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认知局限:道德经教给我们的根本方法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10 00:16:27
如果我们试图想完全客观、正确地解释这个世界,不是基本不可能,也不是几乎不可能;而是完全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下图是我们对世界认知的模型图,如果你读懂了这个图,就会无条件接受我上述的陈述和基本判断。

人类对世界认知原理和模型

基于这个基本判断,如果你在学习和研究《道德经》的时候,试图用《道德经》的文字去解释这个世界,都是徒劳的。比如“道生万物”,如果你试图解释“道如何生万物”,即便把“宇宙大爆炸”的理论搬出来,解读出来的东西也是离题万里。

《道德经》的文字不是用来解释世界的,而是用来反思“我们是如何解释世界的”,通过对认知原理、认知规律的深入思考,来提升我们“解释世界的客观度”和“与世界相处的融洽度”。这样就减弱了我们认知世界的局限性,提升了我们认知世界的能动性。

那么,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原理和认知规律到底是什么呢?结合《人类对世界认知原理和模型图》试析之——

一:两个客观事实

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两个客观事实:

一是对世界的认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二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世界的认知都是有局限性的。

在《人类对世界认知原理和模型图》中,人脑部圆圈的画面代表人的认知和思维中心【A】,这个中心之外的部分代表自然世界【B】。在《道德经》的文字中,【A】和【B】相对应的概念包括:

【A】——有名、有、知、欲、器、贤、美、怨、万物……【B】——无名、无、不知、无欲、朴、根、母、婴儿、天、天地、天网……

用现代哲学语言,【A】就是主观世界和主观认知,【B】就是客观世界和客观认知。

二:一个普遍结论

基于以上两个客观事实,老子得出一个普遍结论,表述为《道德经》第71章的文字: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知不知”和“不知知”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有两种态度和追求,即“知”和“不知”;对认知对象的掌握有两种情况和结果,也是“知”和“不知”。前者作为动词来使用;而后者作为名字来使用,搭在一起就组成 四个配对,即:知知、知不知,不知不知,不知知。对照《人类对世界认知原理和模型图》,就是:

知知——知【A】知不知——知【B】不知不知——不知【B】不知知——不知【A】

在上文的论述中,我们知道【A】是主观世界和主观认知,【B】是客观世界和客观认知,这就推导出一个结论:如果你连【B】的认知都能站在客观的立场,即“知不知”,那么对【A】的认知无疑就是客观的、准确的;如果你对自己的认知【A】都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即“不知知”,更遑论能对【B】有正确的认知了。

换句话说,“知不知”就是能够明白认知的局限性并能主动地克服;“不知知”就是不明白认知的局限性,认为所知即全知,这当然是一种认知障碍和思维误区。

三、两条根本途径

老子在71章指出了“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的普遍结论后,接着写道: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强调要克服俗世常人的认知障碍和思维误区,要学习和达到圣人的认知方法和思维境界,那就是要坚决摒除“不知知”的认知和思维局限,根本的方法和途径有两条,那就是40章的描述: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什么是“反”?什么又是“弱”呢?结合《人类对世界认知原理和模型图》即可一目了然。

人的认知和思维不是以自我即以【A】为中心吗?以【A】为中心的认知和思维不是会陷入到“不知知”的思维误区而“病也”吗?那好,我们就“反”回到以【B】为中心来认知思考,我们就“弱”化自己以【A】为中心的认知和思维习惯。

“反”即回归到“无名、无、不知、无欲、朴、根、母、婴儿、天、天地、天网……”这些主观之外的视角上来。

“弱”即弱化“有名、有、知、欲、器、贤、美、怨、万物……”这些主观的概念、思维、知见、欲求等对于客观认知的干扰。

一“反”一“弱”,认知局限性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两个客观事实、一个普遍结论、两条根本途径,奠定了《道德经》文字的逻辑基础。《道德经》的所有概念无不出自这个逻辑基础,并以此构建了《道德经》的思想框架。

道和德:“道”即是指【B】区的客观存在,及以【B】为中心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德”即是指对【A】和【B】的契合度的追求精神以及追求的结果。

得一、玄德、玄同:即【A】和【B】的高度契合。

无为:指以【B】为视角的认知和思维方法。

不争:就是回归【B】而弱化【A】的认知实践。

道生万物:指【A】区的概念来自于对【B】区的认知。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指对【A】区的主观实践一定要结合对于【B】区的客观认知。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对于【B】区的学习要多多益善(即反者道之动);对于【A】区的运用要不持执见(即弱者道之用)。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从【B】开始思考和着手,从【A】开始预防和弱化。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从【A】回归到【B】,以探寻事物的根本。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B】区才是无穷无尽的,以【B】为视角的思维才是局限较少的思维。

绝圣弃知:不要以【A】为视角进行认知和思维,即“弱者道之用”。

道法自然:我们的认知【A】如何与【B】更完美的契合。

遵道贵德:遵从【B】,注重【A】与【B】的契合,“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也是这个意思。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以【B】为视角对客观世界进行认知,以【A】为视角对主观世界进行反思。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如果站在【B】的视角来认知世界,即能坚持“反者道之动”,则知宇宙自然的普遍性。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如果站在【A】的视角来认知世界,则知见积累得越多,认知的障碍即“病也”就越大。

生生之厚:即对【A】的重视程度非常巨大。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志力建立在【A】的基础上,则常陷绝境困境;意志力建立在【B】的基础上,则做事稳妥灵活。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化【A】者常陷困境绝境;弱化【A】者常遇顺境坦途。

曲则全、上善若水:【A】随【B】动。

圣人不积:没有认知障碍的人在【A】上不积累成见。

盈和不盈:认为【A】能把【B】全部装下,就叫“盈”,反之就叫“不盈”。很显然,【A】永远只是【B】的极小一部分。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太强化【A】了,就背离了“弱者道之用”的真谛了,就不符合“道法自然”的规则,就容易失去客观基础,从而被抛弃。

……

不再列举了。我说过,《道德经》的每一句话、每个章节,都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两条“病病”思维实践的延伸和具体化。以此来理解《道德经》,则一通百通。

总之,理解并记住这张图将大有裨益——

反回【B 】弱化【A 】

更多学习交流,请关注笔者

0 阅读:3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