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焰火,泉州见

晨曦微光照前程 2024-12-06 09:14:07

沸沸扬扬猜了大半个月。

蔡国强在泉州的烟花秀,终于是定了。

就在他生日当天,12月8日,下午4点半,泉州秀涂村。

这次的主题名为《红帆》。

又一场宇宙级的浪漫,将彻底点燃泉州的天空。

去年的《海市蜃楼》,还历历在目。

浩瀚星空,高空礼花弹营造漫天耀眼星星,夜幕如白昼。

彩色白天烟花此消彼长,似海市蜃楼一般。

这样的泉州,真是美极了。

如果说去年是蔡国强送给泉州的梦幻之礼,满是少年情怀。

那么今年,则是与泉州、与世界更深的羁绊。

虽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但在采访中,蔡国强笑着说,

是的,又回泉州了。

又回来放烟花了。

「今年会非常温馨,是一个感人的表演」

跟泉州的历史、泉州的女性、泉州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也会思考泉州和世界,世界与泉州的关系。

有人随即,激情地畅想:泉州闽南特色+惠安女+浔埔女+簪花+烟花……

buff叠满,要“炸”疯了。

是啊,少年成长于渔村,用烟花“炸”了世界。

也终回到这片土地,用泉州情怀,再一次,“炸”疯世界。

要炸!就炸出宇宙级浪漫

即便快10年过去,再次看到《天梯》,依旧有着极强的代入感。

2015年6月15日凌晨,在福建泉州惠屿海边,一架逐级燃烧起来的梯子悬浮在天空。

500米梯子由一只内填火药的、如雕塑一般的大型气球带至高空。

巨大的“雕塑”被点燃时,燃烧至天际的天梯,像魔法一样,完成了和宇宙的对话。

这是蔡国强筹备了21年,送给阿嚒100岁的礼物。也是他童年的梦想,用一把梯子,连接地球和宇宙。

绽放和驻留的那60秒,不仅是宇宙级的浪漫,也链接中国火药发展史的一千两百多年。

这个用烟花走向世界的男人,“中国烟花第一人”把最好的作品,留在了故乡。

蔡国强说:“父母在,泉州是家乡;父母不在,泉州是故乡。”

即便再忙,每一年的生日月,也总要回到这座城市。

去年的12月8日,蔡国强66岁。

那一天他很忙很忙。

忙着点亮曾经点亮过少年时代的开元寺双塔;忙着把筹备了30多年的美术馆炸成烟花;

忙着让好友Frank Gehry的手稿绽放在故乡的夜空;忙着在海边涂抹一场海市蜃楼;忙着让泉州满城尽开刺桐花;

忙着让红色的灯笼缓缓落下为大家送去祝福……

一直到晚上11点,烟火散尽,夜空渐渐归于平静。

蔡国强才回了一趟家,他说:“过生日总要回家一趟,再忙也要回家一趟。”

这里是泉州。

比烟花,还要闪耀。

这两年,泉州不断破圈。

簪花女,一阵阵风潮涌向全国。

西街上,钟楼旁,年轻人们排着队在网红店门口。等待着上店里的二楼,去拍著名的“半城烟火半城仙”。

网红泉州,有网红之城的所有元素,

更有千百年世界港口之城的稳重与厚厚的文化积淀。

3年前,泉州成功申遗。《世界遗产名录》上,有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千百年前,当宋代诗人李邴站在泉州港边,望着港口浩浩荡荡的出海入港,写下“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时候。

一定没有想到,千百年后的今天,泉州继续向世界讲述着,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故事。

马可·波罗在游记里声称,这里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港口。

各国商人只要听到“泉州”两个字,就仿佛听到金币落下的清脆响声。泉州港码头上,彻夜灯火辉煌,船靠船,货堵货,人挤人。

五代开始,宋元之间,繁忙的港口贸易,让这座城市站在了世界文明之巅。

经历了千年沧桑,泉州如今不再低调,且极富内涵。

别的地方,城是城,景是景,生活是生活,历史是历史,只有泉州把它们低调地完美糅合在一起。

抬头仰望,会是蔡国强即将在夜空燃烧的璀璨。

低头漫步,则沉浸在浪漫厚重的泉州岁月里。

凭啥拉高全福建的颜值

穿过“东方第一大港”,海洋文化的气息弥漫在泉州的每一个角落。

虽然“海上丝绸之路”的盛景不复存在,但泉州城的面貌却被永久改变。

经过长期的海外贸易,泉州人积攒了大量的财富。

有钱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买地建房,而且是要建像皇宫那样豪华气派的大宅。

这种民宅名叫“红砖大厝”。

红砖所呈现的红色,原是一种宫廷色,庶民不得使用。

但泉州“山高皇帝远”,加上闽南人“敢为天下先”的个性,使得这种红砖民居在闽南一带悄然风行。

△红砖大厝屋脊两端如燕尾,寓意外出谋生的子女能如燕子归巢那样适时还乡。燕尾一般成双,寄望子女携眷归来。

△墙用红砖和石块混搭,冬暖夏凉,还伴随不规则之美。

改变泉州的,除了先富起来的本地人,还有旅居泉州的外国商人。他们带来了家乡的珍宝,也带来了自己的信仰。

公元288年,佛教传入中国没几年,泉州就有了第一座佛寺。

△ 开元寺寺院内有弘一法师纪念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送别》歌曲正是弘一法师所写。

伊斯兰教刚创立,没过多少年,泉州就迎来了穆罕默德的两位门徒。晋江的草庵至今供奉着全国仅存的摩尼教(即《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石佛。

△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 粉红色的花巷天主教堂。

而土生土长的道教,不断与民间信仰融合,每年前来祭祀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在了解泉州的宗教文化后,做出相当高的评价:泉州是世界宗教博物馆。飞檐翘角的关帝庙内可以看到信徒向关帝爷烧香祈福,几步之遥充满异域风情的清净寺内,却是伊斯兰教徒虔诚地礼拜。

△ 清净寺内有一片中国最早清真寺的遗址。

△ 通淮关岳庙内香火终年旺盛。

走在泉州街头,甚至在一个宗教场所里,根本不需要刻意探寻,你几乎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主流宗教不期而遇。开元寺是福建最古老的佛寺,但却一点也不古板。婆罗门教的塔、印度教图案的柱、狮身人面的台基、飞天乐伎的翅膀……这些细节都在这座千年佛寺里,向善男信女讲述来自另一个大陆的传说。

△ 开元寺内的飞天。

△ 刻有印度教故事的石柱。

△ 在泉州出土的基督教徒墓碑也是一种融合奇景。小小一方墓碑上,天使穿着僧袍和僧帽,四周点缀道教祥云,石碑尖顶则是伊斯兰清真寺的风格。类似的墓碑在泉州还有几十方,学者称之为“刺桐十字架”。

在泉州,各种文明和谐共处,并非冲突,更非吞并。最难得的地方是,见证文化融合的物件至今保存完好。余秋雨感慨泉州是“一座艺术的码头”,莫言说它是一座让人感受“万古千秋”的城市。近千年来,泉州仿佛一个文明珍宝盒,将海路传来的文明妥善封存,避免年代潮流的侵蚀。

一生一定要来一次

作为当时亚洲海洋东端最重要的中心港口之一,

千年前的泉州称得上足够伟大、 足够繁荣,

而若是让我对泉州做一个总结亦或开始。

我更愿意用——「自由」。

在泉州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旅行家兼传教士,安德烈·佩鲁贾的句子——

「在此大帝国境内,确有天下各国和各宗教派别之人,所有的人皆可按照各自教派而生活。」

这句话,就是这座城市的主题——文化融合,自由而居。

源于商贸,高于商贸。

毕竟,不比有的旅游城市,光是看美景就已经一路繁花。

泉州不一样,要真的认识它,必须先了解背景,否则就是走马观花和网红打卡。

第一次行走,可以从泉州海交馆开始。

这是一座容易被忽略的博物馆。

但我会严重建议,当你准备去老街去寺庙走走停停前,

不妨先看看这座城市的过往。

当年为何如此繁盛,如今又为何能做到三步一个寺庙,五步一个非遗。

△阳光下,开元寺的光

海交馆其实分成两个馆。

一个主馆,另一是伊斯兰教文化馆。

千年来,商贸和港口带来的文化交融,

让泉州聚集了多民族、多种族也多教派的人。

最多元的宗教信仰,让这里有了网络昵称——「众神办事处」。

泉州,有开元寺——

红墙飞檐,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泉州,有真武庙——

宋元时期祭祀真武大帝的道教庙宇,平日周末的晚间,还有真武集市。

泉州,清源山上,有著名的老君岩——

「老子天下第一」,亚洲最大的老子雕像就是这里。

泉州,有基督教堂——

140年历史,是基督教徒活动的中心。

泉州,亦有清净寺——

最早的伊斯拉兰教寺院,见证了活跃在泉州的外国族群的文化。

泉州,还有最早的明教,草庵摩尼教遗址——

依山崖傍筑,面阔三开间,屋檐下用横梁单排华拱承托屋盖,简单古朴。

所以,略一细数。

哪有五道口什么事,这里才是宇宙中心啊。

宝藏城市,海纳百川。

如同我在海交馆的石刻陈列馆,看到的那些石碑上的文字和时光。

真·海纳百川。

石刻馆里,不同教派的墓碑、门槛石和地基,一一在目。

鲜有中文,都是世界各大民族们的墓志铭。

有幸,海交馆没有设置玻璃屏障,那些经过了百年时光的印痕,就这样活生生在你的眼前伫立。

想一想,这也很泉州。

扑面而来,直接、奔放且热情。

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摩尼教……

看着这些石刻的墓碑,人的一生,倒像是从一块墓碑,开始向后回望了。

墓碑上还能依稀看到生辰和时间。

不同的十字架,不同的花纹,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人生,

都在刺桐城,完成了使命。

在旁边的伊斯兰教文化馆里,还有无数长眠于此的阿拉伯人的生命旅程。

「谁也不知道,在漫长的海上丝绸之路时代,究竟有多少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定居于此。

在这个国际都市曾有过什么样的精彩的人生,又有多少人最终长眠在这片美丽的东方乐土。」

是的,国际都市泉州,漫长的海上丝绸之路时代。

历史长河中的辉煌,和与生俱来的眼界,造就了这里的人们包容、自由且平和的心境。

他们踩着光芒而来,用「什么没见过」的心态,在这个安宁的小城,度过着每一天。

无论我们外地游客们对这些三步一见的世界遗产,如何惊叹,

都不如他们在高楼之间的庙宇里,闭上双眼。

点上一炷香,回到心中的家园。

随处老字号,基本不踩雷

宗教的繁盛和文化的自由,让这个小城有着热情多元的美食。

不少人因宗教文化而来,捧着装了一肚子的美食,饕餮而去。

任何说好的citywalk,都能变成foodwalk。

地处闽南,泉州的食物背靠丰饶的山海资源,和当年全球走南闯北的见识,足够风味,又同时足够风雅。

网上有很多关于泉州网红店的推荐,水门国仔啦,宋小瑾啦。

但事实上,只要街边的老字号,都不会出错。

只要是海边的大排档,都非常美味。

早上,或者宵夜,一碗面线糊是一定要的。

在猪骨汤和海鲜汤汁熬成的汤头里放入精制面线,搅打至面线浮起,汤汁成糊状,够细腻,又够绵长。

然后再加上满满当当的辅料,灵魂冲击。

醋肉、虾、小肠、海蛎、卤蛋、还有我最爱的卤豆腐。

洒上胡椒粉、当归酒……

咱就是说,是一款看起来卖相一般,但一口下去走不动道的小吃。

其中,中山路上开了11年的面线糊——

好吃到让我从困顿的夜晚行走中,心脏飞起来。

万达酒店附近的面线糊——

大概是叫「厝边面线糊」,用来当早餐,很好很美味。

此外,牛肉和牛排,也是泉州绕不开的美食。

中山路和开元寺旁边的牛肉羹,都是佳品。

汤汁浓稠,牛肉筋道爽口,据说是古法熬制,一个香字了得。

而我则更爱泉州的烧牛排。

不同于普通的烧制,泉州的牛排辅以药材和香料,经烧、煨、焖等工序,直达你的味蕾。

有一家名字叫「阿波」的牛排拌面——

酱料香甜,吃一碗不够,完全不够。

芥子书屋对面的牛排和咸饭——也得到了我们的一致好评。

经典小吃海蛎煎。

不得不说,泉州的海蛎煎,是我吃过的最不腥的。

据说烹饪时,需要一边煎烤,一边加入老醋、地瓜酒去腥。

直至颜色纵横,香味四溢。

还有我爱的花生汤泡油条。

花生汤的精髓,是一定要泡油条。

好的花生汤,煮的又白又烂,随着花生被捣烂,香味浓得化不开。

配合一根脆脆的油条下去,一口入喉,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启了。

醋肉。

地瓜粉油炸猪肉,调料是精髓,外焦里嫩是核心,妥妥的下酒好菜。

海鲜卤面。

香菇、猪肉、海鲜…我到现在看着照片,依旧忍不住口水流下来。

一个字。

泉州的小吃,吃不完啊,根本吃不完。

还有土笋冻、姜母鸭、满煎糕、肉粽、五香卷……

以及我们随意选了个大排档,就吃到饱的螃蟹和花甲。

食材新鲜,性价比高——

螃蟹,主打一个肥美。

花甲,主打一个原滋原味。

海鲜粥,主打一个上头——

看,怎么可能不来一次foodwalk呢?

泉州周边还有晋江、惠安、石狮…

每个地方都有惊喜,每个小镇都是舌尖上的旅行。

如此繁盛,也真的很泉州。

如果2024年,要以一场浪漫来收尾的话。

那么,一定是泉州。

除了期待,蔡国强67岁生日的烟火,会点亮怎样的泉州。

还有,12月的泉州。

在街巷深处,去感知过历史的厚重,

去港口触碰那片曾经令泉州站上世界之巅的湛蓝,

也在一个又一个庙宇间,

仰望神的光照在这座城市里的,

自由、热烈、洒脱,与随和。

#冬日生活打卡季#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