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三十八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04-19 07:35:17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三十八讲

第二章 南北朝书法批评的演变

第四节:萧衍与陶弘景的书法评论

(三)萧衍推崇汉魏书法还与其政治背景密切相关

除了审美上的原因,萧衍推崇汉魏书法还与其政治背景密切相关。东晋时期,门阀政治盛行,世家大族在政治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民谚有云:“王与马,共天下”,意指琅琊王氏与皇家司马氏共同分享天下。

这种政治格局不仅影响了政治领域,也波及到文化权领域,的话语萧权齐。时期南朝齐时期武帝,与王出身僧寒族的帝王试图虔争夺从书法琅之名的例子琊王氏手中夺回书法的话语即为明证。南朝前期的帝王未能实现这一目标。梁武帝萧衍引导的对“四贤”书法优劣的讨论,可以视为这一争夺书法话语权的继续。

在这一时期,琅琊王氏的整体实力已不复当年之盛,书法领域也未能出现新的领军人物。萧衍的论述一出,便得到了陶弘景、袁昂、萧子云等人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著述以阐明其旨意。由于锺繇的书迹稀少,对“四贤”的讨论最终聚焦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风取舍。尽管王羲之在梁武帝的评价体系中位居中游,但由于其传世作品众多,在这场论争中成为真正的受益者。萧衍让周兴嗣次韵《千字文》,并让殷铁石集王羲之字成篇,以此作为王子们学习书法的教材,从而使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成为主流,而王献之的书风则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我们更加热衷于深入探究这场讨论中关于书法本质的问题。其中,萧衍对锺繇书法内涵的全新解读令人瞩目。从锺繇的书法中,萧衍领悟到了丰富的哲理,并提炼出了“十二意”,这无疑是最早的书法构成分析,更是对锺繇书法的进一步认识。

萧衍将锺繇书法的内在构成划分为十二个层面,其中,前两个层次聚焦于汉字笔画的构成,即横向与纵向两种。而“均”和“密”则是探讨间架结构的技巧。接下来的“锋”“力”“轻”“决”四项,则是关于用笔的精湛方法。至于“补”“损”“巧”“称”,则是关于单个字及整篇布局的精心安排。

这些层次丰富的分析,都是针对锺繇的楷书而言,由此可见,萧衍将锺繇书法与“二王”相提并论并非空穴来风。从这一角度看,萧衍的“巧趣精细”论是基于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这也充分展现了萧衍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

从张芝、锺繇到王羲之、王献之,书法艺术的发展逐渐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人工雕琢痕迹。唐朝的张彦远曾说:“失于自然而后神。”这也道出了书法艺术发展中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微妙关系。后世的书法大家们在创造自己独特风格的同时,也不禁在前人那种浑然天成、不事雕琢的作品前感到怅然若失。

对于当下以“肥瘦”来评价锺繇与“二王”书法高下的观点,梁武帝也持保留态度。他认为这样的评价缺乏依据。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王献之的书法造诣不如王羲之,而王羲之则不及锺繇。这一观点不仅体现了梁武帝对书法的独到见解,也为我们重新审视和评价历代书法家的作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全文1186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0 阅读:3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