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企业做大做强,都有这样一个规律:
创业初期,老板创始人都是靠个人资本、人脉搭建起来,既做产品又做业务,还做服务员;
企业发展期,跟随拼搏的员工逐渐成长为核心团队,但创始人依然是企业最大的业务员,核心合作伙伴和业务能接手的只能是老板;
企业品牌时期,企业成为一个平台,企业负责人不再在前台,往往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品牌本身,或者职业经理人、继任者!
所以前期负责人成就企业,中期团队成就企业,后期品牌成就团队,成就负责人。
所以一个成熟的品牌,大家记住的往往是某某品牌的老板老总,而不是某某老板的品牌!
但这些年,企业家个人IP风潮,却掉了个,一批企老板开始学雷军,学小米,但这真的适合吗?

这不,刚开年,董小姐就弄出大事件了,格力专卖店要改为董明珠健康家了!
对于这一品牌战略转变,网上一片质疑声,特别是近年来董小姐在内外的强势,让这种声音更是甚嚣尘上!
对于这个变化,我们外人对于实际情况不了解,无法多做评价,但从企业品牌、IP打造上来说,这真是条歪路,是条歧路!

一个企业,面临众多不可测的市场风险,作为企业负责人,因为掺和个人和企业双重身份,风险就双倍叠加!
让品牌与企业负责人等同时候,就意味着企业不仅面临着市场竞争的风险,还承担着老板的个人风险。
老板的一言一行,个人私德,都代表着企业,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企业舆论风险,甚至因为老板的意外,企业就可能瞬间崩塌!
所以,老板可以塑造个人ip,可以将个人人社充分塑造和发挥,但不能让企业品牌押宝在老板个人上!
这非常不可取,毕竟个人能量永远不可能取代团队和品牌平台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