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古人的身体素质差别很大 有些天天劳动的古人身体可比现代人差远了
引言:
常言道,现代人不如古人身体好。每当谈起古人,人们总会联想到"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万夫莫开"的关羽,仿佛古人个个都是天生神力。可真实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考古发现告诉我们,不同时期的古人,身体素质竟然天差地别。有趣的是,在某些历史时期,那些终日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古人,身体状况反而不如现代人。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古人之间的体质差异如此之大?古人的真实体格该如何评估?
一、身高的历史变迁
世人都说曹操身材矮小,可知道吗?在东汉末年,曹操的身高放在今天确实不高,但在当时却也算得上中等身材。《三国志》中记载,建安年间曹操招募士兵时,就曾下令"募天下骁勇,身长七尺以上"。这个"七尺"可不是现在的尺寸,要按照汉朝的度量衡来算。
说起汉朝的度量衡,倒是有个有趣的故事。汉武帝时期,朝廷为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标准,特意制定了新的尺度。当时的一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七尺也就是161厘米左右。这个标准放在今天看来不算高,但在当时已经是普通人服役的及格线了。
有意思的是,在汉朝,身高八尺(约184厘米)就被认为是壮士美男的标准了。《汉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人物:东方朔,年轻时以身高八尺的伟岸身材被选入宫中为郎。后来因为机智过人,常在汉武帝面前谈笑风生,成为一代名臣。
到了唐朝,标准可就更高了。唐太宗贞观年间,专门颁布了一道征兵诏书,要求"骑兵身长六尺有余"。这里的"六尺"可是用唐朝的尺度来算,一尺就有30.7厘米,六尺就是184厘米,"有余"就更高了。这样的身高标准,即便放在今天也算得上是高个子了。
唐朝为什么要定这么高的标准?这还得从军事需求说起。唐朝是个骑马打仗的时代,骑兵是军队的主力。身高够高,腿够长,才能更好地驾驭战马。在长安城的西市,就有专门的"选马市",挑选骑兵要用的战马。相传当时还有个说法:好马配好汉,身高六尺的壮士才能驾驭千里马。
贞观十三年,突厥使者入长安,看到唐军将士个个身材魁梧,不由得赞叹道:"中国将士,果然名不虚传!"这句话被史官记录下来,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朝精锐士兵的体格标准。
不过到了晚唐,这个标准就逐渐降低了。由于战乱频繁,兵源不足,朝廷不得不降低征兵标准。《新唐书》记载,德宗时期就曾下诏:"凡应募者,不拘身长。"这一变化,也折射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轨迹。
在江南一带,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人们的身高普遍要矮一些。南朝宋的军队征兵,就把标准定在了"五尺八寸"。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北方军队常常以体格优势著称的原因之一。
二、饮食与生存环境的影响
提到秦汉时期的饮食生活,就不得不说到当时独特的"田猎文化"。《史记》记载,秦朝统一六国后,全国上下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春耕夏耘之余,秋收冬藏之际,民众常常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狩猎活动。这不仅是一种军事训练,更是重要的肉食来源。
在陕西咸阳出土的秦代陶俑中,就有不少反映狩猎场景的作品。考古发现的骨骼遗存表明,当时人们经常食用野猪、野鹿等野生动物的肉。这种农耕与狩猎并重的生活方式,使秦汉时期的普通百姓能够获得充足的动物蛋白。
汉朝建立后,这种传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汉书·食货志》记载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汉代的集市上不仅有家畜肉类,还经常出现各种野味。长安城的西市更是专门开辟了"猎市",专门经营各类野味。据记载,光武帝刘秀年轻时就曾在这里采买过野味。
饮食调养之道在汉代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记载了不少食疗方法。比如,他提出"寒者温之,热者清之"的饮食原则,强调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来调整饮食结构。这些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人口向南迁移,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南方水系发达,鱼类资源丰富。《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多种捕鱼方法和鱼类烹饪技术。但同时,由于瘴气和疾病的影响,南方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反而不如北方。
居住环境对古人的体质影响同样巨大。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骨化石显示,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就已经懂得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建造房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后世。《周礼》中就有"冬居深屋,夏居高台"的记载。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全国的建筑标准也趋于统一。考古发现的秦代民居遗址表明,普通百姓的房屋已经有了明确的防潮、保暖设计。汉代的民居更是发展出了"四合院"的布局,不仅通风采光好,还能避免寒气入侵。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还很注重饮食养生。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就创立了"五禽戏",提倡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注意饮食调理。他特别强调要"食饮有节",主张食物要多样化,荤素搭配。这些理念在当时就得到了广泛推广。
不过随着人口增加和耕地面积的限制,到了魏晋时期,普通百姓的肉食消费量开始下降。加上战乱频繁,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人们的营养状况也随之恶化。这种变化在考古发现的人骨化石中清晰可见,同时期的人骨骼普遍显示出营养不良的特征。
三、贫富差距导致的体格差异
在历史长河中,贫富差距对古人体格的影响可谓显而易见。秦朝统一六国后,虽然实行了严苛的徭役制度,但贵族阶层与平民百姓的生活待遇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在陕西西安出土的秦代贵族墓葬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其中不乏各类酒器和食器,反映出当时贵族阶层丰富的饮食生活。
汉代的这种差异更为明显。在长安城的遗址发掘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不同区域的居民墓葬。东区多为官员和贵族的墓葬,出土的人骨普遍显示出良好的营养状况;而西区则多为平民墓葬,人骨中常见营养不良和劳损的痕迹。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都设立"中常侍园",专门种植各类果蔬供权贵享用。这座园林占地数百亩,雇用了大量农户精心培育珍稀果蔬。与此同时,普通百姓却连最基本的粮食都难以保障。《三国志》中记载,建安年间曾发生严重的饥荒,很多百姓不得不以树皮草根充饥。
魏晋时期的情况更加复杂。门阀士族垄断了大量优质耕地,还享有免除赋税的特权。在江南地区,士族之家往往拥有数千亩良田,而佃农却只能租种几亩薄地。这种差距直接反映在了人们的体格上。考古发现的士族墓葬中,死者的身高普遍在170厘米以上,骨骼强健;而佃农墓葬中的遗骸则普遍偏矮小,且多见营养不良的迹象。
南朝时期,统治者为了维持奢靡的生活,加重了对百姓的剥削。据《南齐书》记载,梁武帝时期的皇室园林中专门饲养珍禽异兽,每日消耗的粮食足够养活数百户平民。而在民间,"一日两餐"都成了奢望。这种极端的贫富差距导致了人口结构的失衡,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体格发育。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了缓解这种差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均田制",规定每个成年男子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耕地。这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考古发现显示,这一时期北方地区平民墓葬中的人骨状况明显好于南方。
唐朝初期延续了这种政策,但随着时间推移,土地兼并现象又开始加剧。安史之乱后,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佃户。《新唐书》记载,当时有些大地主家仅奴婢就有数千人之多。这些人终日从事重体力劳动,饮食却极其简陋,往往只能靠粗粮度日。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同一个阶层内部,不同地区的人们体格差异也很大。北方地区的贵族因为经常参与军事活动,普遍体格健壮;而南方的士族则多以文雅见长,体格相对瘦弱。这种差异在史书中多有记载,如南朝宋的刘裕就曾因为体格魁梧而受到北方将领的赞赏。
四、疾病与卫生条件的考验
战国时期,医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普通百姓的卫生状况却不容乐观。在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牍中,记载了大量当时流行的疾病,其中不少与饮用水污染和居住环境恶劣有关。考古发现的人骨中,常见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的痕迹,这与当时潮湿的居住环境密切相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改善民众的卫生条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修建下水道系统。在西安秦都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完整的排水系统,这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但这种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卫生条件仍然较差。
汉代的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详细记载了当时常见的传染病及其治疗方法。在长安城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专门的"药市"遗迹,表明当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药供应体系。不过,这些医疗资源主要服务于权贵阶层,普通百姓往往无法获得及时的医疗救治。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疾病肆虐。《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瘟疫,许多将士因此丧生。这种大规模的传染病在当时并不罕见,主要原因是人口流动频繁,而卫生防疫措施跟不上。考古发现的集体墓葬中,不少遗骸都显示出感染性疾病的特征。
隋唐时期,政府开始重视公共卫生。隋炀帝在大兴城(今西安)设立了专门的"医疾坊",为平民提供医疗服务。唐代更进一步,在长安城设立了太医署,培养医学人才。《唐会要》记载,太医署每年都要举行医术考试,合格者才能行医。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的健康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某些职业群体的健康状况特别差。以采矿业为例,汉代的矿工经常要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工作,加上通风条件差,许多人患上了肺部疾病。在山西大同出土的汉代矿工墓葬中,死者的骨骼普遍显示出严重的职业病特征。
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工人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在浙江上虞的越窑遗址发掘中,发现了大量工匠墓葬。这些墓主的骨骼中普遍含有较高的铅含量,这与长期接触釉料有关。同时,由于常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他们的关节退化程度远超同时期的其他职业群体。
唐代的纺织女工同样生活艰辛。《新唐书》记载,官营工坊的女工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纺织。考古发现的相关墓葬中,女工的骨骼普遍显示出长期劳损的特征,很多人还患有关节炎。这些职业病严重影响了工匠们的寿命,也导致他们的体格普遍较差。
五、战争与和平时期的体格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频繁战争,对人们的体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各国为了培养强壮的士兵,普遍重视体能训练。在山东临淄齐国故城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专门的训练场,出土的兵器和陶俑显示,当时的士兵普遍身材魁梧。这种重视军事训练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继续保持着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史记》记载,秦朝的军制规定,凡是成年男子都要参加定期的军事训练。这种全民皆兵的制度,使得当时普通百姓的体格普遍强健。在陕西秦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中,士兵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75厘米左右。
汉武帝时期,为了应对匈奴的威胁,推行了更为严格的军事制度。《汉书》记载,边疆地区的士兵每天都要进行射箭、骑马等训练。考古发现的西汉边塞遗址中,士兵墓葬的人骨普遍显示出发达的肌肉附着点,这表明他们经常进行剧烈运动。
到了东汉末年,连年的战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三国志》记载,黄巾起义后,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粮食供应不足。这种情况在考古发现中也得到了印证。东汉末年的墓葬中,人骨普遍显示出营养不良的特征,平均身高也比西汉时期降低了约5厘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更加频繁。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游牧民族的入侵迫使大量汉人南迁。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改变了人们的体格特征。考古发现显示,南迁人口在适应南方气候的过程中,体格普遍变得瘦小。而留在北方的人则需要经常与游牧民族作战,反而保持着强壮的体格。
隋朝统一全国后,短暂的和平时期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隋炀帝修建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物资交流。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也带来了巨大的人力消耗。在江都运河遗址出土的工匠墓葬中,死者的骨骼普遍显示出过度劳损的特征。
唐朝前期是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人们的体格状况明显改善。《新唐书》记载,开元盛世时期,民间体育活动十分普及,蹴鞠、击球等运动在长安城十分流行。但安史之乱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藩镇割据导致农业生产衰退,人们的营养状况随之恶化。
这种变化在考古发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唐代前期墓葬中的人骨普遍强健,而安史之乱后的墓葬中,却经常出现营养不良和疾病的痕迹。特别是在河北地区,由于战争破坏严重,当地居民的平均身高比盛唐时期降低了约3厘米。
有趣的是,不同地区的情况也存在差异。远离战乱的江南地区,由于农业生产相对稳定,人们的体格反而保持得较好。在浙江余杭出土的唐代墓葬中,死者的骨骼状况明显优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墓葬。这种南北差异一直持续到五代十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