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作文六大热点主题押题

一庆清风 2024-06-06 05:17:09

押题一:民族复兴,功名与道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周瑜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宋·陆游上述两则名言,给予当代青年极其宝贵的启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该如何处理好“功名”与“道义”的关系?请以“功名与道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1.敝屣功名尊道义。2.在功名的角逐中不忘留些道义的空间。3.功名诚可贵,道义价更高。例文:功名与道义须臾一生,功名一时;坚持道义,矢志不渝。有人追求功名,认为大丈夫处世立下功名才堪慰平生;然而,我却更认可陆游所说的“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明功名而讲道义,方能成璀璨人生。追求功名,无可厚非,但是却无法加持生命的厚度与广度。追求功名,并没有错,但这样,人生终会少了很多的闪光点。如若颜真卿在安史之乱时没有统兵出战,或许他可以保全家族性命,但是他终究会违背自己的信义;如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没有拍案而起,或许他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但是他终究会活在愧疚的阴影中不能自拔。追求功名,功成身退,说起来无比轻松,又无比荣光,但是它何尝不是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期的执着?所以,追求功名,看似风光无比,实际受益的只是少数几个人,禁不起他人的评论。坚持道义,誓死不悔,终能蹈空尘世的是与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虽然“长使英雄泪满襟”,但是他坚持道义,追求道义的一生,终究照亮了后来人前进的道路。还记得“我们总要战取光明,即使自己遇不到,也可以留给后来的”的鲁迅,还记得“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的陈乔年,还记得在狱中仍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的方志敏……他们何尝不是在功名与道义的抉择中坚定地选择了道义?难道他们不知道要追求功名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追求道义可能会献出自己的生命吗?不,他们一定清楚地知道,只是道义已成为他们追求的精神信仰,就算是献出生命,也万死不辞。所以,坚持道义,可贵的是精神,从而赋予了生命更多的意义。明功名而讲道义,方能成璀璨人生。以信守道义作为人生信条,不退缩,不迷航。杨继盛曾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每一个时代都需要勇于担当,坚守道义的人。诸葛亮用其坚守的道义,赋予了三国最亮丽的人格丰碑。功名诚可贵,但是道义价更高。吾辈青年更要拥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谋全局方能谋天下”的胆略,急国家之所急,成国家之所需,用道义践行无悔青春。大风起兮云飞扬,矢志不渝;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坚守信义。愿你我都能穿越纷扰的历史风云,用坚定的信义,让宏图绘就,号角吹响,凭凌云壮志,驰骋天下。

押题二:时代变革,助己助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认为“助人者,自助也”,有人认为“助人者,损己也”,人们莫衷一是。究竟该不该帮助他人?帮助他人的结果是“自助”还是“损己”?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理解?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立意:1.助人者天佑之。2.助人亦助己,一同奔大同。3.助人就是助己。例文:于助人之中,窥见助己之用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中走来,促进人类发展的“第一根股骨”便是互助;从封建社会中向新时代,全球化的麻绳将人们扭捆在一起,这也呼告人们于助人之中,窥得助己之用。借助人之力,促发展之社会。助人之行并非都是谋利之举,而是以赤诚善心,向困窘于危难中的他人施以援手,付之以人间大爱。回看青史,孔子 “仁以为己任”的呼告,王安石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积极恪求变法,以富民之鞭法助人民发展生产力,用助人的车轮推动强国车辙远行;且看今日,扶贫干部乘互联网之风,帮助果农卖出滞销水果,为脱贫攻坚之城添砖加瓦,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同时,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此二君者,皆不以利为因,而是以善为始,在助人的同时建树于社会,以助人之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又彰显了时代浪潮裹卷下的助人价值。然当个人主义大行其道,挥舞着“助人损己”旗帜喧嚣着,互助精神偏安一偶,自私的藤蔓不断蔓延,我们就要擎理性之灯,窥见助人亦助己的真理。借助人之力,促发展之自我。对于助人损己的狭隘观念我们应当摒弃,沃尔泽提出“原子化个人”将不复存在,在当今流动性大增的现实中,“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后现代社会的我们难以与时代割裂,与他人割裂,这也印证了助人的必然性;此外,不助人不利己的范例比比皆是,齐国在硝烟四起的年代选择了独善其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合纵国家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后,自私的齐国也便成为“虎狼之师”的盘中餐。助人亦是助己也,以短视的自我利益为本,必将如行舟在泥潭滞留,难以行稳致远;以辽远的众人利益为本,必将大美之美,美美与共。助人与助己紧密相联,密不可分,在发展中相辅相成。助己和助人并非永不相接的平行线,而是纵横交错建构出时代的坐标轴,指明我们立足的方向。“百花齐放春满园”,以助人之乐促进群体之裨益,是大智之选。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周边国家共筑丝绸之路,编织出文化交融的锦绣蓝图;于疫情百废待兴之际慷慨解囊相助,为他国送去物资;待全球经济恢复后,中国仍然与各国经贸往来,广结善缘,反助本国经济龙腾飞跃。中国并没有局限于小我的盈利,而是将小我融入大我,最终促成韦伯口中的超我境界,于互助中实现共赢!国如此,人亦是,我们应当抛弃非利即弊的“二极管思维”,开放自己容纳百川的胸怀,于助人中助己,藉己身之力助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至,当今青年应拓展视野,执笔画蓝图,于助人中窥见发展,向更高更远处行走,未来定是一片河清海晏!

押题三:科技强国,工匠精神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工匠精神是一种执着专注的精神,工匠们坚守初心,不移其志。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工匠们有一种完美主义的“偏执”,他们不断学习知识,精进技艺。工匠精神是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工匠们愈认真愈熟练,愈熟练也愈认真。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工匠们不断创新,提升技能。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对正在求学和追梦的广大青年学子很有启发。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立意:1.用工匠精神指引求学之路。2.用工匠精神扬我国威。3.传承工匠精神是每个人的义务。4.工匠精神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例文:守匠人之心,铸国之重器历史滂沱,几千年匠造从未中断;大国泱泱,数不尽匠人一笔一刀。古来匠心多传承,而今更待我辈接过这历史的重担。在这不断加速发展的时代,若要崛起,自当传承工匠精神:守匠人之心,铸国之重器。工匠精神是在长期磨炼中沉淀而成的制胜法宝,它适用于器物的制造,更适用于做好每一件事情。传承工匠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大至护国御敌,小至便利国民,器之制造,精妙无双国之重器,重于千钧。从留名青史的鲁班锁、浑天仪等精巧发明,到当今火爆的章丘铁锅,我国重器榜上群英荟萃,造福各方百姓、古今世人。器,不在于大、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杜甫曾说:“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我国辉煌的制造历史是由一件件重器堆出来的,而这背后,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如今我们追求更便利的生活、更强大的国力、更光明的未来,便离不开器的制造,更离不开工匠精神的传承。传承工匠精神,乃制器之关键。上至名人殿堂,下至市井常人,国之匠人,项背相望。李宗盛说:“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我们欣赏过大国工匠徐立平“炸药上雕花”的超神绝技,我们为樊锦诗坚守敦煌半个多世纪感到佩服,我们为阿木爷爷这样的民间高手感到惊奇又敬仰。当我们在为他们喝彩欢呼的时候,不妨也思考一个问题:我国令人钦佩的匠人数之不尽,他们又是如何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答案很简单,他们生为常人,却凭借工匠精神造就着不平凡的人生。若没有工匠精神的滋润和引导,我国万不可能涌现如此之多的大国工匠,更不可能依靠他们的辉煌成果阔步向前。工匠精神,是匠人的培养皿,培养人才的坚韧意志。古来匠心相承,而今我辈自强,传承匠心,我辈当先。你我新时代青年,欲担当时代大任,万不可空喊口号而无所行动,必须脚踏实地传承工匠精神。从一点一滴开始,从最基本做起,让自己的内心真真正正地安静下来,去钻研,去磨炼,去思考,精益求精,不慕虚浮,就像英国著名诗人雪莱说的那样:“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当下,粗制滥造泛滥,商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这便是工匠精神缺失的严重后果。要解决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当担任主力军的角色。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打造更加完美的阶梯!守我匠人之心,铸我国之重器;承我工匠精神,扬我华夏之威!

押题四:拒绝盲从,理性选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高考后,同学们在填报志愿时,有人会听从亲朋好友的建议,有人会相信网络热议;有人随大流选择热门专业,也有人遵从内心选择所谓的冷门专业。去了大学后,有人悔不当初,有人选择退档复读,更多人在新的赛道上用拼搏书写青春。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填报高考志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是人生的关键,面临诸如此类的“关键”时,我们应当理性思考,科学决策。对此你怎么看?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立意:1.关键时刻,理性选择。2.坚守初心,做出无悔的选择。3.拒绝盲从,合理决策。4.理性做好人生的规划。例文:拒绝盲从,理性思考不仅填报高考志愿要拒绝盲从,而且在人生任何的关键时刻,都要理性思考,合理决策。当今社会,多元化信息冲击着人们的思维,稍有不慎就走偏,被裹挟,甚至误入歧途。因此我们应拒绝盲从,理性分析,保持自我思考的独立性。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他认为因众人的好恶趋向而喜欢或厌恶,便是盲从。若一个人被盲从所禁锢,就会逐渐失去自我,失去原来的本真。若一个民族一味盲从,被盲从套上枷锁,就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使有诗和远方,也难以到达。拒绝盲从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哥白尼在“地心说”盛行的情况下以生命为代价坚持“日心说”,在逆流中体现出理性果敢;亚里士多德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面对老师的观点绝不盲目跟从,坚持自己理性的追求。李嘉诚说过,“任何时候都不可盲目从众,无论顺境逆境,盲从的结果都是失败。”正是由于李嘉诚从不盲目从众,他总是保持更改的头脑,看清自己的处境,审慎运行,最终才得了巨大的成就。试想,如果仅仅是盲目从众,不做理性的分析,那么就等于丧失了自己的思想,又怎么能够做出一番成就呢?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保持理性,看清自己的处境,再做出符合实际的决策,只有这样,才会避免错误,取得一番成就。理性是我们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指路明灯。曼德拉夫曾经告诉我们:“盲目跟风随大流有时对你的伤害是致命的,没有理性,没有方向。” 托尔斯泰也说过:“理性,使人看得更远,站得更高!”如果没有了理性,就如茫茫大海上没有方向的小船,跟风走,永远无法到达自己的终点。庸人与智者的分野,恰恰就体现在对盲从和理性思考的选择上。不加辨别地跟随大众,以他人的语言和行为代替自我的独立思考,会渐渐迷失自我,失去本心。理性分析、独立思考,才是我们远离“无脑”顽疾的良药。曾国藩曾言:“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在纷乱的世界,若一味附和随从,不加辨别质疑,就会被大众暗流裹挟。因此,我们要保持理性、独立思考,拒绝盲从,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敢挑战敢质疑,为人生做出理性的选择和规划。

押题五:杭州亚运,文化自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3年杭州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喻意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其创意源自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薪火”表达了各国运动员的团结共融:火炬四面八槽,聚合至顶部中心的形象,以生命之河的形式象征各国家和地区运动员汇聚杭州共襄盛事,呼应了本届亚运会“心心相融,@未来”的主题口号。“薪火”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人文亚运不仅激发出我们的文化自信,更激励我们要不断擦亮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你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立意:1.凝眸历史,致力当下。2.团结共融,走向未来。3.鉴古知今,传承文化。4.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例文: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担当民族复兴大责。为此,我认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明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类学说在文化激荡中大放光彩;汉朝独尊儒术,奠定儒学正统地位;明清时期儒学结合时代特征发展创新……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由此,我们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弘扬中创新。推陈出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予以展示、创新,才能推动文化兴盛。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技艺,陶瓷微雕技术近乎失传。而王艺文却利用现代科技将其继承下来,一个人撑起了一项国家非遗项目。正是因为有着推陈出新的精神,王艺文最终将一项文化技艺继承并发展了下来,这启示我们,面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在创新中弘扬。面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当下,我们应通过“一带一路”等渠道将具有世界意义的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并展示出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为世界文明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她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对于我们而言,“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今天,我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剔除糟粕,吸收精华,承继本质,涵养精髓,改造转化,创新发展,延续血脉,开拓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民族复兴大责,以实际行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这艘巨轮行稳致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2

一庆清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