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新浪微博
中国人对红色的爱,自古有之。
庄严的故宫红墙、精致的凤冠霞帔、辞旧迎新的装饰……
红色已成为中国的一种独特标识,代表着尊贵、喜气和美好祝愿。
清 郎窑红釉观音尊
中国的器物里,也以红色为尊。
红釉,是历代宫廷御用中极为尊贵的釉色。
豇豆红、郎窑红、矾红釉……凡是和红有关的瓷器,总是备受推崇。
2011年苏富比拍卖会上,清朝郎窑红釉观音尊就拍卖出1281万元的高价。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新浪微博
可独独缺了这抹古色古香、大气惊艳的正红。
自唐朝起,历朝君主都遍请能工巧匠,期望能造出纯正的红色器物,但总是未能如愿 。
这 是因为,传统红釉以铜为发色剂,但铜的稳定程度极低,且不耐高温,烧制非常困难,被喻为“千窑一宝”。
明朝嘉靖二十六年的《浮梁县志》里,就有:“鲜红桌器,拘获高匠,重悬赏格,烧造未成”的记载。
民间也有谚语:“若要穷,就烧红”,其难得、珍稀可见一斑。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新浪微博
有几位来自景德镇的陶瓷匠人,他们对中国红的惊艳美感念念不忘,决心做出这样的器物,并把它与现代日用之美结合起来。
他们耗时整整一年半,尝试了上百种材料,经过数千次试验,不断对比更正,才完成了这项极致的色彩挑战。
喏,就是这只“中国红”手工杯,来自国内原创陶瓷品牌“十六开”。
杯子上的这抹红,饱满浓郁,明艳动人。
传承了古典的正红色,也符合当代人的简洁审美。
放在室内,其他物件瞬间就成了陪衬,颇有几分“锦衣红夺彩霞明”的气势。
颜色大气雅致,线条流畅光洁,杯身呈哑光质感,看上去十分高级。
最赞的是,内壁刷的是999纯银粉,光滑平整,泛着银色光泽,质感极佳。
纯手工拉坯,使它不同于一般的马克杯,更纤薄细腻。
杯把契合手型,握感轻巧舒适。
限时 特惠价¥299 (日常销售价¥328)
特惠至7月9日23:59结束
注:因杯子为手工制作,下单后5个工作日内发货
“造红”的第一个难点是发色剂。
匠人们经多次尝试,放弃了不稳定的铜作为发色剂,而是用镉、硒等稀有金属元素,作为主要发色剂,还在釉料中添加了珍贵的稀土成分。
这样烧制出的红,更加饱满厚重,仅一眼,仿佛就已把你带到故宫红墙脚下,咏叹岁月风霜。
第二个难点是创新。
十六开的匠人们,在传统釉料配方的基础上做了调整,使釉料的熔点提高,让这抹“中国红”刚好能附着在胚体上,不会完全玻化。
这也就赋予杯子哑光的质感,每一次使用都是触感的享受。
“中国红”手工银杯,
限时特惠价¥299 (日常销售价¥328)
特惠至7月9日23:59结束
注:因杯子为手工制作,下单后5个工作日内发货
手工拉坯,手工刷银
选泥拉坯
选的是景德镇上好玉泥,师傅们采用古法拉坯的手法,一点点手工揉捏,直至坯体成型。
这种方法十分耗费心力,但能够更好地打磨出理想的线条,做出的杯子更加挺立轻盈。
烧窑打磨
利坯后,在800°C中烧制成瓷。
师傅们会亲手为每只杯子打磨、吹灰、补水,只为了让杯子更加细腻光滑。
精细施釉
内壁采用优质传统白釉,每批釉水都会仔细筛选至少3遍再使用。为的是减少内部杂质,保证釉色纯净。
上釉过程比一般釉工艺难度更大,厚一点薄一点都会影响发色。而且,上釉的时间要用秒来计算,釉水的比例更要精确精准,这样才能确保每一只红杯的颜色纯正。
外壁的红色釉料更是娇气。
配置好之后,不会急着施釉,而是将釉水静置3天,让颜色进一步融合沉淀,以保证达到釉色要求。
刷银
再将杯子送入1300°C高温的窑内,大火烧制。出窑后,就进入了刷银的环节。
选用上等999纯银粉,使用前需进一步研磨调配以保证涂银层细腻均匀。
每只杯子都要经过手工3遍刷银,足足刷上8~10g的纯银料。再用800°C的温度反复烧制3遍,才使得内壁呈现出这样的光泽。
杯子经过质检中心检测,安全、放心。
注:送检的杯子为同系列蓝色款。
“中国红”手工银杯,
限时特惠价¥299 (日常销售价¥328)
特惠至7月9日23:59结束
注:因杯子为手工制作,下单后5个工作日内发货
用中国红杯子泡中国茶,古朴雅致,是茶席上一抹惊艳的亮色。
和牛奶也是绝配,红白相间,温暖美好。
也可以用来喝咖啡、喝水,实用好看 。
还有三款来自“十六开”的手工银杯,同样优雅精致,可以在详情页的品牌商品里查看。
无论是送人还是自用,都是美好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