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良品铺子被举报“造假”事件终于有了官方通报,品牌方硬气回应欲起诉打假人,网友对官方检测结果提出质疑。

不久前,有博主举报良品铺子产品配料表造假,引发外界广泛关注,良品铺子的股价甚至都受到了影响。
在曝光的现场举报视频中,打假人对良品铺子的两款产品当场提出质疑,并拿出相应的检测报告,甚至还拿出极为专业的检测设备。

打假人举报了良品铺子的藕粉掺杂木薯,酸辣粉未检测出红薯成分。
据打假人透露,藕粉和木薯粉的市场价格相差比较悬殊,藕粉产品配料表并没有标明含有木薯,而他们却检测出木薯;酸辣粉配料表标明是红薯,打假人却未检测出红薯,甚至连木薯、马铃薯成分也未检测出,打假人想知道这个酸辣粉到底是什么材料做的,是否有科技与狠活。
在这次现场举报当中,当地市场管理警局和品牌方都在场,由于打假人和品牌方都比较激动,最终当地民警也来到了现场。
令人比较诧异的是,在民警也在场的情况下,疑似品牌方人员对打假人及其设备做出了极其不理智的行为。

双方在派出所录完笔录之后,打假人明确表示不接受和解,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打假人的举报,武汉市东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11月18日发布了情况通报。
通报字数很多,主要阐述的内容就是该两款产品生产商所在地的市监部门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并未查出符合打假人举报的相关情况,反而是藕粉没有查出木薯,酸辣粉有红薯。
良品铺子欲起诉打假人
11月19日,也就是官方发布情况通报的次日,良品铺子发布了“澄清公告”,他们表示已收集和固定相关证据,将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将起诉两个打假人,依法追究二人的法律责任。

对于打假人来说,这算不算偷鸡不成蚀把米呢?外界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
有不少博主和网友表示,打假人检测该品牌产品时,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些产品,不存在中途掉包的可能性。
打假人自己也表示,无论是线下和线上购买,他们都依托第三方,这给人一种极其正规的感觉。
央妈评论
央广网早在事件初期就发文《靠显微镜鉴别木薯成分,“松哥打虎”别成了伪科普》评论了该事件。

央广网表示,打假人在视频当中公布的相关证据没有法律依据,仍然需要权威部门的鉴定。
央妈之所以这么说,也是给出了原因。
其一,打假人拿出来的拱北海关的检测报告没有CMN章,也就没有法律效力。
其二,用显微镜来鉴别木薯成分,河南食品产业专家孟志刚表示显微镜可以鉴别颗粒形状和外观,不能作为是否是木薯的依据,而是需要基因检测。

其实早在2011年6月,藕粉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标准就出炉了,纯藕粉和速溶藕粉的典型藕淀粉颗粒含量应分别不能少于50%和40%。
既然有这样的规定,那必然会掺杂一些其他物质,如果不在配料表上显示,就存在损害知情权,而并非食品安全问题。
如何规范打假人的打假行为虽然在这次打假行为当中,打假人自称自己代表的是消费者,其实打假人和普通消费者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普通消费者更关注的是食品安全,而打假人其实是靠着打假谋利的。
就像央妈所说的那样,关于藕粉的国家标准,并非是100%都是藕粉,这里面可以掺杂一些红薯等安全的东西。
这并非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但为了能够让消费者完全知情,也应该在配料表当中体现出来。

打假人之所以在视频当中情绪如此激动,或许也是为了博眼球,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和追求食品安全相比,从中牟利才是他们更为关注的。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关注每一款产品的配料表。
虽然打假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牟利,但也希望他们真的能够在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积极正向的作用,而不是仅仅为了博眼球。
正所谓病从口入,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大众关注的焦点,相信在相关制度和标准越来越规范的情况下,让老百姓吃上更为安全的食品。
用户85xxx50
小编是CMA不是C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