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211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谁的办学实力强

松子说学习 2025-04-07 11:08:37

平台上有网友提出问题:武汉政法大学是211还是985?

呵呵,估计很多网友看到这个问题以后会感到有些懵,在我国的大学里面,名字中带有“政法”两个字的还真是不多,大约有7所左右吧。但是从头数到尾,也没有一个叫“武汉政法大学”的学校。估计题主是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误称为“武汉政法大学”了。

借题主这个话题,顺便把中国政法大学也给捎带着分析一下,算是“问一赠一”吧。

中南大和法大初印象

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是一所政法类大学,并且在政法类大学里面是老大的地位。很有意思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名字里面有“政法”两个字,但是归类的时候却被归为财经类大学。

中南大和法大都是国家211、双一流重点建设的大学,并且都入选了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之列,都是教育部直属的大学。从这个角度看,两所大学都是实力强劲的大学。

在软科排行榜上,中国政法大学排在第54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排在第71位;艾瑞深校友会排行榜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排在第53位,中国政法大学排在第71位;中国教育在线的人气值排行榜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排在第169名,中国政法大学排在第169名。从排名位次来看,各有先后。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中国政法大学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可见其在我国法学界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财经类和政法类领域都享有盛誉,是“五财一贸”之一,在民间有“法学黄埔军校”和“财经人才摇篮”的美誉‌‌。

从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数量多少来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政法大学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从这个角度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比中国政法大学稍胜一筹。

在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11个学科上榜,其中A类学科2个(应用经济学A-、法学A-);中国政法大学有9个学科上榜,其中A类学科1个(法学A+)。第5轮学科评估结果早就出来了,但是至今没有公布,在这里就不蛇添足了。

中国政法大学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和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经济学、财政学、行政管理、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劳动与社会保障)和3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根据软科发布的最新专业评估结果来看,中国政法大学有2个专业被评为A+(法学、网络与新媒体),9个专业被评为A。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3个专业被评为A+(法学、工程造价、劳动关系),30个专业被评为A。

也就是说,从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来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实力强于中国政法大学。

中南大和法大的就业情况分析

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志不只是学科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重要。毕竟现在是一个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哪所大学的就业好,哪所大学就是好大学。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情况分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最近这几年没有公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最新的报告也是2020届的。不过,校方倒是发布了2021届和2022届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从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根据校方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我大致计算了出了这么几个数据:

2021届实际本科毕业生4956人,1578人选择继续求学深造,占比32%;531人免试推荐研究生,占比11%;1563人签署就业协议,占比32%。在签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当中,有1354人进入企业就业,占比87%;有161人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占比10%。

2022届实际本科毕业生5119人,26%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求学深造,143人被选为选调生(本科毕业生43人)。毕业生入职华为、中兴通讯等重点企业的人数有所增加,其中101人进入华为就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生流向的单位涵盖了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会计师事务所、 其他企业)以及机关单位(政府部门、 公检法司系统等)。

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名单好像没有出现在这份榜单上。

2、中国政法大学就业情况分析

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差不多,中国政法大学好像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发布的积极性也不高,最新的报告还是2021届的。校方发布的最新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2024年的,根据校方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基本不能获取本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我们只能从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管中窥豹”了。

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特点是:就业去向以党政机关、司法部门、企事业单位为主;就业去向特色明显,法律服务相关单位就业人数占较大比例。

本届毕业生当中,就业签约率达到71.40%(本科生就业签约率是78.66%、硕士生签约就业签约率是63.48%、博士生签约就业率是70.44%)。选择深造的人数占比是39.75%(本科毕业生深造率是73.12%、硕士研究生的深造率是6.21%)。

从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看,主要流向机关单位就业(42.03%),其次是到企业就业(38.85%)。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领域看,集中分布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含律师事务所),金融业,教育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5成左右的毕业生留在北京市就业,其次是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

中国政法大学的毕业生流向的单位包括这么几种类型:党政机关(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党群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律师事务所(中伦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大成律师事务所等)、企业(大型央国企和知名民营企业)、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等)。

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中国政法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11325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44位。

中南大和法大的录取分析

我以山东省作为样本,看看这两所大学在山东省的录取数据,为其他省份的考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1、设置的本科招生专业数量比较

202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39个本科招生专业,中国政法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22个本科招生专业。

2、各个录取分数段上的专业分布

录取分数线超出660分的专业,中国政法大学有1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50分的专业,中国政法大学有4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40分的专业,中国政法大学有5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30分的专业,中国政法大学有6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2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20分的专业,中国政法大学有17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4个。

呵呵,我觉得没有必要继续比较了,中国政法大学对考生的吸引力碾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法大和中南大最受考生喜欢的10个热门专业

中国政法大学有法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661分、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657分、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655分、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654分、法学647分、政治学与行政学631分、国际商务(涉外法商人才培养实验班)628分、网络与新媒体628分、汉语言文学628分、经济学626分、社会工作626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法学(拔尖人才实验班)637分、国际法(拔尖人才实验班)635分、知识产权627分、法学类627分、会计学(荆楚卓越经管人才实验班)618分、工商管理类(会计学)615分、数字经济(拔尖人才实验班)615分、经济管理试验班613分、财政学(数字财税卓越人才实验班)613分、汉语言文学613分。

可以看到,同样的专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明显低于中国政法大学,到底是选择捡漏呢,还是选择“国字号”的大学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4、法大和中南大不太受考生待见的5个专业

中国政法大学有德语(法律德语实验班)617分、行政管理616分、公共事业管理614分、工商管理613分、金融工程(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611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公共管理类598分、法语596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594分、保险学581分、电影学(中外合作办学)553分。

山东省2024年的特招线(一本线)是521分,本科控制线是444分,通过上述数据看出,就算是冷门专业,不是学霸也别想考上。毕竟这2所大学都是头部211大学了,含金量摆在那里呢。

松子老师有话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都是非常不错的名校,那么对考生来说,如何进行选择呢?我给出的几点建议,仅供考生们参考。

从就业情况来看,中国政法大学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法律、金融、教育、机关等领域,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生就业涵盖财经、政法、金融等多个领域,就业地域也较为广泛,除了一线城市,在武汉及周边地区也有较多毕业生就业。

从学校的位置看,中国政法大学位于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学术资源和实习就业机会。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国家级法律机构、政府部门、大型企业总部等,有利于拓宽视野、积累人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武汉,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也有较为丰富的就业资源,生活成本相对北京可能较低一些。

如果你更喜欢一线城市的繁华和丰富资源,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更适合;如果你对中部城市的生活氛围和发展潜力感兴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在的武汉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对法学有浓厚兴趣且立志在法学领域深入发展,倾向于法律领域的高端就业,希望毕业后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发展,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友资源和地域优势可能更有利于你。如果你对法学感兴趣,还想兼顾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并且对中部城市的生活氛围和发展潜力感兴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0 阅读:220
松子说学习

松子说学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