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那些事儿:你法国敢禁我龙虾,我美国就敢禁你番茄酱

十三妖 2025-02-06 22:43:19

关税那些事儿·第一节

参与国家:法国VS美国

参与对象:法国番茄酱、美国龙虾

点评:你有过墙梯,我有张良计,都是为了一口吃的,冤冤相报何时了

正文

1893年,这一年的法国,空气中弥漫着浪漫与美食的气息,巴黎的大街小巷,餐厅里的食客们对龙虾趋之若鹜。在法国人的餐桌上,龙虾是当之无愧的明星食材,无论是精致的龙虾浓汤,还是摆盘精美的焗龙虾,都备受追捧。法国的贵族们更是将食用龙虾视为一种身份与品味的象征,在豪华的宴会上,龙虾是必不可少的佳肴。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一年,法国政府却突然做出了一个震惊大西洋彼岸的决定:禁止美国龙虾进口。这一禁令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在美国,尤其是龙虾产业发达的新英格兰地区,渔民们和龙虾商人们都傻眼了。

此前,美国的龙虾大量出口到法国,为美国的龙虾产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新英格兰海岸的渔民们每天辛勤出海,捕获的龙虾堆积如山,这些龙虾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被运往法国。美国的龙虾商人们也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稳定的贸易模式。但法国的禁令一下,美国的龙虾产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堆积如山的龙虾无人问津,渔民们望着满仓的龙虾欲哭无泪,龙虾价格暴跌,许多龙虾商面临破产的危机。而这一禁令,也拉开了法美之间那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关税战争的序幕 。

美国龙虾的逆袭之路

时光回溯到19世纪初,在美国的新英格兰海岸,那是龙虾的 “天堂”。彼时的龙虾,数量多得超乎想象,它们就像海边的野草,肆意生长。当地的渔民们每次出海,都能轻而易举地捕获大量龙虾,这些龙虾堆积在岸边,仿佛一座小山。

在当时的美国,龙虾的地位可不像现在这般高贵,它们被人们戏称为 “海中蟑螂”。由于数量实在太多,价格也极其低廉,龙虾甚至成为了犯人和劳工的主要食物来源。据说,有些雇主给工人提供的伙食里,龙虾的出现频率高得让人厌烦,以至于有工人在签订雇佣合同时,特意要求每周吃龙虾不得超过三次 。那时候的龙虾,就像是被人嫌弃的 “弃儿”,在北美大陆上默默 “哭泣”。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19世纪中叶,美国的一位商人突发奇想,他把目光投向了大西洋彼岸的法国。法国,这个以美食闻名于世的国度,对于新奇食材有着独特的热情。于是,这位商人决定将美国泛滥成灾的龙虾运往法国,看看能不能在那里打开市场。

就这样,龙虾们开启了它们的 “跨洋之旅”。为了让这些娇贵的小家伙们安全抵达法国,美国商人们可谓煞费苦心。他们用冰块精心包裹着龙虾,让它们在漫长的旅途中保持新鲜。同时,还贴心地附上了《龙虾烹饪指南》,详细介绍各种龙虾的烹饪方法,希望能帮助法国人更好地接纳这些来自新大陆的 “客人”。

抵达法国后,龙虾们起初并没有立刻受到欢迎。法国人对这些张牙舞爪的家伙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有位勃艮第公爵夫人,第一次见到活龙虾时,竟然误把它当作了园艺装饰,结果龙虾一钳子夹断了玫瑰丛,让公爵夫人哭笑不得。而凡尔赛宫的厨师长,在尝试用煎鹅肝的手法料理龙虾时,差点引发了厨房暴动,因为龙虾的味道和口感与鹅肝截然不同,让厨师们大为头疼 。

但美食的魅力总是无法阻挡。1893年秋,巴黎米其林三星餐厅 “银塔” 的主厨站了出来,他决定拯救这些远道而来的龙虾。这位主厨独具匠心,将龙虾与奶油、白兰地巧妙地熬制成浓汤。这道龙虾浓汤一上桌,瞬间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浓郁的奶香、醇厚的酒香与鲜美的龙虾肉完美融合,那独特的味道在舌尖上跳跃,让人们仿佛置身于美食的仙境。

一夜之间,龙虾成为了巴黎餐桌上的宠儿。香榭丽舍大街的餐馆纷纷效仿,推出了各种以龙虾为食材的菜肴,什么 “龙虾十二道风味”“法式焗龙虾”“龙虾意面” 等等,让人眼花缭乱。街头流浪诗人也开始传唱:“啊!这来自新大陆的红色骑士,比波尔多红酒更令人迷醉!” 龙虾的地位在法国一飞冲天,从无人问津的 “外来客” 变成了备受追捧的美食明星。

美国的龙虾商人们看到这一幕,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加大了龙虾的捕捞和出口力度,源源不断的龙虾从美国新英格兰海岸运往法国。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的龙虾产业也迎来了春天。渔民们的收入大幅增加,龙虾商人们赚得盆满钵满,龙虾成为了美国与法国之间贸易的重要商品。谁能想到,曾经被嫌弃的 “海中蟑螂”,如今却成为了连接两国的美食纽带,开启了一段独特的贸易传奇 。

法国政府这一禁令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法国本土也有渔业产业,大量廉价美国龙虾的涌入,对法国本土的渔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法国的渔民们看着市场被美国龙虾抢占,收入大幅减少,自然是怨声载道,纷纷向政府施压。而法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土渔业,便使出了 “禁止美国龙虾进口” 这一 “大招”。

但美国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呢?美国龙虾产业遭受重创后,美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他们先是向法国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法国取消这一不合理的禁令。在交涉无果后,美国政府决定采取报复性措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对策。代表们围坐在会议桌前,气氛紧张而严肃。有人提议对法国的葡萄酒加征关税,因为葡萄酒是法国的重要出口商品;也有人建议对法国的奶酪下手,毕竟法国奶酪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但最终,他们把目光落在了法国的番茄酱上。

法国番茄酱的遭殃

当时法国的番茄酱在美国市场也占据了一定的份额。美国政府心想,你法国禁止我的龙虾,那我就禁止你的番茄酱,看谁耗得过谁。于是,美国政府发布公告,将法国番茄酱列为 “工业涂料”,理由是番茄酱的某些成分和工业涂料相似,并且大幅提高了番茄酱的进口关税。这一举措让法国番茄酱在美国市场的价格飙升,销量一落千丈。法国的番茄酱生产商们欲哭无泪,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番茄酱会被美国政府 “强行” 归类为工业涂料。

法国政府看到美国这一招,气得直跺脚。他们觉得美国这是在故意找茬,是一种极其荒谬的报复行为。于是,法国政府也不甘示弱,开始寻找反击的机会。他们仔细研究美国的进口商品清单,试图找到一种能够让美国也感到肉疼的商品。很快,他们盯上了美国的威士忌。法国政府宣称威士忌是 “消毒药水”,并提高了威士忌的进口关税。这一说法让美国的威士忌生产商们哭笑不得,他们纷纷指责法国政府是在无理取闹。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这场贸易混战逐渐升级。美国和法国的外交关系也因此变得异常紧张,两国之间的外交照会频繁往来,言辞激烈。美国的议员们在国会中慷慨陈词,指责法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法国的政治家们也在国内发表演讲,抨击美国的报复性关税措施。这场由龙虾引发的关税战争,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双方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拼尽全力 。

美国将法国番茄酱定义为 “工业涂料” 并实施高额关税,这一招可谓是 “釜底抽薪”,直接击中了法国番茄酱产业的要害。法国的番茄酱产业瞬间陷入了困境,许多番茄酱生产商的订单如雪片般减少,工厂的生产线被迫减速甚至停产。

法国的番茄酱企业们纷纷开始自救。一些企业试图寻找新的市场,将目光投向了欧洲其他国家和亚洲、南美洲等地区。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国际食品展销会,展示自己的产品,希望能吸引新的客户。但拓展新市场谈何容易,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对番茄酱的口味和品牌认知度与美国和法国有着很大的差异,法国番茄酱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进行市场调研和推广 。

还有一些企业则尝试降低生产成本,以应对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他们与番茄种植户协商,希望降低番茄的采购价格;同时,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和能源的消耗。但这些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困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法国民众对美国的这一举措也反应强烈。在法国的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美国对番茄酱的 “无理制裁”。一些消费者表示,他们会抵制美国的产品,以表达对法国番茄酱产业的支持。在超市里,原本摆满法国番茄酱的货架上,如今却空空荡荡,消费者们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满是愤怒和无奈。一些餐厅老板也纷纷抱怨,美国的关税措施让他们的经营成本大幅增加,因为他们不得不寻找更昂贵的替代品或者减少番茄酱的使用量 。

为了应对美国的制裁,法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们一方面与美国进行外交谈判,试图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加大了对本国番茄酱产业的扶持力度。法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提供贷款补贴、税收减免等,帮助番茄酱企业渡过难关。同时,还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法国番茄酱的竞争力 。

但美国并没有因为法国的这些措施而退缩,双方的贸易战依然在持续升温。这场由龙虾引发,番茄酱参与的关税战争,让法美两国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也让两国的消费者和企业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

罐头里的游击战

就在美国和法国在关税战场上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美国的龙虾商人们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开始绞尽脑汁,寻找突破困境的方法。终于,有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龙虾制成罐头。

缅因州的一位老船长约翰逊,望着码头上堆积如山的龙虾,再看看旁边的罐头厂,突然灵机一动:“既然新鲜龙虾不让进口,那我们就把它们变成罐头,看你法国还怎么阻拦!” 说干就干,他立刻组织人手,将龙虾进行加工处理,装入密封的罐头中。这些罐头被贴上了 “深海浓缩营养剂” 的标签,听起来就充满了神秘的吸引力。

美国龙虾罐头就这样浩浩荡荡地驶向了法国。当第一批龙虾罐头抵达法国勒阿弗尔港时,法国海关的官员们都惊呆了。他们看着这些贴着奇怪标签的罐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按照规定,这些罐头并不在禁止进口的范围内,但它们又确实是美国龙虾制成的。海关官员们只好打开罐头检查,只见里面是一块块鲜嫩的龙虾肉,还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官员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决定放行。

这一放行,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越来越多的美国龙虾罐头涌入法国市场,法国的消费者们对这种新奇的食品也充满了好奇。他们纷纷购买龙虾罐头品尝,发现味道竟然还不错。一时间,美国龙虾罐头在法国市场上供不应求 。

法国政府看到这种情况,气得暴跳如雷。他们觉得自己被美国龙虾商人们耍了,于是开始加强对海关的监管,严查美国龙虾罐头。只要发现有美国龙虾罐头入境,就一律没收。但美国龙虾商人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开始和法国海关玩起了 “猫捉老鼠” 的游戏。

商人们想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走私方法。有的把龙虾肉塞进圣经的书页里,利用人们对宗教书籍的敬畏,试图蒙混过关;有的用圣母像的底座夹带虾黄,把神圣的雕像变成了走私的工具;还有一位马赛的黑市贩子,更是脑洞大开,发明了 “可食用走私罐”。这种罐头的锡罐本身是用面粉制成的,遇水即化,不留任何罪证。当海关官员检查时,就算发现了罐头,也无法找到任何证据 。

在这场 “游击战” 中,美食外交也悄然兴起。美国领事馆定期举办 “罐头品鉴沙龙”,邀请法国的各界名流参加。在沙龙上,美国领事亲自为大家介绍美国龙虾罐头的美味和独特之处,还准备了各种精致的小吃和美酒,与龙虾罐头搭配食用。法国的议员们、贵族们、名媛们纷纷前来参加,他们嘴上批判着 “美式粗鄙”,但身体却很诚实,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龙虾罐头,一边悄悄地将罐头塞进自己的公文包,准备带回家慢慢享用 。

这场罐头 “游击战” 和黑市风云,让法国政府头疼不已。他们发现,无论自己采取多么严格的措施,都无法完全阻止美国龙虾罐头的进入。美国龙虾商人们就像一群顽强的战士,总能想出各种办法突破法国的封锁。而法国的消费者们,也在这场关税战争中,意外地品尝到了来自美国的美味龙虾罐头,让这场原本严肃的贸易争端,增添了一丝荒诞和有趣的色彩 。

从餐桌到战场,再回到餐桌

时间来到1896年,这场持续了数年的关税战争终于迎来了转机。法美两国的政府和商人们都意识到,这场无休止的贸易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法国的消费者们对美国龙虾罐头的热情越来越高,法国的厨师们也发现,美国龙虾独特的口感和肉质,是制作某些经典菜肴不可或缺的食材。而美国的龙虾商人们也发现,法国市场对龙虾的需求量依然巨大,放弃这个市场实在是太可惜了 。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美两国开始进行谈判。双方的代表们坐在谈判桌前,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和协商,最终达成了一致。1896年,法美两国签订了协定,标志着这场由龙虾引发的关税战争正式结束,法国取消对美国龙虾的进口禁令,但美国龙虾的进口关税将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同时,美国也取消了对法国番茄酱的高额关税,法国威士忌也可以继续以合理的关税进入美国市场。双方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以换取贸易的恢复和稳定 。

这场关税战争对法美两国的贸易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贸易方面,虽然战争结束后,两国的贸易恢复了,但双方都对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美国更加注重保护本国的农业和渔业产业,加强了对进口商品的监管;法国也在努力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未来的贸易合作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

在文化方面,这场战争却意外地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美国龙虾和法国番茄酱、威士忌等商品,成为了两国文化的代表,通过贸易的方式传播到对方国家。法国的美食文化因为美国龙虾的加入而更加丰富多样,美国的饮食文化也因为法国番茄酱和威士忌的影响而发生了一些变化。两国的消费者们在品尝对方国家美食的同时,也对对方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

这场由龙虾引发的关税战争,虽然充满了荒诞和戏剧性,但它也让我们看到了国际贸易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贸易争端也不可避免。但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我们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互利共赢。就像法美两国在这场关税战争中最终达成的休战协定一样,让贸易回归理性,让美食继续在世界的餐桌上绽放光彩 。

终章

这场由龙虾引发的关税战争,看似是一场因美食而起的闹剧,但实际上,它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从经济角度来看,它反映了19世纪末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与保护主义。各国都希望通过关税等手段,保护本国的产业,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但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贸易战的爆发,损害双方的利益 。

从政治角度来看,关税战争也是各国之间政治博弈的一种表现。法国和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法国希望通过保护本土渔业,赢得国内渔民的支持;美国则希望通过报复性关税,维护自己的贸易尊严和国家利益 。

从文化角度来看,这场战争也体现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交流。美国龙虾在法国的流行,以及法国番茄酱、威士忌在美国的市场份额,都反映了两国文化在美食领域的相互影响。而关税战争的爆发,也让人们看到了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贸易冲突 。

回顾这场关税战争,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在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可以在短期内保护本国产业,但从长远来看,却会阻碍全球贸易的发展,损害各国的利益。因此,各国应该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通过协商和谈判来解决贸易争端,实现互利共赢 。

美食的力量是无穷的。美国龙虾和法国番茄酱、威士忌等美食,跨越了国界,成为了连接两国人民的纽带。在贸易战的硝烟中,美食依然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不同文化的魅力。这也提醒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和融合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不同国家的文化,让美食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 。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