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高中同学聚会的电话中,突然想起小芳的。
那天,老战友老李打来电话,我们聊起了从前。
他提到小芳时,语气里掺杂着一丝犹豫,不由得让我陷入了回忆。
这个名字,和我军旅生涯初期的坚持、成长、失去,还有那些始料未及的变故,交织在了一起。
高中毕业后的选择:从农村到军营1976年高中毕业时,我张大山做了一个很多同龄人都没做出的选择——参军。
家里的田地让我见识到了汗水的分量,家里的窘迫也让我明白,只有入伍才能改变命运。
临行那天,父亲用力拍着我的肩膀,他说:“大山啊,好好干,争口气!
”母亲没说话,只塞给我一个用麻布包着的盒子,打开看,是她一针一线做的布鞋垫。
那暖意,一直支撑了我很多年。
部队的日子说不上好过,新兵训练的强度超出了我的想象。
每天摸爬滚打、体能拉练让我常怀疑,自己骨子里究竟还有多少力气。
但我咬牙挺住了,就为了父亲的那句“争口气”。
我想提干,当军官,我得熬住。
在这些灰头土脸的日子里,是心里装着的“小芳”这两个字让我多了坚持的理由。
她是我的高中同学,那时的班花,又聪明又漂亮。
家境不错的她却从不嫌弃我是农村来的。
我们偷偷传过纸条,也约定过未来。
她说:“大山,如果你能提干,我就嫁给你。
”这句话成了我拼命努力的动力。
1980年,我终于提干成了排长。
部队批准了我的假,我迫不及待跑回了小芳的家门口。
可还没进门,就听见屋里隐约传出的笑声和低语。
我敲门,是一个陌生男人开的门,小芳站在后头,脸色瞬间苍白。
直到那时候我才知道,她已经和一个连长订了婚。
看着她欲言又止的表情,我咬着牙说了句:“祝你幸福。
”转身走了,走得飞快,怕慢一点,眼泪就要掉下来。
那天,我再也没拿出过买好的一对首饰,那是我攒了半年工资给她买的。
军旅生涯中的成长与奋斗那之后,我一头扎进工作里。
连队的人都说我疯了,每次训练总站第一排,考核总把自己逼到极限,但没人知道,我无非是想借忙碌麻痹自己。
几年后,我升成了连长。
可对我而言,荣誉只是短暂的,内心深处的某种遗憾却像个疤一样,时不时提醒我曾经的失败。
家里人催着我赶快成家。
说来也巧,他们介绍的姑娘叫小红,一个朴实的农村女孩。
第一次见面她就老老实实地说:“我没啥特别的,但能勤快过日子就行。
”她这话让我心头一暖,和她结了婚。
婚后,我们的日子过得舒心,有了儿子之后更是多了一份责任。
当部队训练累得人不想说话时,有她和家书的牵挂让我觉得工作再忙也有意义。
遇见另一半后的幸福生活生活慢慢稳定下来,我想着小红一心操持这个家的付出,想让她的日子也更舒坦一些,就鼓励她去考了大学。
后来小红成了一名老师,日子一下丰富了起来。
我们经常一边挣钱一边对未来打算,几年后我又升了职,小红也在学校做得有声有色。
我常开玩笑:“咱俩这过得,跟小康生活也差不多了。
”
转业后,我仍在地方忙忙碌碌,但家庭始终是我最看重的部分。
有一次接到小芳的电话,那些年的记忆潮水一般涌来。
见面时,她低头说的第一句话是:“对不起。
”她说出了这些年生活的不如意,牵强的笑和疲惫的表情让我明白,她其实过得并不好。
可当她问我“你能原谅我吗”时,我只是摇了摇头。
回到家后,小红一边做饭一边说:“她也是个可怜人,但你今天还给了她尊重。
”我对着她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回顾与反思:珍惜眼前的幸福后来,我帮了一个老战友的一家度过了难关,当时妻子甚至主动去医院陪护。
我常想,我们这个家有疼爱,有温情,或许不是所有家庭都能这样。
生活慢慢退回平淡,我时常和小红说起年少时的不计得失,她笑着反问:“所以,你还会觉得遗憾吗?
”我愣了一下,说:“不,我很感激。
”过去的爱与失去,教会了我懂得珍惜。
如今,我们散步时看风景,聊天时讲儿孙的趣事,日子就这么顺滑地流过去了。
许多年轻人都觉得,人生的路必须是按计划往前走的,得到那些期待已久的结果就能满足一切。
但我们真正拥有的,其实往往是在选择之外发生的意外和注定的相逢。
小芳曾经让我追逐希望,但小红却让我真正明白什么是幸福。
人生里有得,也必然有失。
我们或许无法把握每次的人生转折,但能做的是,珍惜眼前的拥有。
人这一生,有梦想不是坏事,可最难的是学会放下梦而拥抱当下。
这,才是日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