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成24小时护工,照护老年痴呆母亲:未来独生子女处境更难

说宇宙寻真理 2024-09-05 16:46:51

现实是残酷的,它不讲理,不讲情,更不会因为你是北大教授就对你格外开恩。

胡泳,作为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曾经过着“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生活。几年前,为了更好地照顾年迈的父母,他将95岁的父亲和85岁的母亲从外地接到了北京。

可是生活的不幸会公平地降临到每一个人头上。几个月后,父亲因病去世,而母亲的健康也急转直下,阿尔茨海默症将他的生活完全打乱。从一位学术界的“掌门人”变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全职护工”。

而阿尔茨海默症——也是人们经常俗称的老年痴呆症,更是数千万个普通家庭同样面对的辛酸。

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对很多人来说或许只是医学名词,但对于胡泳来说,这意味着每一天都像是一场与看不见的敌人的战斗。

母亲的记忆和认知能力随着时间的流逝颜色一点点褪去。她的行为和思维退化到了像三岁小孩一样——但比照顾三岁的孩子还要复杂得多。

三岁孩子的确需要人喂饭,需要人换尿布,但他们终究会长大,学会自己动手。而胡泳的母亲却像是被困在时间的囚笼里,越活越“年轻”,但这种“年轻”却是让人心酸的倒退。

胡母不仅需要胡泳喂饭,时不时还得帮她擦拭嘴角的残羹。更糟糕的是,她常常无法控制大小便,这意味着胡泳时刻要准备着应对突如其来的“意外”。

体力上的挑战并不是最难熬的。照顾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真正令人抓狂的是精神上的煎熬。胡母常常陷入迷茫,分不清今天和昨天,不记得胡泳是谁,有时候甚至连自己都不认得。

作为一个儿子,你满怀期待地去看望母亲,却得到了一张茫然的脸,甚至可能还要面对母亲的质问:“你是谁呀?”。

但胡泳并没有因此而崩溃。他在这场看似无解的生活困局中,学会了用幽默面对一切。母亲把他当成陌生人,他便把自己当成“捡来的儿子”。

母亲问他今天是什么日子,他会用讲课时的口气耐心解释,然后默默在心里祈祷,愿这份记忆能够多留存几秒。

每当夜深人静时,他常常自问:“作为一个教授,我是不是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全心全意地投入学术了?作为一个儿子,我是不是也没有做到最好?”

千万家庭的心酸

胡泳的家庭情况在中国其实并不罕见。到2020年,全国大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而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这个数字预计到2050年可能会增至4000万人。

根据《中国老龄健康数据报告》显示,照顾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家庭每年的支出大约在6万到15万元之间,这对很多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压力。

然而,尽管如此大的挑战摆在眼前,社会上对于阿尔茨海默症的认识却还存在不少误区。很多人觉得,老人偶尔忘事或者行为有些古怪,不过是“人老了”,有点“作”而已。

举个例子,正常人也会偶尔把钥匙放错地方,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情况可要严重得多。

他们可能会把钥匙放到冰箱里,然后完全忘记自己这么做过。当家人发现后去问他们时,老人可能会表现出很强的防备甚至疑虑,因为他们真的记不住,也不知道自己做过什么。

另一个常见的误解是将阿尔茨海默症和小辈的不孝联系在一起。社会上总有一种声音认为,如果一个老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那一定是家里人没有好好照顾,没尽到责任。然而,这种看法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主要和遗传、年龄增长、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不管家人怎么尽心尽力,还是无法阻止大脑的自然退化。

更何况,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慢慢发展的疾病,通常在确诊前,病情已经持续了多年。即便家人再努力,病情也不会被逆转。

那么,为什么这些误解这么普遍呢?部分原因是因为大家对阿尔茨海默症的了解还不够。和心脏病、糖尿病这些“显而易见”的疾病相比,阿尔茨海默症的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

再加上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老年人通常被视为慈祥、智慧的象征,而不是行为失常、反应迟钝的“问题群体”。

所以,当老人出现这些异常表现时,家人往往难以接受,甚至会下意识地认为是老人自己或者家人做得不够好,而不是考虑到可能是疾病在作祟。

在这种沉重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一些看似极端的选择,比如“安乐死”。然而,在中国,提起“安乐死”这个话题,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皱起眉头。

毕竟,在这个文化重视孝道、生命至上的国家,讨论“安乐死”不就是等于在饭桌上突然端出一盘臭豆腐——让人难以启齿吗?

安乐死可行吗?

“安乐死”。简单来说,“安乐死”就是在患者无法忍受的病痛中,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帮助他们有尊严地结束生命。

这个概念听起来很“西式”,而且确实,安乐死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合法化,比如荷兰、比利时和瑞士。这些国家的法律允许在严格的条件下,患者可以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医生也可以在法律框架内协助实施。

那么,安乐死在中国的现状如何呢?很遗憾地告诉你,目前在中国,安乐死是非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任何形式的故意杀人行为,无论动机如何,都构成犯罪。

也就是说,如果医生或家属帮助病人实施安乐死,那不仅会面临法律追责,还会引发社会舆论的巨大争议。

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的医护系统压力越来越大,养老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那些长期病痛缠身、无药可治的患者,他们的痛苦和家属的负担都在不断增加。

这种情况下,支持者认为,安乐死是一种人道选择,能够让病人在尊严中解脱,而不是在痛苦中消耗殆尽。

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最后时光是在病床上无尽地痛苦挣扎。再者,实施安乐死还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这在医疗资源紧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现实。

然而,反对者则有着更为深刻的顾虑。安乐死的合法化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不可控的社会问题。比如,如果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安乐死的合法性谋取私利,甚至伪造患者意愿,那将是一场伦理灾难。

更何况,中国的法律体系和社会环境是否具备足够的监管能力,来确保安乐死的公平和透明,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与其说胡泳是在照顾一位母亲,不如说他是在和时间做一场艰难的赛跑。母亲的病情让他明白,生命中许多东西都是不可逆的,但他也用行动告诉了我们,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我们都应该学会笑着面对,哪怕内心在流泪。

信息来源:

河北新闻: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



0 阅读:1

说宇宙寻真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