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
说到音乐、音频,我们一直倡导「真声音,还得自己听」,因此除了以文章和视频介绍,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更多人能真正听得到更有品质的声音。现在我们终于迈出了一小步,联合我派的老朋友飞傲,陆续邀请了我派的几位资深作者来一起体验这些音频产品,看看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听音感受。鉴于设备数量有限,本计划暂未向所有读者/作者公开,如果你也有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声音,也许很快我们就能安排下一轮。
”音乐啊,”邓布利多擦了擦眼睛说,“比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都更富有魅力!现在是就寝的时间了。大家回宿舍去吧!” —— 作者J•K•罗琳,选自《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有删改。
前言音乐的本质是对人类情感的表达和传递,但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哈姆雷特,更别提现有流媒体的数字化音乐,要经过数模转换,通过素质不一的解码器,最后还要进入调性不同的播放设备,才能传达到听者的耳朵。
有线耳机市场在大部分的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等)陆续去掉 3.5mm 耳机接口后,逐渐走向了一个小众圈子的狂欢。对普通用户来说,市面上有线耳机似乎销声匿迹,TWS 铺天盖地;而在所谓的爱好者小圈子里,新的东西层出不穷:堪比入门播放器音质的小尾巴、梦想中的平头塞新品、价格随着素质飞涨的摆脱国砖之名的国产便携播放器和顶级单动圈旗舰入耳,几年前梦中的一切,现在这里都有。
平头新时代在收到飞傲这条 FF5 时,我的心情是有一点复杂的。
我是一个平头塞爱好者,刚开始听歌的那个时代,没有那么多讲究,什么前端、耳放、小尾巴,要么还没存在,要么就是价格太高,不是一个学生可以拥有的。千禧年伊始,我爹工资还是几百元一个月时,他就斥巨资,800 元购入了一款刚掀起风潮的昂达 VX909。那台 MP3 带的配塞是一条酷似 MX500 还是 300 的平头(时间太久我已经记不清),还记得我爹拆封时的惊喜,彼时信息流通并不便利,他并不知道 MX500 这个造型在未来 20 年,最不能代表的就是 MX500,因为它变成了公模塞。
左图昂达 VX909 播放器,右图森海塞尔 MX500 平头塞(图源网络)
后来为了我学英语上进而购买的步步高学习机 9388,带的塞子也是 MX500 造型,我爹已经有点绷不住了。而在耳机坏掉后,你在学校门口的音像店里能买到的,更多是仿制苹果小白耳机的平头,而且运气好的话,你能花 20 元巨款买到比小白素质更高的仿制款。因此我脑子里的音乐,一直是平头风格的。你不能对一个小镇少年要求太高不是?
大学之后,我有了自己的收入,开始购入一些更好的平头塞,为了记忆中的那股味道。先后购入了创新 Air,Ostry 的涅槃 KC08,铁三角 CM707,水月雨的花洒。那时候开始有一种说法,平头塞是学生党的「小大耳」,尚未有着成熟鉴赏能力的我,只觉得平头和入耳比起来,氛围宽松、声场自然,除了漏音以外,很适合睡前听着歌入睡。就这样睡断了两条 Air 的耳挂,睡坏了一条 KC08。后来 TWS 崛起,我就没再买过新的塞子,守着一条花洒一条 Air,等到今天这条 FF5。
友情提示:平头塞在耳机圈子里一直有着耳廓调音的说法,由于造型的原因,不同人戴着听到的风格其实是有可能大相径庭、风格迥异的,因此我的听感不代表你能获得的,仅作为一篇主观分享,这也是这篇这么难产的原因,我不想误导你。
FF5 开箱后就能发现一些特殊,耳机采用了可换插头和可换线设计,标准的 MMCX 接口,配合包装内赠送的快拆器,可以给一些线材党和平衡党提供更多的可玩性,但自带的 4 股单晶铜镀银线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此篇听感分享纯粹基于单端 3.5mm,因为大部分朋友的前端大概率还是自己的电脑和手机。
CNC 铝合金腔体带来的手感十分精致,在腔体后部的镂空设计增强了耳机的低频下潜和量感,以致于这是一条你不需要海绵套就能听到充沛低频的平头,这一点还是令人吃惊的。因此配合赠送的平头硅胶环,你能在不削减耳机高频和解析的前提下,获得一个相对均衡的三频分布,这是很牛的。
当然这里也要吐槽官方的设计太过追求一致性,L/R 的标识几乎不可见,每次戴上之前都得辨认半天。
图片来自网络 @大person
查看各种宣传,可以看到飞傲对这条耳机的定位是「女毒」,这是一个很玄学的词,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女毒代表,比如我喜欢的创新air,就被老烧们喷过又冷又硬。但起码有一点,你的人声表现得是出彩的吧。在三频均衡的前提下,我听到的调音和微博或者论坛的大部分网友是有点差异的,低频氛围感很好、声场开阔的同时,耳机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在中频部分,至于高频的延伸和亮度,有,但不多。这使得这条耳机「毒」的对象,有别于以往的孙燕姿、梁静茹等人,更偏向于 Adele、蔡琴这样的厚润女声,甚至你听陈奕迅都会有惊喜。低频的部分在氛围好的同时,又不会导致清晰感的缺位,下潜足够的前提下量感适中,对我来说再多一点都有点过了,现在这样正好。更何况这是一条你不需要海绵套(再次强调,因为我实在是讨厌海绵套),牺牲解析和中高频,就能获得相当不错且正确声音的平头塞,这一点就足够令人惊喜了。但你要说高频的部分有多出彩,我认为还是少了一丝空灵和魅惑,它更多是将正确的声音,大气直白的呈现在你眼前。
它拥有平头有的一切优点,在 4.4 单端的推力下,也有「小大耳」的感觉;它的解析、分离度都相当优秀,得益于开箱即得的优质低频,你不需要通过额外的手段削减它的优势就能得到相当不错的声音;它的调音是足以胜任「正确」一词的成熟结果,更是技术力的体现。更何况官方提供的堪称豪华的配件列表,你可以尽情搭配,获得你喜欢的不同风格的声音,这就显得这个售价更有性价比了。
图片来自网络 @大person
在我收到这条耳机时,我以为应该已经被煲开了,因为它的声音已经足够开阔和富有润泽度,但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它的声音还在发生变化,这令我对它的最终形态更加期待,因为动圈往往在足够的使用时间后能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我认为在这样的前提下,它的售价显得更有诚意,且不讲道理。
KA11和平头塞一起还收到了飞傲新的小尾巴 KA11,起初我对这种售价不足 200 的线性小尾巴,是不抱任何期望的,因为就算会被喷,我也要说这句话:「300 元以内,iPhone 的最佳小尾巴就是官方售价 69,打折能 50 几 40 几拿下的那个白色小尾巴。」
苹果小尾巴
但当我插上 KA11 开声的那一刻,我傻了。
别误会,倒也不是说如听仙乐耳暂明,因为我的默认音量,对KA11来说,实在是,太~~~大~~~声~~~辣~~~
如听仙乐耳暂聋。
我几乎是连滚带爬过去翻刚才被我扔到一边的包装盒,翻到功率说明:单端 200mW@32Ω。
躲少???
不管如何,KA11 确实是推力巨大,以极小的体积做到了巨大不可思议的推力,怎么说呢,这个推力甚至比飞傲前几年的带电源的耳放 Q1M2 更大。我一边听着歌,一边顺手就下单了两条 KA11 寄给我那两位 Q1M2 的机主朋友,让他们把那玩意儿扔了,该更新升级了。
声音呢?在我小心翼翼将声音控制在 iPhone 三格音量大小的情况下,这个小家伙表现出了极大的能量感,当然对于199 的小尾巴来讲,你不要期望过多,什么华丽的高频,迷人的中频,全都没有;但它有着富有打击感的、下潜恰到好处的低频,有着直白明亮的人声和清晰可闻的纵向声场,稍显锐利,但依旧宽松的高频。
FiiO KA11 与 FF5
我有一条之前贪便宜收入的 HEM8,四动铁塞子,网上对它褒贬不一,我自从到手听了一耳朵后就再也没理过它,作为一条动铁塞子,它的低频量大到了混的程度,低频混,中频远,高频暗,听个屁啊。
HEM8
但是 KA11 这个走向,让我有了尝试一下的想法,翻箱倒柜将 HEM8 找出来之后,插上 KA11,点击播放键。你别说,你还真别说,低频凝实的同时,中频的厚度被放大,高频也明亮了起来,是动铁那味儿了,多听几耳朵,甚至有 MSR7 的感觉,但低频比 MSR7 更好,无论是听张悬,还是宇多田光,抑或是珂拉琪,都诠释得有模有样。
FiiO KA11 + HEM8
综合来讲,KA11是一条声音完成度很高的小尾巴,有着与体积不相符的推力,能将你手中的塞子推响绰绰有余,又有着较为素质走向的中正调音,对于声音,大家都有自己的偏好,比如我就是中高频优先的听音取向,但我不会否认 KA11 是「正确的」声音,它对于初烧的朋友培养自己的听音观是有帮助的,199 的售价,我认为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KA17除了 KA11 以外,这次我还收到了飞傲 KA17,一台(?)真正旗舰定位的小尾巴。为什么我用一台这个量词呢?因为飞傲 KA17 的盒子打开,赫然有着一行这样的字眼:「这其实是一台迷你台式耳放」。
这其实是一台迷你台式耳放
飞傲在KA17上置入了一块0.91英寸的OLED显示屏,用来调整设置和显示现有的播放信息(音量值、增益模式、UAC版本、播放音乐的格式及采样率、台机模式开关)。
KA17 屏幕
嗯?台机模式?
是的,KA17在机身侧面有一个物理开关,用来开启它的「台机模式」,顾名思义,这个模式下,至少推力大的吓人。
D.MODE 开关
之前看其他人的测评,如果使用手机驱动KA17,台机模式需要外置电源才能开启,但现在这个固件版本(V2.00)下实测,不需要外置电源也能开启台机模式,显著提升性能。
DESKTOP MODE ON
没错,外置电源,除了连接播放设备的USB Type-C口以外,在机身侧面,飞傲额外提供了一个橙色的Type-C接口,用以接入外部电源,防止台机模式快速烧干你的播放设备电量。
第二个USB插口
这……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在这之前,我的日常主力小尾巴是友商的 UA3,我还是很吃友商 HuFi 和华丽高频调音这一套的。但 UA3 在推动我手里的歌德 SR325e 时,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因此我只有在使用 MacBook Pro 21 款的高阻抗耳机接口时,会听一会儿歌德。平心而论,KA17 在普通模式下,对比 UA3 或者其他友商的小尾巴时,优势不是很明显,尤其是其素质为主的调音风格,在音染丰富情感充沛的友商对比下,很吃亏(仅代表个人听音喜好)。但台机模式开启后,KA17 推力大增的同时,凭空多了一丝韵味。这丝韵味在我接入 SR325e 和花洒后,硬控了我两个小时。翻来覆去听,换着曲儿,换着歌手点卯,越听越来劲。
歌德 SR325e(图源 CNET)
它的三频十分均衡,有着非常优秀的纯净度和开阔的空间感,通透细腻,在台机模式下,高频有着丰富的延展和迷人的泛音,让人爱不释手。而真正吸引人的是,它有着丰富的可玩性。在以前,你的前端是什么风格,你就得搭什么样的塞子,自由度不高,但在飞傲 KA17 上有着数种可能。它是高低增益+台机模式开关的笛卡尔积,也就是起码四种,在高低增益和台机模式开启关闭的情况下,对音色都有着不小的影响,足够让你搭配不同风格的塞子,更别提还有滤波器、EQ 等微调参数,不过我不喜欢开启,原机的风格我觉得更耐听,所以就不细说了。
使用低阻抗的平头塞听流行人声的时候,我选择低增益+非台机模式;在人声以外还有一些器乐需求的时候,我选择低增益+台机模式,分离度更高,瞬间响应速度更快;听歌德这样的大耳时,我放心开启高增益+台机模式。它的适配场景更多,可玩性更高,是日常随身听歌一个更通用的解法。而且它的特性,让你可以利用手中大部分的耳机,有着充分的「战未来」特性,就算在一两后的市场中,也不容易过时,是个性价比很高的投资。
KA17
除了三分钟吃掉手机 1% 的电以外,它是个千元价位完美的小尾巴。真好啊。
小结音频设备的更新换代还是很快的,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也许不够友好。你看我只是一个喜欢听耳机的普通人,想说一步到位,买个今年素质还算不错的小尾巴,搭个自己喜欢的耳机,钱花多点就花多点,买过来听着很满意就很足够了。或许会有些小遗憾,但人生何处没遗憾?然后突然在明年这个时候,想再看看有什么新品,能不能解决自己的小遗憾时候,却看到此新品已经从音色到推力到素质,都把自己手头这个去年的中高端产品秒了个遍。心里确实容易不是滋味。
但如果你的设备能像 KA17 一样在某些方面有越级表现,又兼具可玩性,那想必在对比新出设备的失落感上,会被冲淡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