反映了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既包括考试难度波动、考生规模缩减,也受政策扩招影响。对考生而言,国家线下降是利好消息,但需警惕“虚假安全感”,复试和调剂才是决胜关键。此外,今年“数学简单、政治英语难”的极端分化,以及高弃考率现象,也提醒考生坚持到底的重要性:不到最后一刻,永远存在逆袭可能。
建议考生:
过线者:全力准备复试,强化专业基础和面试技巧,
擦线者:同步关注调剂信息,扩大选择范围;
未过线者:理性分析原因,规划未来路径,
考研不仅是分数竞争,更是信息战和心理战。。保持冷静,善用资源,方能在变局中把握机遇。
风里有个小朵朵
儿子考研后悔了,现不准备读研,马上就业,国内读研要三年,国外读研一年[比心]
世水深模仿樱
以前硕士多少还有点含金量,现在真的是水硕了ai
马丁啵啵虎儿888
我考研就是为了有个体面的工作,那挑大粪还挣钱呢,一年一百来万,可是这样的工作你愿意干吗??
君已
到底是要考研?还是不考研啊🥲特别我又是护理专业,到底考不考
青青小草stillwater
国家线没有暴跌表面上下降了,实际上一些文科线依然高涨,下降10分左右其实就只跌了一点点。大家都在逃避就业考研,只是曾经浑水摸鱼的没了
喜欢乐事薯片
说实话,上班了除了租房,其他消费还赶不上我上大学的时候[哭哭],大学是真好,有2000就敢全花完[哭哭][哭哭],工作了是真不舍得花钱[哭哭][哭哭]
ω鲫小鱼鱼鱼鱼ω
单位今年进了俩研究生,是按本科生待遇招的,据人力资源反馈,没招到合适的本科生[捂脸哭],本科生在单位更抢手
原唱
不要片面静止的看分数线好不好,也看看题目难度吧?!
/name-?P=0/
事实上是,研究生扩展扩的是二本双非,92基本都缩招,国家线降了不少但是高分很多而且密集,有点学校可能分数线还会高十几分
你咋还不睡觉
跟人数没关系。十年前报考人数才100多万,工科不照样270的国家线[红脸笑]
冯晓龙
难度一句不提,就喊着二本硕士年代,不是蠢就是坏
廿五
国家分虽然跌了,但还有校园分,每一步都很紧张,我儿子为复试做准备了,中南财经415分,愿儿子复试成功[点赞][点赞][点赞]。
秀儿
我是大龄硕士,有幸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考试并被顺利录取享受到了国家的补贴奖学金待遇毕业就业就茫然了根本没有存在感
理而发愁
不降有许多人没有班上,降了你有学上,老师有钱挣,学校开的下去,社会消费也有,但是你的父母还要帮你挥汗拼命
亲小玲
今年更多的人有学上了啊
路边尘埃草
历史学考研一志愿没过要调剂区了,本科还是物流管理[哭哭][哭哭][哭哭]
girl 爱小屋
我姑娘上大学,每年学费三千多。读研每年九千多,但都返回来了。基本没花家里啥钱。只是来回路费和吃喝拉撒旅游的钱。
满杯西柚
粗略估算,现在高校毕业生1200万,现在出生人口800万,十几年后,高校规模是不是比现在缩减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