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唐,藏在历史深处的神秘宝藏,究竟是什么?

繁星璀璨耀心河 2024-12-31 13:19:29

宝藏高唐,齐鲁明珠

你知道吗?在齐鲁大地的西北部,藏着一座宛如明珠般的小城 —— 高唐。它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得超乎想象。从春秋时期作为齐国的属地开始,到西汉正式设县,历经数千年风雨洗礼,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多少动人故事,又沉淀下多少珍贵记忆?当你踏入高唐,仿佛一脚跨进了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奇妙画卷,传统与创新在此碰撞出耀眼火花。今天,就跟着我一同深入这座宝藏小城,探寻那些不为人知的精彩吧!

历史悠悠,古韵流芳

高唐历史的开篇,要追溯到遥远的春秋时期,作为齐国的西界,这里就已初现繁华。西汉初年正式设县,“高唐” 之名登上历史舞台,此后历经朝代更迭,它始终稳稳扎根在华夏大地,默默见证着岁月沧桑。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高唐孕育出无数杰出人物,宛如璀璨星辰照亮历史天空。乙瑛,这位东汉末年的鲁相,心怀对先圣孔子的尊崇,上书朝廷为孔庙置百石卒史,专管礼器与公文,其事迹被铭刻在《乙瑛碑》上,流传千古。那古朴厚重的隶书碑文,不仅是书法史上的瑰宝,更是乙瑛对文化传承的担当见证。三国时期的华歆,从高唐走出,辅佐曹魏政权,位极人臣。他虽在历史上评价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政治谋略与周旋于乱世的智慧,为那个动荡时代添上浓墨重彩。他清廉自守,将俸禄、赏赐赈济亲邻,不收奴婢,择良嫁人,尽显高风亮节,为后世传颂。

漫步高唐县城北 15 公里的梁村镇,一座高耸入云的兴国寺塔闯入眼帘,它宛如一位坚毅的时光守护者,静静矗立千年。这座宋代砖石塔,通身八角密檐式仿木结构,斗拱精巧,塔身收分有致,挺拔如松。塔内天宫、地宫神秘莫测,虽器物多被盗,却不减其古朴厚重。塔北唐槐枝繁叶茂,如绿伞庇佑古塔,“宋塔唐槐” 相映成趣,周边残碑铭记着历代修葺故事,见证信仰传承。

除了这巍峨古塔,高唐的传统戏曲 “四根弦” 也别有韵味。这一始于明末、流行于清代的剧种,唱腔婉转缠绵,乡土气息浓郁。唱词方言质朴,说百姓故事,道世间百态,声声入耳、句句传情。往昔,城关剧团名角辈出,“大金二银” 登台,观者如潮;如今,虽仅马庄村少数老者能登台,但在新时代传承者努力下,“四根弦” 重焕生机,成为省级非遗,登上更大舞台,延续着高唐的文化脉络。

自然馈赠,生态画卷

大自然对高唐格外偏爱,赋予它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更迭如诗如画。春有百花争艳,暖阳温柔地唤醒大地,花朵们你追我赶地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高唐装点成花的海洋;夏有凉风拂面,鱼丘湖、双海湖波光粼粼,荷叶田田,荷花亭亭玉立,乘船游湖,荷香沁人心脾,燥热瞬间消散;秋有硕果累累,金黄的梨子挂满枝头,甜脆多汁,咬上一口,满满的丰收喜悦;冬有银装素裹,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给古城披上洁白外衣,静谧而祥和。

这片土地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得能攥出油来,滋养着万物生长。鱼丘湖宛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县城中心,它环抱旧城区,由东南湖、西南湖、东北湖、西北湖四部分精巧组成,水域面积达 1000 亩,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县级城区湖。湖水清澈透明,“淫雨不涨,久旱不涸”,仿若被大自然施了神奇魔法。湖岸垂柳依依,随风摇曳,似绿衣仙子翩翩起舞;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古色古香,漫步其间,仿佛能与古人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双海湖则是高唐的生态新宠,位于县城南部,水域浩渺无垠,周边湿地水草丰茂,是众多候鸟的温馨家园。每年春秋两季,大雁、白鹭等鸟儿成群结队而来,它们或翱翔天际,或栖息浅滩,与蓝天白云、碧水绿草构成绝美生态画卷,引得摄影爱好者们长枪短炮守候,只为捕捉那些灵动瞬间。

若是向往森林的清幽,清平森林公园定不会让你失望。这片在国营林场基础上建起的省级森林公园,规划面积达 1038 公顷,宛如绿色宝藏。园内植被覆盖率超 98%,白杨林、杨树林、刺槐林挺拔茂密,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光斑闪烁。林间野花缤纷,五彩斑斓,与绿树相映成趣。还有 199 种野生脊椎动物穿梭其中,运气好的话,能瞧见松鼠机灵地跳跃枝头,野兔一闪而过的矫健身影。深呼吸,满满的负氧离子沁入心肺,所有疲惫都被一扫而空,只留下满心舒畅。

美食盛宴,舌尖诱惑

(一)高唐老豆腐

在高唐,一天的美好从一碗热气腾腾的老豆腐开启。这老豆腐看似普通,实则内藏乾坤。精选上等黄豆,经去皮碾碎,放入经阳光长时间照晒的储存水(净化的黄河水最佳)中浸泡,待黄豆涨足,用石磨慢悠悠地磨成浆。煞沫、滤渣后入锅熬煮,待豆汁冷却,点入石膏,封口静候 20 分钟,一碗颤巍巍、似雪如玉的老豆腐便大功告成。

它的卤和油更是一绝。卤用优质酱油、精盐加水,佐以八角、花椒、茴香等 10 余种香料精心熬制,红褐透亮,香气扑鼻;油用优质棉籽油,文火慢熬,去尽浮沫杂物,再加入葱、甜酱等佐料,香而不腻。食用时,用平勺轻轻撇入碗内,浇上卤和油,再依个人口味添上辣椒、香菜、蒜苗,豆香、料香、卤香、辣香、油香瞬间在舌尖绽放,嫩而不松、卤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呛,五味俱全,百吃不厌,回味悠长。“绕到一百走高唐,半碗豆腐吃的香”,这句俗语可是高唐老豆腐魅力的最佳写照,也是无数高唐人魂牵梦绕的家乡味道。

(二)老王寨驴肉

若你偏好肉食,老王寨驴肉定能俘获你的味蕾。这驴肉在高唐声名远扬,尹集老王寨出品更是一绝,其加工历史近三百年,底蕴深厚。因当地习俗称驴为 “鬼”,驴肉便有了 “鬼子肉” 这一别称。清末,它就漂洋过海,出口日本和东南亚,还被选作贡品,进献朝廷,风光无限。

老王寨驴肉之所以出众,一来肉源优质,高唐与毛驴之乡德州相邻,德州驴食草长大,个大体壮、精肉多、肉质鲜美,为绝佳食材。二来工艺精湛,宰驴时,先让驴饮含盐清水,遛弯奔跑后宰杀,放血干净,肉质纯净;煮肉时,将驴肉切块,先净血,再入多年老汤,加火硝提色去污,放入装有三十多种药料的纱布袋,文火慢煮三、四小时;最后卧缸,在瓷缸内铺药料,倒入去浮油的热汤,待肉凉透泡入,时间越长,滋味越醇厚。制成的驴肉呈酱紫色,清香鲜美,肉烂不散,软而不松,香型独特,兼具活血、降压、滋补益肾之效,驴鞭制成的 “金钱肉”,更是补肾壮阳的珍品。如今,老王寨驴肉已发展出速冻、低温、高温肉食三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成为大型宴会、家庭聚餐的宠儿,尤其在南方城市备受追捧,与东阿阿胶、博平圆铃大枣并称山东三大补品,不负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的美誉。

(三)清平坠面

清平坠面,这道源自高唐县清平镇的传统面食,犹如一位遗世独立的佳人,散发着独特魅力。清平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这细如发丝、空心细长的坠面的发源地。其制作工序繁杂精细,宛如一场指尖上的艺术表演。以优质面粉和精盐为原料,依季节调整比例,冬春盐稍多,夏秋略少。面粉加水加盐和好,盖上湿布醒面半小时,随后在案板上将面摊轧成饼状,厚约 5 - 4 厘米,用刀沿边转圈旋成 3 厘米宽长条,反复揉搓至大拇指粗细,循序盘挂在两根竹签上,放入醒面池醒条半小时到一小时。最后,将醒好搓条挂到 2.5 米高架上,轻拉下端竹签,面条徐徐下坠,在重力与巧劲的完美配合下,坠面应运而生。

这坠面细如猪棕,水煮不混汤,出锅即熟,入口柔软滑爽,极易消化,是儿童、老人、产妇、病弱者的滋补佳品。明清时,借运河漕运之便,它一路北上京津,南下江南,声名远播。在过去,高唐妇女产期,常以坠面搭配荷包鸡蛋食用,为产后身体恢复助力,谓之 “养月子”。如今,清平镇仍有不少手工作坊坚守传统工艺,延续着这份古老美味,让后人能品尝到穿越时空的鲜香。

产业蓬勃,活力涌动

高唐的经济发展,那可是活力满满、动力十足!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一马当先,扛起发展大旗。时风集团宛如一颗闪耀的巨星,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从 1993 年成立至今,它一路高歌猛进,不断转型升级。农用汽车、轻卡汽车、电动车、拖拉机、发动机、轮胎、联合收割机等产品琳琅满目,畅销全国,走向世界。在科技创新上,时风集团更是毫不含糊,投入大量资金搞研发,拥有众多专利技术,产品质量过硬,深受用户信赖。2023 年,集团完成工业产值 106.19 亿元,同比增长 10%,这数字背后,是实力,更是高唐奋进的脚步。

造纸印刷产业也不甘示弱,在高唐蓬勃发展。纷美包装(山东)有限公司作为行业翘楚,那可是相当亮眼。它成立于 2001 年,专注于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制品生产、食品用纸包装、容器制品生产以及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走进公司厂房,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生产线火力全开,高速运转,产能可达 40 亿包,产品如同长了翅膀,飞向雀巢、可口可乐、蒙牛、伊利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怀抱。在环保方面,纷美包装也走在前列,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绿色发展。

还有那康养食品产业,正逐步崭露头角。奥博大健康生物产业园项目的落地,如同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它依托奥博生物的技术优势,全力打造集生物医药、功能保健食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添砖加瓦。如今,越来越多的康养食品企业汇聚高唐,携手共进,开发出一系列高品质的产品,从营养滋补品到健康零食,种类丰富多样,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让高唐的康养食品之名越传越远。

而近年来,高唐的锦鲤养殖产业更是异军突起,大放异彩。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如适宜的水温、优质的水源,以及与日本锦鲤发源地相近的纬度优势,高唐大力发展锦鲤养殖。从 2004 年第一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起,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高唐锦鲤” 声名远扬。它体形优美、体色艳丽,荣获 “中国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成了抢手的 “水中活宝石”。如今,全县从事锦鲤养殖的农户 390 多户,拥有水产养殖企业 47 家、行业协会 2 家,养殖面积达 8000 余亩,总产值达 8 亿元,“中国锦鲤第一县”“中国锦鲤之都” 的称号实至名归。线上线下销售齐头并进,电商直播团队把一条条漂亮的锦鲤送到全国各地爱好者手中,让高唐锦鲤游向更广阔的天地。

人文风情,多彩生活

高唐可是文化部认证的 “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这头衔分量极重!追根溯源,东汉末年的乙瑛开了书画风气之先,他那手漂亮的隶书,写就《乙瑛碑》,为后世书法立下标杆。此后,三国魏相华歆、元朝翰林学士阎复、金朝状元阎永等纷纷挥毫泼墨,各展风采;金代大画家杨薇笔下的马更是一绝,引得历代画马名家竞相效仿。到了近现代,国画大师李苦禅、山水画巨匠孙大石等大家横空出世,把高唐书画推向新高度。如今,高唐书画氛围那叫一个浓郁,男女老少,闲暇时都爱拿起画笔涂抹两下,书法家、美术家协会热闹非凡,美术馆、书画院、文化馆等文化场馆星罗棋布,李苦禅美术馆、孙大石美术馆、李奇茂美术馆,馆馆有珍宝,处处藏墨香,从城市到乡村,书画组织遍地开花,书画进课堂、进社区,“人人爱泼墨,户户习丹青” 成了高唐最亮丽的人文风景。

在高唐,传统民俗宛如熠熠星辰,照亮生活的每处角落。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的东岳庙春祭,便是一场民俗盛宴。始建于唐代的东岳庙,主祀东岳泰山神,历经岁月,古韵依旧。春祭当日,庙内香烟袅袅,红烛摇曳,信徒们心怀虔诚,献上祭品,三跪九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庙前,舞龙舞狮活力四射,高跷秧歌精彩纷呈,民间艺人各显神通,剪纸、糖画、面塑活灵活现,引得观者如潮,欢声笑语与袅袅梵音交织,奏响传承千年的民俗乐章。

黄河湿地公园,则是高唐人亲近自然的心灵栖息地。春有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暖阳温柔抚摸大地,唤醒沉睡的湿地,水鸟欢快鸣啼,奏响春的序曲;夏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泛舟藕花深处,荷香四溢,沁人心脾,燥热瞬间消散;秋有芦荻瑟瑟,候鸟南飞,大雁成行,书写秋的诗意;冬有雪花纷飞,银装素裹,湿地静谧如仙境,别有一番韵味。四季更迭,风景如画,人们漫步栈道,观鸟、赏景、野餐,尽享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与天地融为一体,沉醉不知归路。

交通纵横,畅达四方

高唐的交通,那叫一个便利!县域内,铁路、公路织就了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邯济铁路穿境而过,高唐站虽为货运站,却也是货物运输的重要枢纽,一列列火车满载着高唐的特产与工业产品驶向远方。公路更是纵横交错,青银高速、山东西外环高速如两条巨龙,在县内蜿蜒穿梭,驾车行驶其上,风驰电掣间便能抵达想去的地方。国道、省道密密麻麻,105 国道、308 国道、514 国道等,如同城市的动脉,输送着人流、物流与信息流。还有那一条条县道、乡道,深入到每一个乡镇、村庄,把城乡紧密相连,让乡村不再偏远,让农民的农产品能便捷出山,让城市的资源顺畅下乡。

从高唐出发,1 小时内便能抵达周边的机场和高铁站,如同拥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随时能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东距济南国际机场仅 70 公里,驾车不到一小时,就能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飞向国内各大城市,甚至迈向世界;距京九铁路聊城站、临清站以及京沪铁路德州站都在 50 - 60 公里左右,坐上火车,无论是南下广州、深圳,还是北上北京、天津,都轻松便捷,让高唐与外界紧密相连,沟通无限。未来,随着交通规划的逐步落地,还有更多惊喜等着高唐。德郓高速德州(德城)至高唐段正如火如荼建设,这条高速全长约 46.04 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设计时速 120km/h,它将与多条国省干线公路组网互通,进一步提升高唐的交通枢纽地位,为高唐的发展注入新动力,让这座小城在时代浪潮中加速腾飞。

高唐印象,常来常新

高唐,这座齐鲁大地上的宝藏小城,既有深厚历史底蕴、绝美自然风光,又有诱人美食、蓬勃产业,还有多彩人文风情与便捷交通。它就像一本常读常新的好书,每一页都写满故事,每一次翻阅都有新惊喜。

无论你是历史文化爱好者,想来探寻古迹、感受古韵;还是美食探险家,渴望尝遍特色佳肴,满足味蕾;亦或是自然追随者,盼着投身山水、放松身心;或是商务旅行者,寻求投资兴业的良机,高唐都热情张开双臂,欢迎你的到来。在这里,留下的每一步足迹,都将化作美好回忆,让你深深眷恋这片土地。来吧,高唐等你来发现它独特的美,开启一场终生难忘的旅行!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