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NKT细胞助力食道癌术后提升自身免疫系统,达到长期控制肿瘤!

张明徽的手记 2024-12-06 12:36:38

# 食道癌

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新发病人数达到60.4万,死亡人数达到54.4万。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但随着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中国食管癌的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早期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然而由于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效果仍然不佳,总体5年生存率仅在20%左右,因此食管癌仍是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

食管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分期是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最关键因素。原位癌和Ⅰ期癌通过内镜或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对于Ⅱ期、Ⅲ期的患者,虽然采用了手术联合放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手段,但5年生存率仍不理想,分别为50%和35.8%。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更是降低到16.9%。术后复发、转移以及治疗中的耐药现象仍是制约食管癌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有没有一种抗肿瘤治疗方法能弥补传统肿瘤治疗固有的缺陷,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呢?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食管癌患者赵先生的治疗过程,从中能获得哪些启发。

病情概述

Overview of the illness

2021年10月赵先生主因“进食哽咽、右胸不适”就诊。10月22日胸部、上腹部CT显示:食管局限性壁增厚,符合肿瘤CT表现。纵隔多发小淋巴结。

11月1日胃镜显示:食管病变待病理(CA待排)。超声内镜显示:食管中段早Ca(T1)。11月2日行食管粘膜ESD术。术后病理示:(食管ESD标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恶变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伴有食管腺导管累及,肉眼分型Type0-IIb,病变(镜下)范围共3.3x3cm,其中鳞状细胞癌病变范围3.3x1.3cm,(粘膜平滑肌存在),浸润最深处癌组织的组织学分型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浸润模式:INFb,未查见明确脉管内癌栓(ly0v0)。标本水平切线未查见病变(pHMO),紧邻垂直切线(pVM1)。免疫组化:CD34(血管+),D2-40(淋巴管+)。

11月26日PET-CT显示:1.食管癌术后改变;2.纵隔多发小淋巴结未见异常高代谢,建议观察;3.双肺 微结节灶未见异常高代谢,建议观察;左肺纤维索条灶。

12月23日行机器人辅助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淋巴结清扫术、双侧喉返神经解剖术。术后病理:“食管恶性肿瘤外院ESD术后”食管粘膜局灶缺失,粘膜下伴出血、纤维化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多核巨细胞反应,符合ESD术后反应。上切缘、下切缘及环周切缘均未见肿瘤。周围食管粘膜可见糖原棘皮症。周围胃粘膜未见显著病变。淋巴结可见转移性鳞状细胞癌(4/37),未累及淋巴结被膜外。pTNM:pT1N2(T分期结合ESD术后病理)ⅡB期。

根据赵先生的术后病理及分期结果,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几率,按照传统治疗方案,应常规接受术后辅助化疗,但是赵先生在经历了两次手术创伤性治疗后,体质虚弱,并且在对化疗进行详细了解后,发现化疗虽然可以杀伤肿瘤细胞,但同时也会产生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并且对自身的免疫系统也会造成破坏,无法达到长治久安的预期效果,赵先生和家人开始寻求其它替代化疗的治疗方法来预防复发转移。

在经过多方寻找,赵先生发现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既安全可靠,又可以通过提升、改善自身免疫系统,达到长期控制肿瘤的目的。在对比了多种细胞免疫治疗之后,发现张明徽教授的vNKT细胞抗肿瘤作用更为强大,且有大量的治疗案例验证其疗效可靠,非常符合赵先生的需求,并与我们取得联系。

乐和新医【第二诊疗建议】

张明徽教授在看完赵先生的病历资料后,给出了以下分析及建议:

1. 赵先生病理分期为ⅡB期,已存在淋巴结转移,此种情况单纯手术切除的复发概率极高,所以术后应积极进行辅助治疗,进一步清除残余肿瘤细胞,达到控制肿瘤复发的目的。

2. 多个研究认为,术后辅助放疗可改善接受单纯手术后淋巴结阳性病人的预后,且放疗联合化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当前食管癌术后辅助治疗通常采用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方式,但对食管癌患者而言,化疗有效率很低,治疗效果较差,客观缓解率仅6%-8%,只能在短期内可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抑制作用,且存在耐药现象;另外化疗的副作用显著,对免疫系统、造血系统具有严重的损伤作用,不能获得长治久安的效果,所以不是理想的术后辅助治疗方式。

3. vNKT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治疗手段,利用免疫细胞对肿瘤的强大杀伤作用,可以杀灭残存的或新发的肿瘤细胞,还可以重建免疫微环境,恢复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清除作用,且不具有传统化疗的毒副作用,以及耐药现象。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vNKT细胞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肿瘤和新发肿瘤的风险,是术后辅助治疗的理想选择,非常适合作为赵先生后续治疗手段。

张教授向赵先生及家人详细介绍了vNKT治疗技术及既往案例的治疗成果,并对赵先生的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经过充分沟通,赵先生及家人一致认可乐和团队关于肿瘤治疗的“战略”思想和“战术”规划,于2022年3月7日开始vNKT细胞治疗。第一阶段治疗方案:1疗程/月,2023年7月调整为1疗程/2月,目前已完成16疗程(截止到2024年10月)。目前随访病情稳定,未见复发及转移征象,现患者精神状态良好,食欲睡眠俱佳,生活质量良好。

# vNKT细胞免疫治疗

NKT细胞 (Natural killer T cell),是一种细胞表面既有T细胞受体TCR,又有NK细胞受体的特殊T细胞亚群,它兼具NK细胞和T细胞的重要特征,具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双重能力,可以非常快速地杀伤肿瘤细胞。在NKT细胞亚群中,有一种个头更大、杀伤能力更强的特种兵,就是清华大学张明徽教授的实验团队发现的vNKT(Variant Natural Killer T)细胞。

这群vNKT细胞在体内的数量非常少,且不会轻易被激活。但是一旦被活化,却能以一当百,杀灭那些可能残存在体内无法被发现的肿瘤细胞。另外,研究还发现vNKT细胞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不仅能够直接杀伤癌细胞,还会调节肿瘤组织内部的免疫微环境,杀伤抑制性免疫细胞MDSCs,打破肿瘤的免疫逃逸,重建正常免疫系统,进一步预防复发转移。

实验条件:有vNKT细胞存在的情况下,经过16个小时,近乎所有B16肿瘤细胞被杀死!

影像学改变

Imaging changes

影像表现:2022年1月主肺动脉窗可见一软组织影,考虑为淋巴结,至2022年6月复查大小变化不明显,2023年3月复查未见明显显示,2023年10月复查软组织影大小约10mm,2024年6月复查软组织影较前未见明显变化,考虑术后改变。

结论与点评

Conclusion and Commentary

术后复发,是所有经历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都最为担心的问题,也是肿瘤获得治愈的最大障碍,所有肿瘤手术治疗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复发几率,尤其是发现时分期较晚,肿瘤较大,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赵先生术后病理提示存在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几率很高,按照传统治疗方案,术后应接受放化疗,但赵先生在了解到放化疗的局限性以及对身体的损伤作用后,否认了这一治疗方式。

在经过科学分析比较后,最终选择了进行vNKT细胞治疗,治疗至今已平稳度过3年,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在这个过程中vNKT细胞免疫治疗在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患者获得肿瘤长期稳定甚至治愈提供可能性。

张明徽 乐和新医创始人、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博士

2002年发现vNKT细胞至今,张明徽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走过了20余年的研究历程,积累了700余例实体肿瘤的治疗经验,涉及几乎所有常见实体肿瘤,研究结果充分证明vNKT在实体肿瘤治疗中具有巨大价值。

适用于病理恶性程度较高或存在复发风险的术后患者;经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常规治疗肿瘤已基本控制但仍未达到治愈的患者;持续存在较高致癌因素的患者。这些患者如果在传统抗肿瘤治疗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后续治疗,复发、转移或再发肿瘤将是大概率事件,在这种情况vNKT细胞治疗是理想的后续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撰稿人:曹亭亭

审核:乔佳程、王瑛、高辰

编辑/排版:张姣

私信我们与张明徽教授团队沟通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0 阅读:20
张明徽的手记

张明徽的手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