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做法】中国中车集团全力推进技能强企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5-02-20 16:51:02

《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典型做法之五

中国中车集团全力推进技能强企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是全球领先、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也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唯一一家产业化集团,研制的以“复兴号”动车组为代表的系列化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已成为“新时代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中国中车,指出高铁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希望持续保持领先领跑,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牢记嘱托,中国中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秉承“领跑以人才为先”的理念,始终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开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目前,中国中车技能人员队伍规模8万多人,高技能人才占比在60%以上。其中,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0名、全国技术能手136名、全国劳动模范28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8名、中车首席技能专家104名、中车资深技能专家328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技能人才理想信念

中国中车拥有143年的创业历史。悠久的历史,不仅产生了我国最早的产业工人队伍,成为党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策源地,更积淀了厚重的红色基因。中国中车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文化铸匠魂立匠德,用品格守初心担使命,推动红色文化和工匠精神深度融合。深入实施“新时代高铁先锋工程”,引导广大技能人才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断锤炼政治品格,勇于担当国家使命,持续练就过硬本领,构筑“敬业、精业、创新”的工匠底蕴,塑造形成“产业报国、勇于创新、为中国梦提速”的中国高铁工人精神。

推进纵横发展,畅通技能人才职业通道

系统构建“8+5+双师”发展通道,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路径。“8”是指推进落实“新八级”(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职业技能等级制度;“5”是指中国中车核心技能人才激励体系中设立的“子公司级技能专家、集团技能专家、集团资深技能专家、集团首席技能专家、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5个层级;“双师”是指在具备精湛技能的同时,拥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能够集技师和工程师能力于一身的高水平创新型技能人才。中国中车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聘中,单独设立技能评审序列,开创性的设立技艺传承、职业标准或教材开发、先进操作方法、专利发明和岗位业绩贡献等量化评审条件,顺利打通技能人才与技术人才发展通道。

夯实工作基础,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以工作业绩考核为核心,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基础,以高技能人才评价为重点,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全集团104个工种的评价标准和理论培训教材,创新开发《职业技能认定技能操作考核框架》,形成具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特色的技能人才实作评价规范。中国中车作为全国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认真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要求,扎实推行统一标准、统一命题、统一理论考试、统一发放证书制度。

注重多措并举,搭建技能人才成长平台

一是搭建实训赋能平台。为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政治理论素养,积极组织技能人才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在做好常规性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的基础上,精选全国优质资源,着力加强核心技能人才、技能领军人才等专项培训。聚焦精益化、数字化、智能化业务发展需要,举办数字化技能人才专题培训、智能制造境外培训、精益管理境外培训。聚焦前沿技术技能需求,提升生产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举办“生产与课堂零距离链接”的高技能人才研修班。聚焦技能领军人才综合素质提升,举办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培训、创新方法与论文撰写技巧培训、先进操作法总结提炼培训等。全集团每年组织技能人才培训班4000余期,培训超过10万人次。

二是搭建大师育人平台。建立健全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制度,着力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每两年评选1次集团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技能领军人才在攻坚克难、技艺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关键作用。目前,全集团共建30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0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11个、省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8个。

三是搭建比学展演平台。制定实施关于广泛开展练兵比武活动的指导意见,建立以世界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为引领,以集团级技能大赛为龙头,以子公司技能大赛、专项竞赛为主体,以基层单位岗位练兵比武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广泛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每年组织8个以上工种的集团级技能大赛),同步推行“技能竞赛+先进操作法展演+素质能力培训”相结合的办赛模式,促进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良好风貌。2020年,轨道车辆技术赛项成功注册成为世界技能大赛项目,集团参赛选手荣获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该赛项冠军。2022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数控加工比赛中,6名参赛选手取得5金1银优异成绩、包揽冠亚军。

四是搭建创新攻关平台。健全创新成果征集、评审、奖励等举措,完善以创新攻关为导向的岗位实践机制。每两年开展1次先进操作法评选,对入选的先进操作法进行深入推广。拓宽技能人才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工艺攻关等项目申报渠道,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专业奖项评选中设置技能人才序列,目前,已组织技能人才连续4届参与集团科学技术奖评审,技能人才累计获得二等奖13项、三等奖38项。

五是搭建领军结对平台。研究人才成长规律,通过“一联一带”“站站联合”等方式,建立健全技能领军人才科学精准培育机制。“一联”是指推动技能领军人才联合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强技术技能沟通协作;“一带”是指推动高层次科技人才带动技能领军人才参与前沿技术研究。“站站联合”是指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之间联合攻关,充分发挥团队作战优势作用;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与科技研发部门之间联合,实现产品设计与生产制造无缝衔接。通过应用这些培养平台和工作机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罗昭强工作室”创造的“高速列车整车调试环境模拟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六是搭建校企联培平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化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有机衔接,努力打造央企产教融合典范。中国中车获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并作为唯一国企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交流发言,在世界职教发展大会、全国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多次进行经验交流。2023年7月,教育部首选中车作为国家首个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包括中国中车及其49家所属制造类子企业、9所普通高校、34所职业院校,以及5个产业集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

突出系统精准,加大技能人才激励力度

一是提升薪酬待遇。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突出强化对核心技能人才的薪酬激励保障。按照制度规定,集团首席技能专家的年度薪酬可达到所在企业总经理助理级水平,资深技能专家可达到所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水平。

二是加大荣誉激励。积极推荐技能人才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有关荣誉评选,定期组织开展技术能手标兵、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高铁工匠、劳动模范等荣誉评选表彰工作。注重在优秀技能人才中推选党代表、人大代表以及兼任社团职务,提升技能人才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目前,全集团技能人才队伍中,党的二十大代表2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3人,省级工会兼职副主席3人,市级工会兼职副主席3人。

三是强化人文关怀。完善技能人才相关福利制度,加强体检、疗养、住房等保障,提升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缴纳比例。坚持“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秋送助学、节送慰问、难送帮扶、病送关怀”,以“新小家”建设为切入点和立足点,准确把握和推动解决职工所需所急所盼,持续提升技能人才幸福指数,引导和激励广大职工投身企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中国中车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开发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正向激励体系,强化技能储备,做大技能增量,提升技能响应效率,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的技能人才保证。

编辑丨李嘉欣

0 阅读:0
中国劳动保障报

中国劳动保障报

中国劳动保障报社主办,人社部主管,提供人社新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