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资产配置(七)|聚焦配置风险的风险平价策略

华宁看商业 2024-03-21 20:07:06

“资产配置就好像装修房子,要考虑全局。如果单从投资组合里的项目来看,可能各个都是好投资,但整体上很有可能已经过度集中于同一类型的风险而不自知。”

“资产配置的核心是风险的配置。”

——杨文斌《资产配置的逻辑》

“风浪越大鱼越贵”,投资也是如此,一般来说,预期收益越高,承担的风险就越大。从风险的视角来看,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中,超过无风险收益(如买国债获得的利息)的部分,可以看作是对“冒风险”的补偿,简称风险补偿,也叫风险溢价。

在资产配置领域,我们可以合理配置风险,构建相对稳健均衡的组合。颇具特点的风险平价策略,就是从配置风险入手来做资产配置。

风险平价策略是什么?

“风险平价”策略,顾名思义,就是以组合内各类资产(或风险因子)风险贡献均等化为目标,开展资产配置。

图1:资产配置权重&资产风险贡献

经典的资产配置策略着眼于给不同资产各配了“多少钱”。比如,股债配置50/50组合,股债虽是各50%等权配置,但因为股票的风险远高于债券,股票实际上可能对组合贡献超过80%的风险。这样的配置看似分散了资产类别,但实际上风险仍聚集在股票这一类资产上,并没有真正达到“分散风险”的目标。(参见图1,等权配置)

而“风险平价策略”着眼于给不同资产各配置了“多少风险”。为了避免风险过度集中于单一资产,比如通过高配低风险资产+低配高风险资产的方式,力求实现不同资产对组合贡献的风险权重基本相同。(参见图1,风险平价)

风险平价策略的两种类型

目前风险平价策略的应用主要有两类:

1、直接对资产进行风险平价配置,即基于资产的风险平价策略;

2、对影响资产价格变动的因子进行风险平价配置,即基于因子的风险平价策略。

一、基于资产的风险平价策略

基于资产的风险平价策略,目标是将不同资产的风险贡献均等化,以获得更加均衡的投资组合,更平稳地穿越不同的经济周期。

比如“全天候策略”,选用“增长”和“通胀”两个指标,将宏观环境划分为四种形态(参见图2),在四个象限中分别放入预期表现较好的资产,组成四个子组合,并对它们各分配25%的风险权重。具体到四个子组合时,也采用风险平价的思路加权,使得每类资产对子组合的风险贡献均等。

图2:全天候策略

二、基于因子的风险平价策略

如同发动机由众多零件一起工作才能轰鸣,有观点认为,资产的价格波动也可以拆解为由各类风险因子的驱动。在投资实践中,不同类别的资产,可能会受到同一个风险因子的影响,导致风险过度积聚。

比如说,2008年金融危机时,各类资产均遭遇了流动性(同一风险因子)紧缩的冲击,如果组合难以有效分散风险,就难免会出现大幅回撤。

由此出现了基于因子做风险平价配置的策略:先理清楚影响每类资产的主要风险因子,再对各类因子进行风险平配,构建投资组合,目标是就算某一类因子“踩雷”,投资组合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回撤。

风险平价策略效果如何?

在国内市场,股票、债券和商品是比较常见的基础资产。如果采用基于资产的风险平价策略,选用这三类资产,分别模拟配置成风险平价组合、股债2/8组合以及股商债2/2/6组合,各自的表现怎么样呢?有人对此进行了模拟测算:

图3:三种资产配置组合的回报率、夏普率比较(2007.01-2022.08)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股票选取的标的为中证50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债券选取的标的为中债新财富(总值)指数,商品选取的标的为南华商品指数。指数的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本表仅为模拟测算示例,不代表投资建议。

从图3可以看出,风险平价组合年化回报率虽低于其他配置组合,但其波动更低、夏普率(收益风险比)更高,度过几轮大幅波动的周期,整体表现较为平稳。

小结

以“配置风险”为核心,是风险平价策略最有特色的地方。所以风险不仅是需要“防控”的,风险指标其实可以作为资产配置策略的标尺工具加以应用。

小伙伴们在做资产配置时,除了需要对资产进行分散配置,还应该进一步观察、把握、权衡、调整不同资产对组合风险的实际贡献度,真正实现组合风险的有效分散。

漫话资产配置(八)| 战略战术相结合,长配短投都兼顾

《三国演义》的故事中,诸葛亮在隆中草庐纵论天下,阐述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此后,刘备占荆州、图益州,就是按上述战略,一步一步进行的“战术”安排。

资产配置也分作战略、战术两个层次,二者的着眼点、立足点、基本理念、流程方法都有差异,实践中若能有机结合、综合应用,对提升配置组合长期收益,控制潜在风险都大有好处。

战略资产配置&战术资产配置

战略资产配置是偏长期的投资策略,期限跨度可能长达5-10年甚至更久,立足于定基础、谋全局、看长期,战略布局框架会在相当长时间保持稳定,同时也会以较低的频率、定期(如每年)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投资组合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保持一致。

战术资产配置则是偏短期的投资策略,立足于抓机会、谋一域,希望把握市场的中短期机会,对配置组合进行灵活调整,以求增加组合的获利机会,提高预期收益。

 类别

战略资产配置

战术资产配置

配置思路

充分考虑风险收益、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在相对较长的时间维度,确定配置方向和配置资产的比例中枢

在战略配置的基础框架之内,根据中短期经济和市场变化,动态调整组合配置比例

考虑因素

投资目标、投资期限、可用工具、风险承受能力等

中短期政策、经济、市场变化,周期趋势等

期限

长期维度,一般5-10年甚至更长

短期维度,通常1年以内

回报贡献

决定组合的长期回报

贡献长期总回报的一小部分

交易频率

较低

较高

投资实践中是怎么做的?

在投资实践中,战略和战术配置相辅相成,专业投资者一般会采用“先战略、后战术”,或者“战略为盾、战术为矛”的思路方法综合运用。

战略配置的主要步骤:

1. 设收益目标。确定长周期的投资目标。比如说,设定一个绝对收益目标(如4%、6%等),或者绝对收益+浮动目标(如超越全球通胀率、CPI+2%)等。

2. 划风险底线。设定风险容忍度,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设定可容忍的年度最大亏损、回撤幅度等。

3. 定投向比例。确定资产类别和配置比例区间。按照投资目标,在风险容忍度的范围内,结合历史数据和长周期的未来预期,确定资产类别和配置比例浮动区间。战略配置方案举个简单例子:股票+债券组合,其中,股票配置中枢是40%,波动区间为30%-50%;债券配置中枢是60%,波动区间为50%-70%。

4. 调配置结构。根据风险承受能力、流动性管理等因素变化,定期检视战略配置计划,适时做出调整。

战术配置的主要步骤:

1. 建组合。在战略配置圈定的资产类别、划定的配置比例范围内,根据基本面、估值水平、市场情绪等中短期指标、信号,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组合。

2. 调配置。根据市场变化,定期评估投资组合的表现并及时调整。

整体而言,战略配置要稳,战术配置要活,我们此前介绍的“风险平价”策略属于战略配置的方法之一,而“美林时钟”就是战术配置的代表性方案了。

战略和战术配置需要结合使用

战略资产配置多是依据历史数据推演当前的配置方案,容易出现“看后视镜开车”的情况,往往前瞻性不足、灵活度不够。

战术资产配置如果节奏把握失当,可能会陷入短期择时的误区,甚至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因“追涨杀跌”陷入困局。

因此,理想的资产配置方案,是将战略和战术资产配置有机结合,用灵活高效的战术配置一步一步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用清晰稳健的战略框架保证战术配置风险可控、目标明确,不走样、不变形。

启示

小伙伴们可能认为战略配置和战术配置,只有“管大钱”的时候才用得上,其实不然,其中很多原理和方法,在我们家庭资产配置的方案设计中就可以应用。

举个例子,以养老为目标的资产配置,就是典型的长周期战略资产配置,我们可以借鉴常用的目标日期策略:根据投资者的生命周期来做养老规划,随着退休年龄的临近,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降低,需要逐步降低养老目标组合权益类资产、提高债券资产的配置比例,通过长周期的投资规划,力争获得稳健的投资收益。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审时度势,实施灵活的战术资产配置,例如,每半年或1年进行再平衡,避免组合偏离战略配置预设的轨道;又比如,判断经济向好时,可以在战略资产配置预设的约束性框架内,适度增加权益资产配置权重等。

“长期投资”并不是指构建资产配置组合的层次、方法、策略永远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动静结合、有稳有活。

“长配”和“短投”兼顾,战略和战术相结合,小伙伴们get了嘛?

声明:本资料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们力求本资料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及时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资料来源:易方达投资者教育基地

0 阅读:0
华宁看商业

华宁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