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救下陶勇中将的子女们,后来如何?儿子张小勇成就最高?

玲珑历史放映厅 2025-03-29 15:50:39

前言

1955年,革命时期的将领们参加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此后他们是我国的开国将领,许世友是上将军衔,陶勇是中将军衔,无论军衔高低,他们的付出将继续。

许世友将军曾是陶勇的上级,曾并肩作战,率部为革命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1967年,英勇一生的陶勇将军走完了他的一生,不久妻子也跟着去了,留下八个子女,让人很是担忧。

没了父母的照顾,他们可谓颠沛流离。只是陶勇是我军战将,他的贡献比比皆是,那么他的子女也就理应得到关照。这时许世友将军冒着风险将其收养,而他们也将不辜负期望。

许世友和陶勇

许世友将军为人豪爽,只要是他认可和看重的人,势必牵挂于心,并在对方需要之时,尽可能地为其提供帮助。

许世友和陶勇是从革命时期走来的战友,他们都是我军战将,跟随部队南征北战,给予敌军重击,并立下汗马功劳。

早在红四方面军的时候,他们就一起工作过,当时革命形势紧张,我党一大批革命人士义无反顾地参与其中,为革命贡献,他们是其中之一,更在我军部队担任要职。

许世友将军的资历不用多说,他1927年成为我党一员,这时许世友是陶勇的上级,不过无论职位高低,他们的目标是明确的,目的也是一致的。

经历革命时期的种种作战,他们的能力和经验在随之增长,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和陶勇依旧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可以说并肩作战,而且所率部队还是我军的王牌部队。

这时许世友将军率领的是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而陶勇率领的是第4纵队,他们作为部队司令员,是队伍中的关键人物,在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中,他们的指挥和态度起着重要作用。

孟良崮战役中,针对当时时局条件,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老总下达重要作战任务,为加快歼灭整74师,我军展开重要部署,随着一声令下,我军部队的总攻也便开始。

各纵队各司其职,当然攻打的方向会有所不同,必要的时候他们也将共同与敌军展开对抗。

首先第九纵队一部顺利攻占了雕窝,在我军炮火的支援下,他们可谓所向披靡。

而后第四纵队则是对高地发起了袭击,顺利攻占后,又楔入另外两高地之间,只为将敌军的退路切断。这样一来,守军威力大大降低,迎接他们的只是被一次次打退。

后来4纵与1纵、9纵各一部展开对520高地的攻占,敌军被我军沉重打击,大部分落个被歼灭的下场,余部只能进行后撤。

但我军怎会就此放弃,继续向西展开攻击,令敌军防不胜防,而这时敌军部队已然被击退。

此次作战我军战士一鼓作气,而后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迎接敌军的只能是一连串的进攻,其中不仅有4纵战士的奋战,我军其他一些部队后来也投入其中,敌军也便被击溃。

然而战场上有胜就有负,胜利的背后有着惨痛的代价,如此这场作战中,第4纵队便出现了巨大的伤亡,好在最后的结果是可观的,而整74师无疑也是伤亡惨重。

要知道孟良崮一战十分艰难,可以说易守难攻,没少让华东野战军苦恼,但在各部战士的共同努力下,我军战士冲锋陷阵,终是拿下了最后令人震惊的胜利。

许世友将军和陶勇将军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并肩作战歼灭众多敌军,更为我党迎来多次胜利。

从红军时期开始,一直到解放后,这两位将军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作为做出重大贡献之人,他们各自的情况当然也吸引着对方的关注。

照顾陶勇的子女

1967年,陶勇将军走完了他的一生,不久妻子也相继离世,这时他们的家散了,八个子女无疑颠沛流离。

本以为他们开始贫苦的生活,但陶勇毕竟曾是我军重要将领,在革命时期立下赫赫战功,他们家的情况怎会不引起许世友等人的关注,必要的时候,许世友将军等人必将伸以援手。

这不,许世友一向胆大,关键时候,他将陶勇的八个子女接回了家中,他要自己照顾、抚养,而且还是将其当作了自己的子女。

可以说陶勇是生他们的父亲,那么许世友就应该是养他们的父亲,而且在许世友的身上,他们同样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

尽管家中曾经历了不小的动荡,但在许世友的关照下,他们努力坚持了下来,并开始了自己全新的人生。

许世友将军是将他们当作了子女,和照顾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一样的学习,一样的生活条件。而孩子们之间的情谊是很纯粹的,他们之间也形成了很好的联系。

随着年龄增长,许世友这位老父亲,自然希望儿女成才,继续为国家贡献,如此他十分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到了一定年龄,便开始为他们的未来做打算。

陶勇将军的八个子女是需要关照的,许世友为此下了不小的心思,甚至还特意嘱咐了肖永银将军。

肖永银是我军重要一员,当时在部队担任司令员等要职,知道是陶勇将军的子女,他自然会很上心。

后来陶勇有三个儿子进入了部队,他们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当然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张小勇。

张小勇最初是一位坦克兵,随着学习和进步,他的能力凸显,在驾驶乃至维修技术上,他都十分精通,然后在部队表现出色,不久就当上了连长。

此后他的人生走向是自己走出来的,他进入海军,在海军指挥学院他的本事得到了极大地提高,随后参与我国建设和国防等事业,张小勇的用武之地都只多不少。

只是人生有着各种的尝试,张小勇最后选择离开部队,转而开始经商。他毅力坚定,不论在哪一方面,都将是出色之辈。

当然张小勇始终不忘的是为国家为人民付出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仗义相助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喜气洋洋,他们迎来了全新的阶段,也是一段和平时期。但在这期间,我国军民的挑战依旧很多,而我军革命时期的将领,也将继续投入全新的工作当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建国后,许世友将军是大军区司令员,他投入军区建设工作中,而早年已经在红军部队担任军长的他,能力自然没的说。

可能很多人说许世友将军的暴脾气让人发愁,但作为我军一猛将,他豪爽的性格说得过去,但只要是认可的人,他自然会在关键时刻仗义相助。

帮助照顾陶勇将军的八位子女是一方面,在王近山将军经历动荡时,许世友一样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王近山能够顺利出来工作,他的帮助必不可少。

而且后来王近山将军到南京工作,许世友十分欢迎,并给予他不错的工作环境。

总之,老战友有难,许世友将军必是那仗义之人。

结语

无论何时,许世友将军的本事都清晰明了,他得到我党的器重,立下赫赫战功,直到建国后,也依旧念着革命时期的战友情。

0 阅读:4
玲珑历史放映厅

玲珑历史放映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