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三国演义》,几乎无人不晓,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描绘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深入人心。然而不少人在谈及三国历史时,常将其与《三国演义》混淆。事实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三国演义》并非三国时期的历史实录,而是作者罗贯中基于《三国志》及民间三国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的历史小说,换言之它与现今的同人小说类似,都是对真实历史事件的改编。
罗贯中如同现代的创作者,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吸引力,对真实历史进行了诸多改编。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将东汉末年的战乱焦点聚焦于我们熟知的三国之上。诚然,那个时代确实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在三国之外,还有许多小国和英雄豪杰在东汉末年的舞台上活跃,其中实力最为强盛的便是河北军阀公孙度建立的燕国。
要了解燕国,必须从其君主公孙度说起,公孙度,本名公孙豹,辽东襄平人。因父亲与当地郡守结仇,公孙度一家逃至玄菟郡,并在此地改名为公孙度。长大后,他成为玄菟郡守,并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上司公孙琙的赏识。公孙琙将对独子的爱全部倾注在公孙度身上,不仅提供学习资源,还为他牵线搭桥,使他娶得贤妻。在公孙琙的帮助下,公孙度迅速成长,已非小小的玄菟郡所能容纳。
公孙度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是曾任董卓手下中郎将的徐荣,在徐荣的帮助下,公孙度成为辽东太守。然而,由于他出身卑微,辽东的“高等人”都看不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太守。但公孙度岂是池中之物?为了服众,他先是找借口除掉了那些看不起他、对公孙家没有帮助的人;接着与名叫“仇台”的小国联姻;最后出兵高句丽,使其全然听从调遣。
在公孙度的统治下,辽东一带呈现出与混乱中原截然不同的稳定景象。商贾之人亦不二价,加之公孙度不断在海外扩张,将周边几个小国收入囊中,因此中原避乱逃亡者的第一选择皆是辽东。就这样,在中原持续混乱时,辽东在公孙度的带领下逐渐强大。到了公元190年,东汉皇室颓势不减,实力逐渐强大的公孙度决定站上这乱世的风口,谋一把王权富贵。
然而公孙度争权夺位的举动在辽东地区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有人为了讨好公孙度,上报称襄平县内一土地公庙旁的巨石形似皇帝冠冕,且下方有三块小石为足,预示着公孙度能在三公的辅助下拥有天下之土地。而原河内太守李敏则因不满公孙度的行为而与其争执,最终被迫离开辽东迁居海岛。李敏的此举无疑是在反对公孙度的争霸,加之其在辽东具有一定影响力,盛怒之下的公孙度掘开了李家祖坟并诛灭了李氏全族。此后辽东便成为了公孙度的一言堂。
公孙度先是自封辽东王,由于辽东郡在战国时期属燕国,他也被称为燕王。他将辽东郡分为辽西、辽中两郡并分设太守管理,还仿照古制设天坛、祭祀天地、治理军队,并给自己打造了金銮驾等御用之物,设置了保卫自己的御林军,一副土皇帝的模样。随着辽东不断发展,曹操曾想将公孙度纳入麾下做威武将军并封永宁侯。然而公孙度却十分不屑地将曹操送来的“永宁侯印”扔进库房。
可惜好景不长,公孙度的霸业还未完成一半便在公元204年因病逝世,其子公孙康继位,其弟公孙恭代他成为了永宁侯。公孙康是个有能力的君主,在继承了父亲的位子后不仅打破了之前的僵局与曹操交好,还打败高句丽并攻陷了其都城。然而天妒英才,年轻有为的公孙康也因病逝世。因为他的二子尚年幼,所以燕王的位置落到了他的弟弟公孙恭的手里。然而公孙恭也是个不争气的君主,没多久便因为大病成为了阉人,成为了名存实亡的辽东王。
就这样辽东不上不下地缓慢发展着。时光飞逝,公孙康留下的两个儿子长大了。大的叫公孙晃,在洛阳为官;小的叫公孙渊,却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在叔叔还是辽东王时,公孙渊便利用公孙恭的病体将其从辽东王的位置上拉了下来自己坐上了那个位置,然而公孙渊刚上位就做出了让燕国灭亡的决定,燕国自成立以来一直与吴国交好,经历了三世王朝,在公孙渊继位时,孙权也无奈承认了燕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