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清
近日,溜溜梅的母公司溜溜果园递表港交所。当年明星杨幂的一句经典广告词“你没事儿吧”,让大家牢牢记住了溜溜梅这款产品。
溜溜果园依靠青梅类产品起家,可当下公司在生产、销售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与此同时,2024年红杉以减资回购方式退出,也引发了市场对溜溜果园的股权价值信任问题。此外,公司招股书在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等方面的瑕疵,对其后续的监管审核也十分不利。
【两头受挤压,陷入代加工旋涡】
溜溜果园成立于2009年,以“青梅文化”为核心,专注于特色果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梅干零食、西梅食品、梅冻这几类产品见长。2013年明星杨幂的那句魔性广告词“你没事儿吧?没事就吃溜溜梅”,为溜溜果园迅速打开了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溜溜果园在中国果类零食市场的份额达到了4.9%;在梅类产品中的市场占比为7%。在青梅和西梅产品领域更是连续四年位居行业第一。
依靠梅类产品,溜溜果园做到了超10亿的年营收。招股材料显示,2022年至2024年(简称报告期),公司的营收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和16.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5%。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0.99亿元和1.48亿元。
▲经营业绩情况,来源:招股说明书
不过,净利润中政府补贴占比不低,2024年政府补贴贡献净利润0.33亿元,占比近22.5%。而且报告期内虽然整体利润在增加,但是毛利率却从38.6%下滑至36%,这与公司的供应链、生产和销售策略脱不了干系。
2024年,溜溜果园用了几万吨青梅原料,但公司并没有自营果园。主要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处进行青梅原料收购。而这就造成了很大的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例如2017年福建霜冻,导致青梅收购价暴涨,2024年霜冻事件又引发公司生产成本上涨8.3%,但是溜溜果园却难以将涨价压力分摊给下游。
溜溜果园原先基本采用经销方式,从2019年A股折戟开始调整销售结构,加大直销力度。2022年更是与鸣鸣很忙、好想来等量贩品牌建立合作,大力发展量贩渠道。2024年直销收入占比达59.2%,而量贩渠道贡献了超50%的直销收入,目前公司的前三大客户均为量贩品牌,合计贡献了26.1%的营收。
不过量贩渠道的议价强势,以前经销渠道时,溜溜果园基本先款后货,在面对量贩客户时,不得不接受30-60天账期,此举也使得其应收账款暴增近100%,达到最新的1.63亿元。而且量贩渠道为了以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倒逼上游供应商进一步降价供货,为此溜溜果园不得不进行降价,例如梅冻产品两年内售价降幅达31.6%。
无法从原料或产品端将价格风险传递出去,溜溜果园只得去压缩产品的生产成本。这也使得公司越来越依赖代工。梅冻产品70%以上由代工厂生产,而代工品控和质量难以保障。黑猫投诉平台上有不少涉及到产品品控问题的投诉。
▲黑猫投诉平台情况,来源:招股说明书
除此之外,溜溜果园旗下同一公司因废气排放超标的问题两次被罚,也透露出公司在环保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当下主力消费群体对产品健康与品质更加看重,品控问题可能对溜溜果园的品牌声誉造成损害。
而2024年红杉通过让溜溜果园减资回购的方式离场,更是引发了市场对公司股权价值的担忧。
【红杉退出引发市场担忧】
红杉是溜溜果园早期重要的机构投资者,2015年6月,斥资1.35亿元参与溜溜果园的A轮融资,获得公司13.99%股权,将其投后估值提升到了9.65亿元。2024年6月,溜溜果园与红杉签署减资协议,以回购方式清退其全部股份,并于2025年1月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招股说明书中说到A轮投资者(即红杉)的回购价格为“原始投资本金+每年10%单利”,并扣除已派发股息。据此推算,红杉资本的退出金额大约在2.61亿元。而红杉的退出也引发了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广泛担忧。
如果按照PE法进行估值,使用消费企业20倍的PE均值,在减资前红杉持有的公司股权价值超过4亿元,但是红杉宁愿牺牲潜在的利益,打6折也坚决离场,给市场传递出了不好的信息。
在与红杉决定分手后,溜溜果园在2024年末紧急引入了华安基金和兴农基金,合计为公司获得了7500万元的外部输血,同时也和两位投资者签署了股权协议,约定如果在2025年底之前没能完成上市,则以6%的对价回购其股份。
▲赎回权情况,来源:招股说明书
从获得资金到回购的最后期限仅一年时间,这更像是某种意义上的“明股实债”。
而截至2024年底,公司账上的现金储备仅有0.78亿元,当前溜溜果园不仅有3.12亿元的短期借款,更有近0.8亿元的潜在赎回义务,公司整体的现金流正在极度承压中。
此外公司招股书中的多处瑕疵,也容易给上市审查带来不利影响。
【招股书瑕疵颇多,恐难应对审核】
港交所《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对招股书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准确性与及时性有很高的要求,尤其对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大风险财务数据等需要充分披露,而溜溜果园的招股书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瑕疵。
例如规则第13.09条要求披露“可能影响股价及投资者决策的重大风险”,溜溜果园虽在招股书中强调了“端到端质量管理系统”,但是其代工厂芜湖梅冻天然食品科技在2022-2024年被监管部门5次检查,4次因质量问题被责令整改,包括使用过期防腐剂等违规行为。招股书仅模糊提及“可能损害品牌形象”,未量化公司在这家代工企业的代工比例及后续的改进和规避措施。
在规则第13.10条要求量化风险影响,但招股书中溜溜果园并未模拟极端气候对毛利率的敏感性分析;也并未因为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快速攀升,而在材料中披露客户合作稳定性评估及替代方案。
此外,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要求披露股东权益保护措施。在2024年溜溜果园进行了大额突击分红,当年净利润1.48亿元,但分红1.2亿元,分红率高达81%,有近1亿元的分红被实控人家族所得,而同期公司短期借款3.12亿元,现金仅0.78亿元,公司并未详细解释分红的合理性,以及如何看待分红与偿债能力之间的矛盾。并且港交所要求财务数据需反映真实盈利质量及可持续性,在2024年政府补助占到公司净利润超22%,但溜溜果园并未说明补助性质、持续性以及对后续整体盈利的潜在影响。
招股书中的其他瑕疵还有不少,这些瑕疵不仅不利于公司通过审查,也不利于市场投资者对公司的深入了解和评估,形成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市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比黄金重要,除了在信披上改进外,如何增强在供应链上的把控以及在下游客户处的议价能力,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来说也很关键。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