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古代武将里头,谁能称得上顶尖高手?那霍去病肯定是当仁不让。您瞧瞧,古往今来,能达成“封狼居胥”这等高难度动作的武将,掰着手指头数,也就霍去病这一位独苗苗。别的武将啊,都得靠边站站!
要说霍去病那家伙,可真是厉害得邪乎,夸张点讲,就像是编小说的都不敢往纸上写的传奇。你猜怎么着?人家二十二岁那年,真就把那些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一股脑儿给办成了!
说起来您可能不信,咱中国古代这几千年的悠悠岁月里,能在泰山搞封禅大典的,拢共就那么七位。您猜怎么着?霍去病就是其中之一,厉害吧!更绝的是,剩下的那六位,全都是响当当的皇帝老爷。您说这事儿,是不是挺逗?
哎哟喂,说起霍去病这家伙,那可真是没法儿只用一个“牛”字就给打发了。网上都传开了,霍去病简直就是老天爷专门给大汉王朝安装的“超级作弊器”。他来到这世上,就像是带着任务来的,专为大汉解决那些让人头疼的大难题。
虽说这“超能力”是租来的,有期限,可霍去病愣是在这短短的日子里,干出了让后人竖大拇指、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大事儿。
【一、首秀】
汉武帝刘彻,那可是个心怀大志的主儿。你瞧他,一坐上龙椅,嘿,跟变戏法似的,朝堂上下立马让他给整得井井有条。他那手段,快得跟打雷一样,咔嚓一下,啥问题都给解决了。这爷们儿,可真不是盖的!
汉武帝搞定了家里的事儿后,心思就飘到了大汉朝那遥远的北方。嘿,你猜怎么着?他心里头啊,藏着一个老早老早以前的梦想,跟那儿有关呢!
这么个梦想,说来简单,却也壮志凌云——那就是,把匈奴那帮家伙给打回老家去,守好咱们大汉的边疆,让咱大汉子民过得安安稳稳,乐呵乐呵的。
可别说,他一当上皇上,那想要圆梦的心思是一天比一天闹腾。特别是每当琢磨起大汉开国那会儿的事儿,嘿,那股子劲儿,简直跟潮水似的,挡都挡不住。
想当年,高祖老爷子在白登那儿,被匈奴围了个水泄不通,整整七天七夜,那叫一个凶险啊!高祖老爷子一走,匈奴这家伙,看咱们大汉好像没了主心骨,竟然胆大包天地给皇后吕后写了封挑衅信,那叫一个嚣张。
后来啊,那匈奴跟赶羊似的,把咱汉人给掳了去。汉朝廷心里头那个急啊,也想打回去,可实力它不允许啊,没辙,最后只能走和亲这条路子了。
这档子丢人现眼的事儿,汉武帝打小就记恨上了。打从“文景之治”那会儿起,汉朝那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喽。得嘞,报仇雪恨的时候总算给盼来了!
说起来容易,喊几句响亮的口号,立下个宏伟志向,那都不算啥难事。可真要动起手来,嘿,那可就难喽!实际行动,哪是那么轻巧的活儿?
元光二年那会儿,汉武帝一拍大腿,决定不跟匈奴那帮小子和亲了,得动真格的备战。他老人家那是真上心,自个儿亲自指挥,于是乎,马邑那场大戏就开锣了,咱们管它叫“马邑之围”。
可到头来,马邑那一出围猎,没逮着狐狸还惹了一身骚,汉廷这回可是彻底成了匈奴嘴里的笑料。本想悄没声儿地给匈奴来个下马威,结果倒好,自个儿先露了怯,成了人家茶余饭后的乐子。
哎,您知道吗?打从马邑那档子围困的事儿一出,匈奴那是恨得牙痒痒,报复起来简直没完没了。他们骚扰咱们汉朝边地郡县的手笔,是一天比一天大,次数多得跟不要钱似的,还越跑越远。到了元光六年那会儿,您猜怎么着?匈奴的骑兵大摇大摆地都溜达到上谷郡的地界里头去了!
上谷郡啊,那可是汉朝防备匈奴的最后一堵墙。一旦越过这地界儿,嘿,前面就是一片大平原,平坦得跟镜面似的。到时候,匈奴的马蹄子一蹬,嗖嗖嗖,长安城可就危险喽,他们轻松加愉快地就能奔那儿去!
瞧瞧这事儿闹得,汉武帝一看事儿大了,自个儿动手张罗起打匈奴的法子来。他大手一挥,汉军就分成了四拨儿,从长安浩浩荡荡地往边境窜去,那阵仗,跟过年赶集似的。
说起那场大战,汉武帝心里头原本是底气十足的,想着怎么着也能稳稳当当拿下。可谁承想,到头来却结结实实地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那叫一个尴尬啊!
在那四支雄赳赳的大军里头,有三支被匈奴给打得七零八落,跟炸了窝的蚂蚁似的。匈奴这帮家伙,打败了汉军,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还得意洋洋地抢了不少老百姓的东西,最后跟大爷似的,大摇大摆地晃悠走了。
汉武帝心里头啊,总算是捞着点乐子,你猜怎么着?那四路兵马出去晃悠了一圈,嘿,还真有那么一路,给整了个大大的惊喜,胜利来得比春天的花儿还突然呢!
这支大军的头儿,是我那小舅子卫青,原本是个骑奴,这回可算露了大脸。他不按常理出牌,不玩儿那些老套的路数,偏要带着轻骑兵一股脑儿往前冲,直接奔了匈奴祭天的龙城地界。嘿,您猜怎么着?一刀一枪干掉了七百来个敌人,自己还毫发无损地撤了回来,真够可以的!
卫青打了胜仗,汉武帝那叫一个乐呵,倒不是说他杀的敌人有多少,多得数不清,关键是这场胜仗,让大汉上下,连汉武帝自己都瞅见了,匈奴那帮家伙,原来也不是铁打的,这可不简单,是个大好事儿!
您瞧,汉武帝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得很,光靠卫青这小子,那梦想的大船可驶不到岸。所以啊,得给卫青找个左膀右臂,俩人一块儿使劲儿才行。
霍去病这家伙,嘿,就这么大大咧咧地闯进了汉武帝的眼皮底下。
你瞧,霍去病这家伙,虽说是卫青那亲外甥,但运气可比他舅舅好多了。靠着舅舅卫青和姨妈卫子夫的势力,霍去病打小那会儿,就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
嘿,这家伙可不像京城里那些个花花公子,整天迷迷糊糊的。他心里有谱儿,尤其是聊到打仗这事儿,他的见解那可是独树一帜,跟旁人都不一样。
按他的说法,“打仗这事儿,跟兵走哪路、水流啥形似的,全没个准儿”,这才是兵法里的真金白银。用兵啊,得瞧自个儿心里那杆秤,光靠死心眼儿地照搬老一套,嘿,那哪儿成得了赢家的路子!
这话儿说到汉武帝心坎儿里去了,让他倍儿满意。
心里头有了念头,那就大胆去闯闯看呗。于是乎,元朔六年那会儿,霍去病头一回迈开了出征的步子。你猜怎么着?他手上就那么丁点儿人马,拢共才八百号人。
说起这事儿,卫青嘿嘿一笑,说那小伙子头一回上战场,指望他立马建功立业,那可不现实。有八百勇士护着他,让他平平安安,不出岔子,那就算不错啦!
大军动身那天,卫青跟霍去病絮絮叨叨,就那么几句老话,跟念经似的反复念叨:“
头一回上阵啊,得多瞅瞅,多学点,可别瞎折腾,稳当点儿!
霍去病平素对舅舅那是相当地敬重,可这回,他心里头直嘀咕,舅舅咋这么絮叨呢?不过,咱是晚辈,面子工程得做足,于是乎,他耐着性子,一字不落地把舅舅的“长篇大论”给听完了。末了,他还给舅舅送上一个笑脸,那笑容,比春天的花儿还灿烂。
那一笑,直把卫青给逗乐了,心里头当时就犯嘀咕,想着这外甥啊,铁定是个乖顺的小跟班,绝不会给他添啥乱子,闹出什么妖蛾子来。
可您瞧瞧,卫青这家伙,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全军刚撒开腿往前冲没多久,卫青这才猛地回过神来,哎呀妈呀,霍去病带着他那八百号兄弟,人影都没了!他们上哪儿溜达去了,干啥子大事儿,卫青心里头那是一点谱都没有,跟丈二和尚似的,摸不着头脑。
可大军早就撒开丫子往前冲了,这时候再找霍去病,那简直是比登天还难。卫青心里头那个憋屈啊,只能暗暗嘀咕,等逮着这小子霍去病,非得好好给他上一课,让他长长记性不可!
您还别说,卫青压根儿没想过,再瞅见霍去病这小子的时候,他这调皮捣蛋的外甥,愣是给他整了个大大的意外乐呵。
老话说得好,史书上记着那么一档子事儿,霍去病这家伙,带着八百号兄弟,跟玩儿命似的直插敌人屁股后面。你猜怎么着?八百对两千,愣是把人家给干趴下了,里头还有匈奴单于他爷爷呢!更绝的是,连单于的叔叔,还有他们那相国啥的,一竿子人都给活捉了回来。这事儿,听着就让人乐呵,霍去病,真够狠的!
嘿,您听听这个,那叫一个痛快!一刀下去,咔嚓咔嚓,斩下了二千二十八颗敌人的脑袋,连带着相国、当户这些大头目也没落下。更绝的是,咱们还干掉了单于他大爷辈儿的籍若侯产,活捉了他叔祖父罗姑比。这可不是吹,史书上白纸黑字写着呢——《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一点儿不含糊!
一听那消息,全军上下都愣了,卫青心里直嘀咕,这战绩也太惊人了,竟是自家外甥干的!长安城里头的汉武帝,乐得跟啥似的,心里头那个美啊,心想:这下可好,我那直捣匈奴老巢,把他们一锅端的念头,算是有着落了!
汉武帝一高兴,为了给霍去病发大奖,也为了显摆显摆自己的喜悦,他就下了道旨意。说霍去病这小子,勇猛得没法儿,简直就是军中的头号猛将,得嘞,就封他为冠军侯!您猜怎么着?封侯那会儿,霍去病刚蹦跶到十八岁。
【二、再击】
元狩二年那会儿,咱们跟匈奴干了几仗,漠南啊、河南那一带,都收拾得他们服服帖帖的。匈奴往南窜的势头,算是给按下去了。不过话说回来,光靠这几场小胜,想把他们彻底整趴下,那还早着呢!咱们的路还长,胜利几场可不够,得继续加油干,才能让那些家伙彻底没了脾气。
汉武帝那会儿,心里头盘算着河西走廊这块宝地。为啥呢?因为只有把这地界儿牢牢攥在手里,才能咔嚓一下,剪掉匈奴那帮家伙的胳膊腿儿,让他们没法再跟西域那疙瘩勾连一块儿。
那年春天,二十岁的小霍去病,当上了骠骑将军,带着一万兵马,从陇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走之前,汉武帝还悄悄地问他:“小子,这次出兵,你心里有啥盘算,给朕说道说道?”
说起这事儿,霍去病那回答,干脆又利落,他就说了这么一句:“要说骑马射箭,匈奴那是比咱大汉强,可要是比起家伙什儿来,咱大汉能把匈奴甩出几条街。所以啊,这场仗,咱得讲究个快字,直愣愣地往匈奴肚子里头钻,抄了他老家,这才是正道儿!”
汉武帝一听这话,心里头那是又兴奋又打鼓。兴奋的是,霍去病这小子居然把自己的心里话给掏出来了;打鼓的是,以往可从没人敢这么干,还干得这么漂亮。
您瞧瞧,汉武帝那会儿,眼睛瞪得圆溜溜的,满心期盼地看着霍去病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汉武帝心里头那个美呀,可没成想,霍去病这一走,嘿,给他捎回来个比天还大的乐子!
您听听这段子,史书上写着呢,那年春天,霍去病带着大军,那是一路往北窜啊,“嗖”的一下过了乌盭,又跟遬濮那疙瘩干了一仗,紧接着脚丫子不沾地,又蹚过了狐奴。这一路,跟飞似的,奔袭了小一千里地,真够劲儿的!
那会儿,霍去病秉承着“投降的不动刀,硬扛的立马灭”的原则,跟一阵旋风似的,嗖的一下子,就把河西那五个跟着匈奴混的小国给串糖葫芦了。
再说了,霍去病那家伙,带着大队人马,打完仗扭头就走,连口水都不多喝,就一个劲儿地往前奔,再往前奔。他可不跟你磨叽,什么留恋战场的风景啊,那都不是他的菜,他的心里头只有前方,前方,还是前方!
嘿,您瞧瞧这汉军的打法,简直是开了挂似的,把将士们都整得有点儿懵圈了。以往啊,这种打法他们连做梦都不敢想,现如今呢,胜利就跟捡白菜似的,一场接一场,换谁都得犯迷糊,心里头直嘀咕:这是咋回事儿呢?
因此啊,那一万多号将士,起初瞧霍去病,眼睛里全是嘀咕,慢慢地,这嘀咕变成了信任,到最后,嘿,简直是火辣辣地崇拜上了他。
没错,那就是打心底里的佩服。虽说霍去病比他们当中多数人小着岁数呢,可大伙儿就是觉得,跟着这位年轻小将,准没错儿!
嘿,您瞧,那片无垠的大沙漠啊,突然之间,卷起了一股子大汉的风,跟玩儿命似的横冲直撞。这股子风啊,它到哪儿,哪儿的匈奴人就倒霉,人马乱翻跟头。到最后,咱们汉军从那些个俘虏嘴里,抠出了一个顶重要的消息。
嘿,你猜怎么着?那匈奴大首领的宝贝疙瘩儿子,就在前头不远溜达呢!
霍去病大手一挥,嘿,那一万多汉家小伙子们,跟猛虎下山似的,噌噌噌就往敌人那边冲。你说说,那一个个的,斗志昂扬的,都快把天捅个窟窿了!
将士们心里明镜似的,这一路打过去,战绩那是顶呱呱,比大汉开国以来哪次都强。要是这回咱们再能顺手逮住单于那小子,嘿,那可就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大功劳了!
寇能走的路,咱也能迈腿跟上,你瞧,他们正热火朝天地书写这段历史呢。人家能干的,咱们不含糊,一股脑儿往前冲,这不,历史的篇章正由他们活灵活现地演绎开来。
您瞧瞧,汉军那边跟打了鸡血似的,斗志满满。反观匈奴这边,嘿,那状态可就差远了。他们的探子呢,也确实是探到了汉军逼近的风声。可单于家的公子一听,带头的竟然是个毛头小子,立马就把心放回肚子里了,松懈得跟啥似的。
说到底,这么多年头里,汉军那边能叫匈奴心里发憷的,也就卫青这么一个角色。所以啊,只要不是卫青亲自上阵,其余那些个将领,咱都不必太当回事儿。
嘿,你猜怎么着?匈奴那帮小子做梦也想不到,这回碰上的,可是个比卫青还狠的角色!
就在那匈奴人还乐呵着唱歌跳舞的时候,霍去病的大部队悄无声息地就到了。结果嘛,匈奴那是被打得落花流水。霍去病这家伙,打赢了也不歇歇脚,立马带着人马又狂奔了一千多里地,越过焉支山,直愣愣地冲到了皋兰山下。到了那儿,嘿,就跟匈奴的折兰王、卢侯王的主力干上了,一场大战,那叫一个激烈!
霍去病这家伙,说来就来,跟阵风似的。匈奴那边压根儿没防备,一下子就乱了套,溃得那叫一个惨。折兰王、卢侯王,还有他俩手底下的八千精兵强将,都让霍去病在战场上给咔嚓了。更绝的是,连匈奴浑邪王的宝贝儿子,还有他的相国、都尉这些个大佬,都被霍去病给活捉了去。
嘿,这事儿还没完呢!匈奴那休屠王,祭天时摆的金疙瘩人儿,也让咱汉军给顺手牵羊了。
这仗一打完,霍去病又得了不少好处。与此同时,汉武帝还特意写了封信来,问他要不要先回家歇歇脚,养精蓄锐再上阵?可你猜霍去病怎么着?人家干脆利落地说:“啥时候河西那片地儿归了咱,啥时候我再回去!”
那年热得跟蒸笼似的夏天,汉军又卷土重来,发动了第二拨猛攻。
这回,霍去病又使了个妙招,他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匈奴人肯定会有所警觉。于是乎,他挑了一条大伙儿做梦也没想到的路子走了。
他玩了个大花样,不走寻常路,往南那是匈奴的地盘,守得跟铁桶似的,他干脆来了个大转身,一头扎进了茫茫大漠。嘿,你猜怎么着?他绕啊绕,绕过了居延海那片,然后从北往南溜达,经过小月氏的地界,溜溜达达,就直奔祁连山脚下而去了。
去病小子一出北地,那是脚底生风,一股脑儿地往里窜,直接奔到了祁连山那头儿。——按《汉书》上说的。
听说啊,那汉军这一趟走来走去,愣是走了两千多里地呢!
您瞧,那匈奴哥们儿一看,嚯,汉军就跟从沙子里蹦出来的天兵似的,浑身上下裹满了黄沙,冷不丁地就这么冒了出来,愣是半天没回过神来。他们心里头那个纳闷儿啊,简直比吃了苍蝇还难受,心说:“这汉军,咋就从这么个旮旯儿窜出来了呢?咱是真没往那儿想啊!”
嘿,您猜怎么着?经过一番热闹非凡的较量,那匈奴啊,又吃了个大大的败仗!简直就是一败涂地,连影儿都快没了。
这一仗,霍去病那小子可真不含糊,一刀一枪干掉了敌人三万多。不光如此,他还硬是让匈奴五个王爷、五个王妃乖乖投降,外加活捉了他们的相国、都尉、将军、当户这些大官小将,拢共快三千人了!
哎,您知道吗,那匈奴人可真是输惨了,眼泪花儿都忍不住往下掉。有这么一曲小调儿,活生生唱出了他们那会儿的心窝子事儿:“败得那叫一个稀里哗啦,匈奴汉子眼泪哗哗。心里头那个憋屈哟,唱出来透透气儿。”您看,这多直白,多接地气儿,匈奴人的那份儿无奈和心酸,全在这几句词儿里头了。
哎哟喂,丢了咱那祁连山,牛羊马匹可咋繁衍呢,数目眼见着不往上涨啊!再失去焉支山,家里的婆姨们怕是要失了光彩,一个个黯淡无光喽!
这一仗打得漂亮,还有个额外的收获呢。匈奴王吃了大败仗,心里头那个火啊,全撒在浑邪、休屠这两位王爷身上了。这俩王爷一合计,干脆别在那虎狼窝里待了,吓得腿肚子都转筋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领着自个儿的人马,投降咱们大汉朝了。
要不是霍去病那小子,匈奴能乖乖求饶?同样的理儿,没有霍去病,河西走廊能落到大汉手里?没了河西走廊,丝绸之路?西域那些国家跟大汉交朋友?想都别想!
哎,你说这事儿奇不奇怪,要不是史书上白纸黑字写着,谁敢信啊,就这么个毛头小子,还没到二十岁呢,竟能立下那般大功!谁能琢磨得透呢!
【三、封神】
河西一战过后,匈奴那是被打得七零八落,可还剩下一股子硬骨头躲在漠北那儿猫着呢。汉武帝一看,嘿,这事儿没完,得嘞,下一步就瞄准漠北那帮匈奴,非得给他们来个彻底大扫除不可。
一声吆喝,卫青和霍去病各自带着队伍,又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这回啊,他们的心眼儿都盯着匈奴的主力部队,打算一举歼灭。你猜怎么着?大军刚迈出腿儿没多久,卫青就跟那匈奴大军来了个“不期而遇”,撞了个正着!
霍去病的军营里头,一得到这信儿,将士们立马炸了锅,纷纷嚷道:“咱们得动弹动弹,去搭把手大将军不?”
霍去病这家伙,对此事可真是淡定得很。他跟手下说,甭去凑热闹救援了。为啥呢?一来,他心里明镜似的,知道他那舅舅卫青压根儿用不着;二来,他手头还有更紧要的活儿得忙乎呢。
您瞧,卫青这家伙,那真是个不败的将军。跟匈奴一碰上,他立马脑筋一转,战术就变了。他让大军外围摆上一圈铜车,跟铜墙铁壁似的,接着又叫士兵们拿着长矛,站在铜车后头,好家伙,这一整,整个防线就跟铁打的似的,坚固得很。
这阵势,活脱脱就是只圆滚滚的刺猬嘛!匈奴人瞅来瞅去,半天找不着从哪儿下口,急得直转圈。
那会儿,卫青可不光傻愣愣地守着阵地不动弹,他心里有谱儿着呢。除了摆好那车阵,他还另外挑了五千精壮的骑兵,让他们当游击队使。跟这五千勇士,他是这么说的:“要是跟匈奴干上了,咱占了便宜,那就往死里打,可别手软!但有一条,追敌的时候可别追得太猛,跑远了可就不划算啦!”
要是吃了亏,赶紧溜回车队后头,瞅准机会再干一票。别愣在那儿,得机灵点,瞅空子出手。
用这招儿,卫青跟匈奴人就这么僵上了。卫青心里有数,可不能老这么耗着,他时刻瞅着机会,打算来个反扑。嘿,就那么一天,风大得跟疯了似的,卫青眼一瞪,大手一挥:“上!”这一下子,卫青的军队跟猛虎下山一样,匈奴那边儿哪儿挡得住啊,吓得一溜烟儿地往后撤。
到最后,卫青那可是真厉害,干掉了快两万敌人,胜利来得那叫一个爽快。可赢了之后,卫青脸上却多了几分愁容,你猜他愁啥?嘿,就是霍去病那小子,领着五万大军,不知道溜达到哪个旮旯去了!
打从两队人马各奔东西后,卫青就跟霍去病断了联系,心里头那个急啊。长安城里头的汉武帝也是急得团团转,跟卫青一个心思。虽说以前也有过队伍走丢的事儿,但那都是小猫小狗两三只,这回可好,五万大军就这么没了影儿!
霍去病这家伙,到底溜达到哪儿去了呢?你说这小伙子,打了个响指说走就走,连个信儿都不留,真让人心里头直痒痒。大伙儿都挺纳闷,霍去病啊霍去病,你到底跑哪儿探险去了?
瞧瞧咱们这位霍去病,如今跟长安那可是相隔十万八千里啦!他一股脑儿地往北窜,嗖的一下就越过了那离侯山,紧接着,又噌噌噌地趟过了弓闾河。这一路,少说也奔了两千里地吧!更绝的是,半道上还跟匈奴的左贤王干了一仗,嘿,您猜怎么着?赢了!赢完之后,霍去病这家伙还不消停,继续往北窜,最后,直接杀到了狼居胥山脚下,那叫一个威风凛凛!
这一路拼杀过来,汉军可是不含糊,愣是砍翻了敌军七万多号人。
在狼居胥山和它边上的姑衍山,霍去病那是真不含糊,搞了个大动静,祭了天又祭了地,弄得挺庄重。书上说,汉军那会儿厉害着呢,一直打到瀚海,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那块儿。
霍去病那小子,真是厉害!他一路冲锋,直捣狼居胥山,还在瀚海边上让战马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就这么一战,他立马成了大伙儿心中的神!
打那以后,“封狼居胥”这四个字,就成了无数武将心里头那块最大的金字招牌,做梦都想给挂上。说起来,干下这惊天动地大事儿的霍去病,那会儿不过是个毛头小伙子,才二十二岁的小年轻呢!
这事儿一溜烟儿地传到了长安,汉武帝听了,愣是半信半疑,心里直嘀咕:“不会吧?”
嘿,你这家伙,怎么突然间就没了影儿,好几天不见人?再露面,好家伙,直接闯到匈奴那左贤王的大宅子里去了?更绝的是,你还跑到人家匈奴的圣地上,整了个祭天的大典?
可这事儿,汉武帝不信也得信呐!为啥?战报末尾那句,明摆着告诉汉武帝,霍去病那小子,真就把他心心念念的梦想给圆满了。
匈奴跑得没影儿了,漠南这块地儿,连个王爷的院子都见不着啦!
要说霍去病那家伙到底有多牛,我琢磨着,不单是因为他那些响当当的战功,更重要的是,他愣是让咱大汉的威风有机会传遍了四方。你想啊,不是他,咱大汉的荣耀哪儿能那么风光地走出去,让全世界都瞧瞧?所以说,霍去病的厉害,不光在战场上,还在他给咱大汉长了多大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