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年,“徐娘”嫁给萧绎,生下一儿一女,但并不幸福。32年后,“徐娘”投水自尽,萧绎又把她送回徐家。
“徐娘”真名叫徐昭佩,是“南朝齐”太尉徐孝嗣的孙女,长相一般,却非常有故事。
徐孝嗣地位显赫,在“南朝齐”中权势超过后来的梁武帝萧衍。499年,徐孝嗣被暴君萧宝卷勒令自尽,但徐家的影响力依然很大。
萧衍搞“禅让”,取代“南朝齐”,为了维护王朝统治,便跟徐家联姻。517年,湘东王萧绎迎娶徐昭佩,但“强扭的瓜不甜”。
徐昭佩压根就不满意这段婚姻。南北朝时期,大家族力量很强,皇家则是走马灯式更换,没啥了不起。
再则,徐昭佩出身的“东海徐家”以儒学、诗书为发家之基础,对真善美有很高的追求,萧绎在这方面就有所欠缺了。
萧绎有一只眼睛失明,却非常爱美。萧绎文采飞扬,不输兄长昭明太子萧统,也就是《文选》作者。
没了一只眼睛,萧绎很自卑,又对婚姻不满意,心灵走向扭曲。如此,徐昭佩对萧绎更加不满,经常冷落、羞辱他;萧绎也不体贴,这就是恶性循环。
婚后生活不幸福,尤其是儿女出生后,两人形同仇人。儿子萧方等、女儿萧含贞,都是嫡长,萧绎“恨屋及屋”,也讨厌他们。
徐昭佩很有个性,认为自己出身名门,不应该嫁给萧绎,对这段“政治婚姻”充满怨恨。当然,如果萧绎体贴,用“感情”打动,也许他们能长相厮守,但萧绎偏不。
不幸福的婚姻下,徐昭佩也走向了极端,处处跟萧绎作对,而且是“杀人诛心”的那种。
萧绎讨厌徐昭佩,生下儿女后,两三年才进入夫人房间,与她举行周公之礼。徐昭佩很恼火,每次都化“半面妆”,嘲讽萧绎失去一只眼睛,夫妻关系糟糕。
《资治通鉴》记载:“妃丑而妒,又多失行,绎二三年一至其室。妃闻绎当至,以绎目眇,为半面妆以待之,绎怒而出。”
萧绎是个非常敏感、多疑的人,也是一个心灵扭曲的人。看到徐昭佩这么做,萧绎也是暴跳如雷,转身就离开。
萧绎喜欢的妃子,一旦怀有身孕,徐昭佩立刻找麻烦,甚至杀了她们。萧绎讨厌的妃子,徐昭佩处处关照,经常跟她们喝酒,还送去很多礼物。
喝得酩酊大醉后,徐昭佩又故意羞辱萧绎,在他身上吐东西。知道萧绎爱美,徐昭佩还这么做,真是非常打脸。
《南史》记载:“见无宠之妾,便交杯接坐。才觉有娠者,即手加刀刃。”
生活上羞辱萧绎,徐昭佩觉得不过瘾,还给萧绎一片“青青大草原”,并留下许多故事,成为后人的谈资。
徐昭佩与智远和尚、贺徽、暨季江偷情,毫无顾忌,却没人敢跟萧绎说。徐昭佩、贺徽愉快过后,相互在枕头上写诗,作为纪念,又是打了萧绎的脸。
跟暨季江则更狠,经常写诗,相互欣赏。暨济江是萧绎的亲信,“近水楼台先得月”,跟徐昭佩私通次数多,还留下千古名言。
《南史》记载:“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说的就是徐昭佩。也许是“徐娘”的名气太大了,后人提到湘东王妃都说“徐娘”,而不知道真名徐昭佩。
徐昭佩抗议这段婚姻,许多事情上确实出格了,也很过份。但是,如果萧绎能给她一点关爱,不嫌弃她相对“丑”的面貌,事情也不会变得那么糟糕。
萧方等,文武双全,很有谋略,带兵打仗非常有一套。但是,萧绎不喜欢他,直到“侯景之乱”暴发,才知道儿子的厉害,态度好转。
549年,86岁的梁武帝萧衍下诏让诸侯王的“世子”入京,考察他们的才干。途中,“侯景之乱”暴发,萧绎让儿子赶紧回来,不要去冒险。
萧方等回复父亲:“天下混乱,正是给父亲挣回脸面,向皇上展示忠诚的时候,岂能退缩。”
萧绎大喜,当即给他一万兵马,让萧方等去“勤王”,抵御叛军。萧方等能力强悍,打仗很不错,萧绎对他赞赏有加。
萧绎当着徐昭佩的面表扬儿子:“如果多有一个像他这样的儿子,我就不用担心了。”儿子出生22年,萧绎第一次夸她,徐昭佩流泪了。
徐昭佩落泪,无言以对,转身就离开,足以看出徐昭佩并非无心,她只是想得到关爱与重视,但萧绎给不了她。
《南史》记载:“妃不对,垂泣而退。绎怒,疏其秽行,榜于大閤,方等见之,益惧。”
夫人落泪,萧绎非但不心疼,还觉得她非常讨厌,并张榜公布事迹,“家丑外扬”。如此,萧方等惊恐万状,在讨伐萧誉时投水自尽。
萧方等自尽,维系萧绎、徐昭佩夫妻关系的纽带不复存在。萧绎又怀疑徐昭佩杀了爱妾王夫人,便让她自尽。
徐昭佩没有抗议,她投井而死,萧绎把她捞起来送回徐家。接着,萧绎又写诗歌,讲述徐昭佩的“丑事”,也是够狠。
《南史》记载:“妃知不免,乃透井死。帝以尸还徐氏,谓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帝制《金楼子》述其行。”
552年,萧绎平定“侯景之乱”,在江陵称帝,是为梁元帝。555年,西魏攻克江陵,萧绎焚毁十四万卷书籍,被西魏处死。
参考书目:《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