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光储巨头阳光电源业绩创新高,回应美国市场近况→

国际金融报 2025-04-29 09:32:39

4月28日,阳光电源大幅高开。截至收盘,阳光电源每股报62.6元,涨幅6.43%,总市值1298亿元。

支撑股价上涨的是其亮眼的成绩单。近日,阳光电源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出炉,营收、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再创业绩新高。

与此同时,阳光电源还针对关税政策影响,回应了近期发货节奏和价格变化等情况:光伏逆变器正常发货,美国市场近期储能发货暂停,目前向后推移。

储能与海外业务驱动

2024年,阳光电源实现营业收入778.57亿元,同比增加7.76%;归母净利润110.36亿元,同比增加16.92%,均为近年来新高。

阳光电源的收入结构主要包括光伏行业和储能行业。

光伏行业方面,阳光电源在整体增速放缓、竞争加剧且普遍亏损的背景下同样表现欠佳。去年,阳光电源在光伏行业实现营收479.04亿元,同比下降5.25%;毛利率27.21%,同比上升1.73%。

其光伏逆变器去年发货量达到147GW,同比增长13%,毛利率则同比下降1.94%。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则出现增利不增收的情况。

真正驱动公司业绩向好的是储能业务及海外市场的持续增长。

储能业务方面,阳光电源去年发货28GWh,同比增长167%。同期实现营收249.59亿元,同比增长40.21%;毛利率36.69%,同比上升4.07%。

阳光电源将盈利能力略有提升归因于全球市场需求保持强劲、公司良好口碑和品牌形象以及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在行业机构InfoLink公布的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交流侧)排名前十中,阳光电源位列第二。据悉,阳光电源去年还发布了首款面向10/20kV大工业场景的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PowerStack 835CS,引领工商业储能迈入场景化定制时代。

数据来源:InfoLink

海外市场方面,阳光电源去年海外营收占据了总营收的46.62%,达到362.94亿元;毛利率为40.29%,同比增加3.93%,远高于国内市场的20.91%。以此计算,海外市场大约贡献了阳光电源去年盈利的62.7%。

不过,由于阳光电源电站投资开发业务、储能业务存在项目金额大、回款周期长等特点,导致其应收账款快速增加,并存在一定的回款风险。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为276亿元,较年初增加约65亿元,增长幅度为30.99%。

同期,公司存货余额达到290亿元,较年初增加76亿元,主要源自风电项目正在建设及储能大项目的交付需求。

整体发货影响有限

进入2025年,阳光电源继续实现业绩大幅增长。今年一季度,阳光电源实现营业收入190.4亿元,同比增长50.92%;归母净利润38.26亿元,同比增长82.52%。

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逆变器业务同比增长,储能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收入则有所下降,主要系低毛利的家庭光伏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另外,公司现金流扭亏为盈,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7.9亿元,同比增加467.06%。

然而,面对当前关税政策变化,高占比的海外业务也让市场对其业绩可持续性提出担忧。据悉,美国市场收入大概占公司整体收入的10%—20%。

对此,阳光电源在近日电话会上作出详细回应。

阳光电源表示,美国对等关税发布后,公司光伏逆变器正常发货。

国金证券也在近期研报中指出,近期美国关税政策变动频繁,阳光电源海外逆变器产能位于印度和泰国(合计25GW),“对等关税”税率分别对应36%和26%,但考虑到逆变器成本占光伏系统成本比例极低,关税成本大概率可以顺利传导至终端,预计对需求和盈利影响有限。

谈及如何看待光伏市场增长,阳光电源表示,长期来看,光伏行业需求保持增长。据其判断,欧洲光伏市场相对稳定,美国市场今年可能增长承压,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地区的光伏市场仍在增长。总体来看今年相对偏差运行,今年过后应该会调整纠偏。

储能业务所受影响相对更明显。阳光电源回应称,美国市场近期储能发货暂停,“但市场还在,只是后推了”;其他市场的发货节奏基本符合预期。总体价格近期稳中有降。

该公司年初制定的2025年储能全球出货目标是40GWh—50GWh,较2024年实际发货量大幅上涨。

阳光电源坦言,面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其出货量不好判断。若美国高关税政策一直持续,极限情况下和年初目标相比,将会影响公司全年发货4GWh—5GWh,整体发货影响有限。这一数字约占公司去年实际发货量的14%至18%。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电源的负债压力正在持续增加。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阳光电源短期借款52.02亿元,负债合计787.66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6.28%、47.88%;资产负债率64.16%,同比增加1.41个百分点。

二级市场上,阳光电源最新股价相较于2021年7月的盘中高点127.76元/股已出现腰斩。

0 阅读:2
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

人民日报旗下权威媒体 ;《国际金融报》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