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我们在汽车工业的征程上跌跌撞撞100多年,这么快就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强势逆袭?在新能源车时代,我们国家在智能驾驶、电池、整车制造等领域实现了全面领先,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车辆工程技术攻关人员的不懈努力。
随着“中国制造2025”取得重大胜利,中国制造、中国智造再次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在时代的浪潮中,以车辆工程、机器人、机电工程、智能制造、智能装备等为代表的“机械类”专业,再次得到莘莘学子的青睐。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的引领下,中国汽车制造风靡全球,对人才的需求水涨船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车辆工程专业必定上榜热门专业,成为年轻学子争相涌入的赛道。然而,车辆工程细分领域众多,强校如林,竞争激烈,入局之前,先来看个透彻。
自近代以来,国内逐渐建立起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体系。为了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工程学被作为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在国内高校遍地开花,相关学科、专业设置也日渐完善。早在1928年,当时的国立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学院就设立了汽车门,最早在课程中引入车辆相关内容,但当时尚未形成独立的“车辆工程专业”。
1932年,清华大学成立了机械工程学系,设立了原动力工程组、飞机与汽车组和机械制造组,并将内燃机课列为全系三年级必修课。清华也因此成为国内最早系统性开展车辆工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的院校。 1952年,清华正式设立汽车专业,成为新中国车辆工程教育的源头。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整合优势资源,创办了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成为新中国首个以 汽车拖拉机专业为核心的高校,推动了车辆工程学科的规模化发展。后来,这所院校发展成为吉林工业大学,于2000年并入吉林大学。
如今,车辆工程专业得以蓬勃发展,这不仅是建立完整工科人才教育体系的需要,更是为了满足国内汽车、交通、运输等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原交通大学校门
车辆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专业,集机械、电子、材料、能源与智能化技术等技术基础理论和汽车设计、制造、试验等专业知识。该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汽车、轨道交通车辆的设计、制造、试验、运维及技术管理等领域,培养具备现代车辆研发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从学科划分角度看,车辆工程属于工科门类下机械类专业。本专业的学生需掌握扎实的数学、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为车辆系统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此外,专业核心课程还包括车辆结构与设计、动力系统技术、车辆电子与智能化、制造工艺与材料等。
需要指出的是,适合从事车辆工程领域的专业不仅仅是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新能源汽车等专业,都与各种车辆的设计与制造高度匹配。
原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
车辆工程强校如林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兴起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对汽车行业相关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国内不少院校都开设了车辆工程及其相关专业。
具体而言,目前国内开设车辆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约有 250所,高职(大专)院校约有 300-400所。在这些院校中,根据办学层次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类型:
第一,顶尖综合性、理工类大学。
作为国内龙头高校,清华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极具优势,堪称国内在该学科的天花板,西安交大、北理工、浙大、湖大等院校紧随其后。在“软科国内院校专业”排名中,这5个院校分列五强。
当然,国内车辆工程专业的强校远不止这5所。除了综合性院校之外,“985工程”的理工类院校基本都在汽车工程、机械类专业有突出的实力,例如吉大、哈工大、大工、同济、北航等,并且有自己最擅长的研究方向,主导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轻量化等前沿方向的研究。
软科车辆工程专业排名
第二,实力强劲的行业院校。有些院校虽然综合实力算不上顶尖,但在车辆工程专业领域却有着独特的优势。除了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双一流”院校之外,江苏大学、燕山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院校同样实力不俗。
第三,普通本科院校。各省理工类或综合类院校,有些深耕于车辆工程领域,如河南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院校,实力也不容小觑。
第四,应用型本科及职业技术大学。国内有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也致力于培养应用型的车辆工程人才,其中也包括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等以“汽车”命名的应用型本科,以及吉利学院、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等民办院校。
第五类,技能型及职业技术学院。在交通类、技术类高职院校中,有不是开设了“交通”“汽车”相关专业,此外,国内还有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等13所以“汽车”命名的专科层次院校,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同济大学
十所专业强校各展所长车辆工程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专业,涉及多个细分领域,包括燃油车(内燃机、底盘设计、制造工艺),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传感器技术)等。即使是强如清华大学,也无法在所有领域都保持引领之势,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最擅长的研究方向。
以下介绍在汽车工程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或鲜明特色的十所院校。
先声明:本榜单不进行排名,也无“优胜劣汰”之说,仅仅是为了致敬这些院校。
清华大学
①清华大学
在今天清华的车辆与运载学院,拥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设立了车辆动力与智慧能源研究所、车辆工程与智能安全研究所、智能车辆与智慧出行研究所和特种车辆与动力研究所,涵盖了新能源汽车、新型动力、内燃动力、新型装备等多元化的学科方向。
清华最大的优势是人才,这里汇聚了多位车辆工程领域的专家,包括新能源动力系统与交通电动化专家欧阳明高院士、汽车发动机专家李骏院士等。在这些专家的主导下,清华建成了汽车工程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美清洁汽车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教育部实验室“车联网教育部 - 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成为国内培养高层次汽车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推进前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
②吉林大学
吉大之所以能在车辆工程领域领跑数十年,其核心优势多半来自原吉林工业大学。原吉工大的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后来发展成为一所以汽车、农机为优势与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机械四小龙”之一,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吉大继承了吉工大在车辆工程领域的优势资源,打造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教授为核心的强大教学和科研队伍,创建了包括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汽车产品与零部件认证实验室等在内的13个车辆工程领域的国家级、省部级平台。吉大在整车和底盘、动力、车身等产品的开发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并依托“长春汽车城”的产业优势,深入对接企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③湖南大学
作为曾经“机械四小龙”之一的湖大,在机械类专业有显著的优势,在机械领域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兴办的机械科,“机械工程”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入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在车辆工程领域,湖大创建了整车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基地,以及汽车电子控制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轻量化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汽车轻量化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具有得天独厚的科研优势。湖大的机械与运载学院创设了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与中国中车达成战略合作,挂牌“湖南大学中车学院”,致力于培养交通运载行业精英化拔尖创新创业人才。
湖南大学
④北京理工大学
北理工是国内名列前茅的理工类大学,车辆工程系的办学可以追溯到创办于1948年成立的华北大学工学院汽车工程系。今天的车辆工程系中,“车辆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创建了由著名车辆电动化领域专家孙逢春院士、兵器(装甲车)首席专家毛明院士等领衔的超豪华教师、科研团队,创建了特种车辆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车辆工程领域的先进平台。
作为“国防七子”“兵工七子”之一的北理工,即使造车也要首先满足国防建设。学校在军用车辆、电动车辆、无人车辆等领域均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尤其以装甲车等特种车辆为特色,研制了第一台轻型坦克、第一辆远望号纯电动大客车、第一辆无人驾驶车辆、第一台空投突击车等特种车辆。
⑤华南理工大学
华工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率先开设了汽车专业,开展汽车电动技术的研发和教学,自编并出版教材《电动汽车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深耕了四十余年。如今的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名师荟萃,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国家教学名师黄平、国家杰青张宪民等行业领军人物,创建了汽车零部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汽车研发领域的强大平台。
经过多年积淀,华工已成为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辅助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与高精度定位技等尖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培养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多位创始人、高管。这也是为什么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敢说出“如果你想造新能源汽车,只要在校友群里吱一声,华工的校友就将供应链搭建好了”这样豪横的话。
⑥合肥工业大学
合工大也是昔日“机械四小龙”的成员,其车辆工程专业创办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最早设置汽车专业的大学之一。发展到今天,合工大的车辆工程系已经是国内车辆工程领域重要的汽车行业领军人才和工程技术与管理骨干培养基地。
合工大在车辆动力学与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等领域有突出优势,创建了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车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同时与安凯客车、奇瑞汽车等大型车企共建实验室,在车辆工程领域的实力能媲美多所985院校。也正因如此,合工大汽车工程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比亚迪等大厂的工资标准是与985院校看齐的。
合工大
⑦武汉理工大学
武理工在车辆工程领域的办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汽车工程学院源于1957年华中工学院重设的汽车拖拉机专业,是国内最早并连续开办汽车专业的3所院校之一。2000年,武理工合并武汉汽车工业大学,车辆工程实力大增。
发展到今天,武理工在新能源汽车、能源与动力、储能等领域都有显著优势,建有国家级科研平台“高温轻合金与应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新能源汽车科学与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同时与上汽通用五菱、东风等车企共建工程教育中心。
⑧长安大学
长大最大的优势,在于“公路交通”相关的专业。学校的汽车学院融合了多方强大优势,前身是西安汽车机械学校部分专业,也就是后来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的汽车工程学院,因此是公路交通、商用车辆的基础和工程技术研究面有重大优势。
长大在车辆工程领域拥有汽车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道路交通智能检测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内的10个重大平台,创建国内高校唯一的汽车综合性能试验场(国家工程中心(筹)),成为国内汽车交通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⑨燕山大学
脱胎于原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重型机械类专业,燕大在重型机械领域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机械四小龙”之一。也正因如此,燕大在车辆工程领域的特色也在于重型车辆,例如起重机、压路机等。
燕大的车辆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其车辆工程实验室是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有河北省特种运载装备重点实验室,同时与由中联重科共建“起重机械关键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实力之强,在重型机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燕山大学
⑩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溯源至1959年创立的南京工学院所设立的汽车拖拉机专业、内燃机专业,也就是后来有名的镇江农业机械学院。直到今天,农业机械、内燃机依然是江苏大学的优势和特色专业。
如今,江苏大学的车辆工程学科是全国高校第四个获得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学科,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新工科”专业。学校创建了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十余个科研平台,成立了江苏大学车辆产品实验室,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汽车认证中心委托检测实验室。
国内车辆工程专业领域的强校、特色院校还有很多。除了上述院校,还有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这些院校持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是我们在汽车工业能后来居上的核心因素。
江苏大学
因人而异切莫盲从作为工科专业,车辆工程对理工科目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尤其是力学、电学,部分高校(如同济、清华)注重英语能力,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外文文献或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同时,车辆工程专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编程基础、创新意识、逻辑分析与空间想象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就读期间应该尽早确定细分方向,多参与竞赛、实习提升自身能力。
最后,虽然车辆工程专业相对好就业,但如果学历层次不高,就只能偏向于维修、销售、服务等偏产业链后端的岗位,如果要从事高回报、高价值的研究类工作,最好是头部院校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在行业头部车企,就业竞争愈加激烈,高学历更具优势。
总而言之,任何再好的专业,也未必适合每一个人,权衡优势劣势,知己知彼,才能避免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