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学好书法,首先要学会观察和模仿,分析古代名家成功的方向,以此有目标的加以努力,譬如清末学者杨守敬,他精通金石,致力于研究古人,一生撰写诸多名作,其字在日本备受欢迎,号称“现代日本书法之父”。
当然这并非杨守敬最显著的成就,他的突出贡献,就是观察古代名家优良品质,总结出历代高手必备的5大优点,现在我们共同看一下,第一点:天分。他曾说“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天分极为重要,很多人努力练习一辈子,甚至无法比过天才练习3天。
譬如明朝的文征明,60岁之后才名气大涨,而唐伯虎和王宠,年仅18便以书法名震江南,若是存世时间够长,超越文征明不再话下,而且天分是客观条件,难以改变,当代80%人不具备。
第二点:多见。多去观察古人法帖,不要急着下笔,先去感受字里行间的气韵,体会内涵的自然意态,明晰每一处绞转、提按的变化,就像当年欧阳询骑马出行,无意发现索靖撰写的石碑,立即停马站在前面,把每一个笔画看透,观摩数日才离去。
第三点:多写。如古人所言:“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古代书法家早年,全都经历过长期且枯燥的练习,据文献记载,赵孟頫和文征明幼童时期,每日抄写10遍《千字文》,一天能写1万字,由此练成强悍的控笔功力,所写字迹平稳精到、从容有序。
第四点:品高。此处品高说的品德和品味,品味不难理解,鉴赏书法不能一直停留基础层面,要学会提升自我,透过表面感受内在气韵和情感变化,正如《祭侄文稿》,从外观看杂乱,但是艺术气韵丝毫不输《兰亭序》。
至于品德很多人理解成“字如其人”,常用人品、德行比附书法,这种观点是错的,此处是指“艺品”,坚实古法基础创新,不要像当代的“网络大师”,随意写出一团杂草,就自诩为艺术神品,还大言不惭的说,他的作品超越古人。
第五点:学富。现代很多人学书法,时常忘记这一点,学富指的并不单是技法提升,也是思维和理论知识的储备,只有捋清历代书法的关联和风格特色,才能依据自身水平和文艺修养,实现合理提升,让思维不局限在一个时代,感受多重艺术风格,为日后的个人创新打下基础。
其实后面多见、多写、品高、学富这4点,都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古人常说“熟能生巧”,多去观察、临摹古人法帖,夯实基本功,笔法得到提升,慢慢的艺术品味、鉴赏水平,以及自身的文艺修养,就会随之提高,进入“高手”领域。
您对上述观点有何见解,欢迎留言评论
秋无痕
无一点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