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经济”在2025年突然成了地方政府的新目标。
2025年1月15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将)引进更多首店首发首秀首展。(2024年)新引进知名品牌首店超800家。”
据南方周末记者统计,十余个省市都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首发经济。比如,吉林省政府就表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引进培育100个首店”。
早在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系统部署,其中就专门提到“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决定》辅导读本中介绍,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它主要涵盖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
对地方政府而言,发展首发经济为何如此重要?

随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首发经济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视觉中国 图
从首店到首发首发经济概念最初源自首店经济。早年间,首店主要指知名品牌在某个区域范围内的首家门店。为了吸引首店落地,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各地方政府曾陆续出台奖补措施。
例如,成都市曾在2019年出台政策,每年择优20家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和带动性的品牌首店,分别给予20万元奖励;对在城市级以上商圈开业并且经营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的品牌首店,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王先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在前几年调研时发现,首店概念较为模糊,难以界定,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政府补贴,设立了种类繁多的首店类型。而首发经济则是一个体系,涵盖更多内容。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曾联合多部委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支持中心城市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鼓励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首发或同步上市新品。
这时的首发经济,更多强调落地新产品。直至2024年《决定》出台,首发经济的内容逐步明确,首店经济成为了首发经济的一个部分。
2024年8月,商务部发布的《首店经济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介绍,首店经济,指的是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品牌开设首店,并通过首店在地持续运营,对城市活力产生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是首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从首店到首发的进阶,不再仅拘泥于新设首店,而是拓展到首店、首秀、首展等内容,代表性的经济活动是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等。
过去几年,首发经济逐步成为商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也是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上海市商务委的数据,2018年5月至2023年12月,超过4500个国际国内品牌在上海举办首发活动,引进首店5840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王微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近几年首发经济的相关实践来看,创新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和底色。首发经济通过创新激活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潜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为消费增长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与首店经济相比,首发经济涵盖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能够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首发意味着商业布局尚待完善,新的品牌、产品等落地之后,能够拉动当地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2021年至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次年经济重点任务时,首要任务分别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仅有扩大国内需求与消费直接相关。
而2024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首要任务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其中,强调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根据商务部数据,2015年-2024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66.4%上升至82.5%。
“消费取代投资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研究室副主任张鹏撰文称,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13年的51.4%上升到2023年55.7%;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由2013年的46.1%下降到2023年的42.1%。
随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首发经济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过去一段时间,中央与地方相继出台政策文件,鼓励发展首发经济。
2024年末,成都市商务局发布的行动方案中介绍,预计至2025年底、2027年底、2029年底,推动全市商务商贸园区分别新落户高能级首店130家、145家、160家以上,分别开展首秀、首发、首展活动30场、40场、50场以上。
“2024年带动960家首店落地,有效促进了首都消费市场繁荣发展。”2025年1月,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卢慧玲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2024年12月,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创新时尚型商业,发展首发经济,引入全球知名品牌,支持首店、首展、首秀,培育“年轻力”“她经济”“文艺范”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前,首发经济的业态供给主要集中于时尚零售和餐饮领域,而文化、科技、教育等新兴领域的首发供给相对不足。未来,应鼓励企业探索多元化业态,特别是在文旅、健康、教育等领域推出更多首发产品与服务。
欧阳日辉介绍,首发经济仍处于探索阶段,政策落实不到位、市场竞争激烈、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制约了其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可以从强化政策支持等方面,完善产业支持体系,提升首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5年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强调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支持开设首店、旗舰店,举办首秀、首演、首展活动。
劳帼龄提醒,各地资源禀赋不同,首发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应千篇一律,需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形成差异化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
南方周末记者 吴超
责编 顾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