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毛主席看完元帅名单后指着贺龙名字:他可是个好配角

南书房 2024-08-31 23:42:30

1955年1月,以彭德怀和罗荣桓为首的中央军委委员经过两天的讨论讨论,最终通过了评定共和国元帅、大将和上将的名单,并将名单上报给毛主席和党中央。

毛主席审定元帅名单时,看到贺龙的名字位列元帅名单中,就指着贺龙的名字说:“他可是一个好配角啊!”

贺龙元帅是“配角”?这是毛主席有意在否定过贺龙的历史功绩吗?

答案当然不是,相反,毛主席如此形容贺龙,正是在肯定贺龙的历史功绩,毛主席之所以如此形容贺龙,其实是与一段历史有关。

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集团对陕北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让彭德怀负责对敌作战,让贺龙负责地方工作,长期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贺龙因此成为“配角”。

为了做好一名“配角”,贺龙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因为他深知,这个“配角”当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战局发展。

自接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命令开始,贺龙就教育部队说:

“军队是党的,无论谁来领导,都要听党指挥,我带过的部队,也可以由别人来指挥。”

11月,中央军委命令下达了西渡黄河保卫边区的命令,贺龙二话不说,立即赶到晋绥一纵驻地,动员一纵官兵执行命令。

没过多久,晋绥战场上的我军兵力出现不足,贺龙又毫无保留地动员晋绥二纵过黄河,支援晋绥战场。

由于担心部队闹情绪,贺龙就派人捎信给一纵政委说:

“你们要听彭老总的指挥,保卫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安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正是因为贺龙大公无私,才使晋绥野战军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和蟠龙镇等战役的胜利。

在这三场大战中,前线部队所需的弹药和物资,都是由贺龙组织运过黄河的,如果没有贺龙,三场大战就不会打得如此顺利。

中央军委一纸调令改变了指挥关系,贺龙不仅任何怨言,还竭尽全力配合彭德怀指挥部队,甘愿做一名“配角”。

贺龙的这种配合是“补位不越位”,他没有越位去代替彭德怀指挥,而是在出现问题时站出来化解。

榆林战役期间,彭德怀先后与廖汉生和贺炳炎爆发争执,贺龙对此高度重视,严厉批评了两大爱将,并要求廖、彭主动检讨自己。

每次晋绥野战军发生问题,贺龙都会主动承担责任,通过唱红脸的方式来整肃军纪,这让彭德怀感动不已。

一次会议结束后,彭德怀紧紧握着贺龙的手说:

“晋绥部队能打仗,听指挥,这都是你领导的好啊。”

贺龙从不因此而邀功,反倒是勇挑重担,一心扮演“配角”,这样以使命为重的坚定党性可歌可叹。

党中央决定将中央机关迁至晋绥解放区时,周总理担心贺龙有意见,不愿意承担供养中央机关的重任,就找到贺龙谈话,没想到,贺龙竟然来者不拒,还信誓旦旦对周总理说:

“中央能将这副担子交给我,是对我的绝对信任,请你放心,我一定会保证所有人的吃住和安全。”

贺龙为西北战场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是他总把功劳归于党中央和毛主席,以至于毛主席亲切地称赞他为“边区的萧何”。

1 阅读:289

南书房

简介:以专业的眼光让历史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