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民党第一谋士,号称活诸葛,逼红军长征,为何被自己人所杀

历史滴温度 2024-12-23 10:26:43

蒋介石身边有不少幕僚,曾经有一个人是首席顾问,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策略,迫使红军开始长征。

蒋介石非常信任这个人,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甚至尊称他为“当代诸葛”,称赞他的计谋出神入化。

可让人惊讶的是,这个为国民党立下大功的人,最终遭到刺杀,血染江汉关轮渡码头,死在自己人的手中。

那么他究竟是谁,献了哪些计策,为何会遭自己人刺杀?是什么原因导致这般结局呢?

如果您也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呀。

1934年11月,蒋介石召集了一个紧急会议,专门讨论对红军的围剿行动。

此时红军在九峰山战役后,成功进入了湖南地区,因此会议焦点是红军可能的转移方向。

当时国军将领普遍预测,红军将会向湘西移动,与贺龙和萧克领导的红二、六军团会师。

但是有一个人却提出反对意见,坚决认为红军会选择放弃捷径,走绕道长江沿岸,向川西方向北上的新路线。

这个人的观点提出来后,不仅遭到众多将领反对,连蒋介石本人也不赞同。

毕竟八十多年前,太平天国石达开率部所走的路线,与这条新路线极相似,但结果是石达开被俘且全军覆没。

可谁也没想到,红军最终确实选择这条新路线,而蒋介石没有听从这个人的建议,最终错失了一个大好机会。

这个人竟然能精准猜出红军的意图,难道真如蒋介石所言是“当代诸葛”?

这个人是谁?他就是杨永泰。

杨永泰很早开始政治生涯,最初担任民国国会的议员,后来遇到孙中山先生后,开始追随先生并致力于民主革命。

孙中山对杨永泰的才能赞赏有加,甚至想让他担任护法军财政厅厅长职务。

然而杨永泰那时候还年轻,在其他人的影响下,错误地认为孙中山实力不足,因此对他的邀请犹豫不决。

不久之后,孙中山受到排挤而被迫离开,而杨永泰却选择留在西南军阀。

正当他想大展宏图时,粤系军阀回师广东,迫使他重新考虑出路,因此他再次倒戈投向北洋军阀。

北伐战争后,杨永泰看到新的机会,注意到李宗仁、白崇禧等势力,开始考虑向他们倒戈。

但他们看穿杨永泰的行为,认为他的性情反复无常,并认为他缺乏忠诚独,因此没有真正接纳他。

杨永泰感到极度愤慨,对两人产生了深深的怨恨。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机遇来了。

在好友熊式辉的推荐下,杨永泰结识了蒋介石。

为了表露自己的忠心,杨永泰开始利用独特见解,为蒋介石策划了一系列事件。

在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在台上表现得悲痛欲绝,同时发表一篇充满情感的演讲。

这背后实际上是杨永泰的策划,利用这件事塑造蒋介石,打造出中山先生合法继承人的形象。

尽管这种行为显得有些矫揉造作甚至令人尴尬,但政治表演往往能产生显著的效果。

在这件事之后,蒋介石站稳了脚跟,加上还掌握着军队,很快成为广州国民政府首要人物。

杨永泰再次见到蒋介石后,直接指出了令他烦恼的核心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各派系割据带来的潜在威胁,如果任由当前局势恶化,未来很快会爆发无法遏制的冲突。

因此杨永泰提出了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在针对不同的派系时,提出不同瓦解方法。

这就是从经济上打击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采取军事行动打败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通过外交手段削弱张学良的东北军。

蒋介石听了之后,对杨永泰的智慧大为赞赏,并决定立即采纳他的意见。

过了不久,蒋介石开始对桂系采取行动,杨永泰运用卓越的说服技巧,说服了俞作柏和李明瑞倒戈,迫使桂军撤退至广西,从而平息桂系的反抗。

随着中原战争爆发,阎锡山与冯玉祥结盟,共同对抗蒋介石。

杨永泰凭借对人心的深刻理解,提出了一个大胆且精明的计划,就是利用银弹外交手段。

在与冯玉祥战斗中,杨永泰通过经济手段收买冯的两大部将,导致冯军不战而败,同时利用金钱和游说手段,成功地使张学良站在蒋介石的一方,

在杨永泰的巧妙布局下,阎冯联盟在短短三年内便被彻底击败,全国各地的军阀势力也基本上被蒋介石所收服。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转变军事目标,着手对红军进行围剿,然而连续三次的行动均以失败告终,红军并未受到丝毫削弱。

杨永泰向蒋介石分析失败原因,指出红军与一般军阀不同,他们是一支不惧生死、团结一致的队伍。

杨永泰强调,红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他提出要战胜这样的军队,仅凭武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策略。

核心是对民众实施细致管理,并强化宣传教育工作,严厉打击当地的腐败和不法行为,对贫困民众提供援助救济。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认识到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并且在军事上加强兵力,但对愿意投降的人给予宽恕机会。

蒋介石非常赞赏这一策略,并赋予杨永泰重任,任命他为司令部秘书长。

1933年5月,杨永泰亲自参与第五次围剿,负责撰写和分发宣传单,还积极组织赈济活动,严惩欺压民众的恶霸,试图通过金钱和利益来赢得民心。

在杨永泰的精心策划下,苏区遭受了严密的经济封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红军面临着极大的生死危机。

红军不得不放弃根据地,自此踏上了长征的征途。

1934年底,蒋介石为了追剿红军而抵达四川,在杨永泰的建议下撤销南昌行营,并在重庆设立了新的行营。

这一个举措不仅有利于追剿红军,也将四川纳入势力范围,但四川军阀刘湘强烈反对蒋介石的军队进入四川。

与红军激战毫无进展后,刘湘不得不向蒋介石求助,但他仍然十分精明,只愿意接受武器装备援助,坚决拒绝军队支援,以此保持自己的实力。

杨永泰提出建议,采取派遣参谋团方式,名义上是协助作战,实际上则是将势力渗透进去。

蒋介石让杨永泰亲自前往,为了赢得刘湘信任,甚至帮助他建立四川省政府,打破了原有的防区划分。

任命专员时,杨永泰挑选的忠于蒋介石的人士,使得国民党的势力逐渐渗透,最终成功牢牢控制四川。

自此杨永泰成为蒋介石身旁的首席军事顾问,他的影响力和权力达到了顶峰,所有关键文件和希望面见蒋介石的人,都必须经过杨永泰的审查。

这种影响力自然招致许多嫉妒和敌意,尤其是来自内部的敌意最为强烈。

在当时,以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为核心的中央俱乐部,长期控制着国民党的党务工作,甚至有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流传。

在陈氏兄弟看来,杨永泰不过是投机政客,因此私下里常常轻视他,认为他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实力。

1934年,南昌机场发生了一场大火,导致十多架从意大利购买的飞机被烧毁。

蒋介石命令彻底调查此事,但结果表明火灾是意外,然而杨永泰怀疑事情并不简单,经过进一步调查。

他发现事实真相,是主查官员邓文仪接受陈氏兄弟的十万美金贿赂,而纵火案的主谋徐培根也被故意隐瞒。

蒋介石得知真相后非常愤怒,邓文仪被撤职,徐培根被处决,杨永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陈氏兄弟的势力。

陈氏兄弟派系自此痛恨他,而杨永泰的野心也愈发膨胀。

蒋介石清楚杨永泰的忠诚,但在权力的博弈与权衡下,不得不进行深思熟虑,最终让杨永泰调至湖北省担任主席。

为了不让杨永泰好过,陈氏兄弟并未就此罢手,在他还未到湖北之前,就在学校中散布谣言,诋毁杨永泰的名声。

1936年10月下旬,陈氏兄弟的手下截获情报,立即联系上海职业杀手王亚樵的手下谭戎轩,告知他杨永泰是一名亲日派官员,并希望他能将其杀害。

当时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大片领土,许多爱国人士都希望铲除亲日的卖国贼。

因此谭戎轩携带手枪,埋伏在杨永泰必经的码头附近,并在杨永泰返程时将其杀害。

枪声响起后,56岁的杨永泰倒地身亡,蒋介石的首席幕僚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事后戴笠负责调查此案,看到调查结果显示,凶手谭戎轩是在刘庐隐的指使下行事的,而刘庐隐随后被捕,并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关于杨永泰的逝世,一直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刘庐隐只是替罪羊,真正的幕后策划者是陈氏兄弟。

尽管杨永泰为国民党做出了贡献,但最终却因派系斗争而悲剧性地死去,而他所谓“诸葛”的称号并非徒有虚名。

随着职位提升和权力扩大,杨永泰不可避免卷入派系斗争,这也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所以才落得这般的唏嘘下场。

听到这儿,您有何感想呢,欢迎关注留言评论呀。

0 阅读:50
历史滴温度

历史滴温度

从历史长河里,感受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