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语言的力量有多强大吗?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米饭实验”。
初始三碗相同的米饭,对其中两碗米饭分别说“我恨你”、“我爱你”,另外一碗作为自然静置的对照组。
一个星期后,它们呈现了惊人的变化。

经过短短一周的实验,这三碗米饭就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
说“我恨你”“讨厌你”等消极词汇的米饭,有大量黑色霉点;
被冷漠对待的米饭,稍微好一点,但也出现了少量霉点;
只有说“我爱你”“你好棒”等积极词汇的的米饭仍然新鲜,几乎没有发霉的迹象。
你可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但不少人已重复证实了这个实验。操作简单,你不妨也试试!

其实,《话语的力量》一书中早就说过:
生命与死亡的能量,就在你的唇舌之间。
语言对米饭的影响之大,更何况是对人呢?
负面的评价、攻击,会让人变得自卑、萎靡,迷失方向;
而正面积极的欣赏、鼓励,则会让人变得自信、充满希望。
不幸的是,朋友丽姐前32年的人生,几乎是被负面语言“雕塑”着的。
丽姐上初中的时候,曾经被班里的男同学嘲笑,“太胖,笑起来跟猪一样”。
说的人很随意,但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女孩来说,这很伤自尊。
从那时起,她回家会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越看越觉得自己很胖,笑起来都有双下巴了。
于是,她越来越不爱笑,因为不想暴露自己的缺点。

工作后,她会听到同事们议论:
“丽丽这个人工作能力很强,就是太严肃了,都没见她笑过”;
“她穿得怎么还像个大学生一样,其实她稍微用心收拾一下,还是挺好看的。”
听到这些话的丽姐,像被戳中了痛点,过去那些被嘲笑、不自信的记忆又回来了。
那些负面的语言,穿越了时空停留在她的大脑中,让她不自觉地审视、评判自己。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她不敢站在镜子面前,认真地化妆护肤、搭配衣服,因为总觉得自己太胖了、不好看、不值得。

试想一下,当你站在镜子面前,会有这些动作和想法吗?
觉得自己眼睛不够大、皮肤不够白、皱纹又多了; 觉得自己身材不够好,腹部又堆了很多脂肪,手臂有点粗; 自己怎么这么土,再好的衣服也穿不出时尚感来; 表情也有点僵硬,不笑的时候有点拒人于千里的气场;如果有,说明你内在有一个“批评者”,需要好好爱自己了。
那么该如何爱自己呢?
有智者早就揭示过,爱自己的第一步——就是从语言上先肯定自己。
有一种方法最能检验你,能否对自己说出肯定、欣赏、赞美的话。
就是照镜子。
检测一下,此刻的你,对镜子里的自己,能否自然、坦率、真诚地说“我爱你”、“你很棒”。
如果你觉得尴尬、肉麻、难以启齿,说明你潜意识并不认可这些对自己的正向肯定。
不只是你,张德芬老师第一次面对镜子说话时,也是各种别扭。

德芬老师回忆说:“我第一次站在镜子前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怎么面部肌肉这么僵硬,笑得这么奇怪,要对镜子里的自己说我爱你,也感觉特别别扭。”
面对镜子,就像我们谈恋爱一样,需要一个相识相知的过程。
坚持几次之后,德芬老师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变化,会更爱自己了。

正如“镜子练习”的创始人露易丝·海所说:“生命是一面镜子,它映照出你自己。只有当你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时,才会看到这个爱你的世界。”
露易丝·海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磨难,1岁多的时候父母离婚,后来经历过霸凌和殴打,42岁时又遭丈夫抛弃,还患了癌症……
即使命运如此悲惨,她还是靠“镜子练习”进行自我疗愈,并且完成了生命的蜕变。
不仅如此,她还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引领很多人走上自我成长的道路,帮助他人提升了生命质量。
张德芬老师,就是受益者之一。
镜子练习陪伴德芬老师走出抑郁情绪,活出喜悦自信,但她发现国内还没有人熟知并普及这个实用、高效的方法。
为了把这个终身受益的疗愈方法分享给更多人,张德芬老师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向露易丝·海老师申请到了课程版权,把镜子练习引进到了国内。
于是才有了张德芬老师亲自并带领的课程《》。

很多人刚开始练习时,内心都会有各种障碍,但随着练习的深入,你会感觉到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
笑起来变得好看了; 肢体没那么僵硬了; 想要时时刻刻与美好的自己待在一起……这些就是镜子练习唤醒的内在“爱的奇迹”。
露易丝·海说:“镜子练习是你可以给自己的一份最有爱的礼物。”
那么,张德芬老师亲自带领的《》邀请你一起,来给自己一次的爱和滋养。
《》
让你真正学会爱自己,创造内在奇迹
现在仅售1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