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马将第三梯队,十六小彪将的整体战斗力如何?

靖荷阅览文化 2025-02-10 13:26:38

《水浒传》中最厉害的马军组合莫过于梁山马军五虎将,他们不仅是梁山马军中的战力担当,同时也代表着全书中马将的顶级水准。

而在此之下是梁山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这一组合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参差不齐,整体比较而言跟梁山五虎将还有些差距,但许多硬仗恶仗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最后是梁山马军十六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这一组合属于梁山马军头领中最基础的力量,虽然他们的地位和战力比不上五虎将八骠骑,但也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马军队伍。

在战端开启前需要他们来承担侦察和巡哨的任务,而中途一旦展开战事,也需要他们冲锋陷阵。

这一期要跟大家探讨的就是梁山马军十六小彪将的整体实力水平,看看这16人的武艺大致都处于什么水平。

首先我们看一下这十六小彪将都有谁。

“镇三山黄信、病尉迟孙立、丑郡马宣赞、井木犴郝思文、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圣水将单廷圭、神火将魏定国、摩云金翅欧鹏、火眼狻猊邓飞、锦毛虎燕顺、铁笛仙马麟、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锦豹子杨林、小霸王周通。”

这是按照梁山大聚义时所分好的人员名单来排序的,可以看到十六小彪将之首是镇三山黄信。

黄信为何能够力压孙立排在首位,不是因为他的武艺最高,主要在于出身和资历这两个方面,孙立是比不了的。

要知道黄信原是青州慕容知府麾下的兵马都监,而孙立只是登州兵马提辖,论军职,都监官是要大于提辖的,而且黄信还是十六小彪将中率先上山的,当时他与林冲、秦明、花荣并列为梁山四大骑兵指挥官。

另外黄信还是宋江心腹秦明的徒弟,这一特殊身份也使得他在排名上获得了一定的优待。

至于黄信的武艺水平,虽称不上十六小彪将中的第一战力,但至少也是前五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是前三,实力与宣赞差不了多少。

尽管他有被燕顺王英郑天寿三人联手打得落荒而逃的污点战绩,但要知道这场对战属于群殴,而且有其它不利于黄信战斗的客观因素在内,如地势狭隘,武器相克等。

若论一对一单挑,黄信是要明显强于他们三人任何一个的。

征大辽时,他手持丧门剑,于乱军之中一剑掠断大辽猛将贺重宝的马头,而这个贺重宝是能够与关胜力拼三十回合的存在,黄信能对此等猛将完成如此战绩,说明他的战斗能力还是比较强悍的,一对一单挑才能凸显出他的武艺。

在征方腊的战争中,他与方貌手下八骠骑之一的郭世广进行单挑,最后大战至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当时宋江总共派出了八员武将与方貌八骠骑进行捉对厮杀,万一输了是很没有面子的,也会影响士气,而黄信能被选中,足见宋江对其武艺的认可程度。

要知道十六小彪将中的宣赞欧鹏就没有被派上场,更让人感到可贵的是,黄信在征方腊结束后四肢健全地得以存活,我想这不单是因为运气颇佳,实力亦是一方面的因素。

所以黄信的实力并不算弱,我对他的定位是强小彪的水平。

再说孙立,孙立的实力是可以比肩八骠骑的,如果他进八骠,足以与花荣,徐宁,杨志,索超并列,宋江把他放在小彪将里面确实是一种削弱。

我们看他的武力表现,首先是三十回合战平呼延灼,没有出现任何场面上的疑似下风状况,这是很值得称赞的战绩,也是小彪将对战五虎的最好表现了。

但在征大辽时,孙立阵斩寇镇远的战绩更是赢得了精彩纷呈,因为这是全书中最精彩的单挑情节之一。

这场单挑对战凸显出了孙立武艺的全面,不仅善使鞭,还会用枪,箭术本领以及躲箭能力也相当耀眼。

莫说是在十六小彪将中,就是梁山五虎将中也很难找到武艺这么全面的人了。

当然了,论整体表现,孙立与五虎之间还是有点差距的,书中那一句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的旁白间接锁死了孙立的武力上限,他的上限不会超过强八骠。

具体一点说,在梁山八骠骑中,他的武艺能排到第四。

至于他为何会被宋江放在地煞,从作者的创作角度来理解的话,地煞有孙立在,将会出彩不少,没有孙立在,地煞这个行列会黯淡很多,而且地煞中有孙立能力这么强的人物在,也能够起到很好的统领作用。

总的来说,孙立作为地煞第一战力是没有争议的。

接下来要说的小彪将就是丑郡马宣赞了。

宣赞的武艺也不弱,他是全书中第三个会射连珠箭的人,并以此本领赢了番将。

武力单挑上与花荣对战十余回合不落下风,花荣拉开战线,想以弓箭尽快取胜,却被宣赞连躲了两支箭,单看这种躲箭功夫,在全书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征方腊时,宣赞与方貌的飞豹大将郭世广大战30回合,两人你我相伤,最终在饮马桥下同归于尽。

而同样是对战郭世广,黄信也是与其战了30回合,至于再打下去,两人的结局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这里也无法看出宣赞和黄信,谁的实力更强,但若论整体表现,还是宣赞的武艺更全面一些。我认为宣赞是十六小彪将中的第二战力。

再来说井木犴郝思文。郝思文的武力表现不多,关于他单挑花荣林冲联手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说的是郝思文被花荣林冲率军截住,斗无二三十回合,郝思文气力不加,回马便走。

能在花荣林冲联手的情况下,坚持到二三十回合,这表现其实已经非常强悍了,起码有五虎将的水平。

可是在另一个版本中,二三十回合变成了数回合,最后他在逃跑路上又遇到扈三娘,被她用红绵套索生擒。

其实我更倾向于数回合这一版本,因为这才符合小彪将的正常水平,纵观郝思文在书中的表现,他的硬战并不多,而且躲箭能力不如宣赞。

征方腊时,他作为副将与正将徐宁一起到北门巡哨,不料遭遇了数百骑兵的袭击,徐宁能够拼死杀出,而他却深陷重围,最后徐宁因为救他,脖子上也中了一箭,不久后便不治身亡了,而他自己也落了一个被敌人凌迟的凄惨结局。

总的来说,郝思文的实力不宜高估,应当是中小彪的水准。

能够排在第五的是摩云金翅欧鹏。

欧鹏也是军户出身,军户出身最大的特点就是技艺精湛,不同于一般的江湖野路子,其最耀眼的武力表现乃是徒手接下了庞万春迎面射来的一支箭,而这种徒手接箭的反应速度是武艺中的一个很大的加分项。

但是对战扈三娘的那场战斗就暴露了他的真正纯武力,书中点明他一条浑铁点钢枪在扈三娘双刀面前占不到半点便宜,说明他的实力最多就是持平扈三娘这样的水平,综合表现比起郝思文还是差一点。

虽然郝思文被扈三娘生擒过,但当时的情况是郝思文急于甩开林冲花荣的追击,不提防被扈三娘从背后甩出红棉套索,如果是正面对战,郝思文不一定会输给扈三娘。

这里多提一嘴,南征方腊面对方貌麾下的八骠骑时,郝思文乃是梁山这边出战人员之一,所对战的是飞水大将昌盛,而且取得了上风。

武艺能够排在第六的是圣水将单廷珪,排在第七的是神火将魏定国。

这两人简称为水火二将,单廷珪擅长用水浸兵之法,魏定国则精通火攻之法,这两项技能有点像是魔法,不作为武艺高低评判的依据。

论武力,单廷珪大概也是中小彪的水平,他能够在关胜手下撑到20回合,也有版本说是五十回合,这里我还是倾向于20回合,不然整个水浒武力体系就乱了。

退一步讲,就算是按照50回合,那么还有一点需要考虑进去,那就是这50回合关胜放水的成分是很大的。

原文中说关胜引着单廷珪跑了十里地,最后使用拖刀计一刀将其拍于马下,这其实就是想让单廷珪输得心服口服,故而才跟他战的时间长一些,如果关胜尽全力一战,单廷珪绝对撑不到50回合。

再说魏定国,作为单廷珪的搭档,他的武艺水平应该和单廷珪差不多,他也和关胜交过手,但战了仅十回合,便急于用火攻取胜,还有一场是对战宣赞,回合数不明,书中描述的是越斗越精神。

从描述上来看,魏定国的武艺似乎不下于宣赞,但也不好说,毕竟他的有效单挑战绩太少,而且不被宋江重用,征方腊时,他与单廷珪攻打歙州,结果一同摔入陷坑,被伏兵所杀。

武艺能够排在第八的是百胜将韩滔,第九是天目将彭玘。

这也是一对搭档,两人曾是呼延灼的副将,呼延灼征讨梁山时,韩滔作为正先锋与秦明交战,战了二十余合便感到力怯。

彭玘则是与花荣交战,也是战了二十余合感到力怯,可见两人在虎级战力手下也就是撑到20回合的水准。

另外,彭玘还有被扈三娘生擒的污点战绩,这是一个很大的减分项。正是由于武艺上存在着短板,他和搭档韩滔的结局也不好。

征方腊时,韩滔遭敌将施放冷箭,射中面门而死,彭玘想要给韩滔报仇,不顾一切地追击敌将,结果被另一员敌将张近仁一枪封喉。

武艺能够排在第十的是铁笛仙马麟。

马麟是闲汉子出身,原为黄门山三寨主,他的武艺在书中是有较为清晰定位的。

首先他不如祝氏三杰中的老大祝龙,直面与祝龙对战明显落入下风。

其次他曾与扈三娘打得难分难解,宋江看得都眼花了,但是这并不能直接说明马麟的武艺与扈三娘持平,因为当时扈三娘是体损的状态。

虽然马麟和祝龙斗了一场,体力上亦有消耗,但是扈三娘已经经历了生擒王英、大战欧鹏这两场战斗,体力流失的要更多一些。

此外,马麟在最后一战中的表现实在太掉价,被方腊麾下副指挥使白钦一标枪打落下马,而这个白钦与小温侯吕方是一个档次的战力。

间接对比下,马麟的实力也就是小彪将中下游的水准,而扈三娘则是小彪将中游的水平。武艺能够排在第11的是火眼狻猊邓飞。

邓飞原是饮马川大头领,在他身上,我们找不到任何明确的单挑战绩,因为他每次出战都是在救人,最后上场也是因为救人而死。

征方腊时,他为救索超被石宝快马加鞭一刀斩为两段,按理说作为一名战场的救人专业户,邓飞应该有所防备才是。

要知道石宝是脆生生地正面一刀把他给劈了,而并非在背地里使用暗器,这也充分暴露了邓飞反应迟钝,随机应变能力不足的弱点,我对他的定位只能是弱小彪。

与此同时后面5个小彪将全是弱小彪。

武艺排在第12的是跳涧虎陈达。

陈达原是少华山的二当家,他的实力明显强于三当家白花蛇杨春,这一点书中也有明确提及。首先是他敢下山挑战史进,而杨春就不敢。

当时史进已经从王进那里学得了十八般武艺,陈达与史进在马上交手,书中说的是斗了多时,史进卖个破绽,让陈达把枪往心窝里搠来,史进随即轻舒猿臂,款扭狼腰,将陈达从马上揪下来扔在地上。

陈达打不过史进是肯定的,但这里有人说史进是梁山八骠骑,陈达作为小彪将能与他斗上多时,说明实力还是有的,话虽如此,但也不能因而高估了陈达。

因为当时史进是刚从王进那里学成,虽然他的武艺较之以前已经突飞猛进,但更多限于理论,实战经验多少有些欠缺,所以跟陈达才打了较长时间,说白了就是找陈达练手的,如果陈达对战的是巅峰状态的史进,估计连15回合都撑不到。

第13是锦豹子杨林。

杨林身上虽然找不到一场有效的单挑战绩,但他有一场混战战绩比较具有含金量,那便是在梁山三败高俅时,他跳上海鳅船以奇袭的方式,一刀砍死了八十万禁军都教头丘岳,而这个丘岳有准五虎的实力。

更让人感到难得的是,杨林在征方腊结束后四肢健全地活了下来。

第14是白花蛇杨春。

杨春的武力表现在书中几乎找不到,把他排在第14是看在他和陈达搭过班子的面子上。

征方腊时,他与陈达跟随史进石秀等人攻打昱岭关,结果中了守将庞万春的埋伏,被乱箭射死。

估计杨春的实力与后面这两位是同一个水准。

第15是小霸王周通,第16是锦毛虎燕顺,

这两人就是十六小彪将中的渣小彪,水平实在太次。

周通自称小霸王,结果一登场就被鲁智深暴揍了一顿,别说他还挺扛揍的,没有被鲁智深直接捶死,后来在马上对战攻弱防强的呼延灼,打了五七回合就扛不住了,还不如毛头星孔明。

征方腊时,他被厉天闰一刀秒杀,这样的表现在小彪将中实在有辱门面。

至于燕顺,武艺水平更是菜的抠脚,被作者明确评价枪法水平一般的张清,打他连飞石都不用,只数回合就让他败逃了。

在征方腊一战中,他还遇上了最可怕的敌将石宝,结果还没有主动出击,就被石宝一发流星锤砸死,这只能说他太菜,且运气不好。

燕顺

以上就是梁山马军十六小彪将各自的战力水准,能够入眼的也就前10位,而活到最后的就只有这三个人,病尉迟孙立,镇三山黄信和锦豹子杨林。

孙立黄信之所以能够存活到最后,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他们实力过硬,毕竟两人都是军官出身,实战经验丰富。

而杨林纯粹就是运气好,参加那么多场战斗没有战死不说,就连瘟疫也带不走他,可以说他就是十六小彪将中的第一福将,而福将根本不需要战力,战场上能够活到最后的才是王道。

0 阅读:4
靖荷阅览文化

靖荷阅览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