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衣珩
“指导员,想您了,好久没联系了,都还好吧?八一到了,我们小聚了一下,都想您了。”战友亲切的声音从手机中传来。
“好,好,一切都好。有你们的挂念就更好了”。情商还在线的我甜蜜的回复着。
指导员,也称“政治指导员”,全称是“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顾名思义就是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要熟悉官兵的个人经历、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和爱好特长,掌握全连的思想情况,经常和官兵谈心,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指导员,属于政工干部,以前统称“政治委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1930年营一级的政治委员改称为政治教导员,连一级的政治委员改称为政治指导员。
指导员,级别不高官不大,是政工干部中职务最小的,但却是连队的主官。
战友的这个电话一下子把我带回到了20多年前的连队。
其实,我当指导员的时间并不长,一共2年多,但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军校毕业后,我分到通信一连,历任排长、副连长、指导员。当排长的时候和战士们住一间寝室,一起分享好心情和坏情绪。当了副连长,就属于连队领导了,也就不再跟战士们住同一间寝室了,但因为我严重的“护犊子”,所以愿意到寝室来和我交心的战友依然不少,我的寝室也热闹依旧,还是和当排长时一样,一起抢辣酱、互偷好吃的,一起用我们的好心情驱赶坏情绪。
没当指导员的时候,不觉得这个岗位有多重要,有多难做,直到自己当了指导员才真正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凭自己坚定信仰不行,要把道理讲透、把战士说服又是另一码事,“想给战士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变“要你通”为“我要通”。特别是如何针对男女混编连队的特点因势利导、把握尺度、对“症”下药,为我所用,是我任指导员期间一直需要攻克的难题。真心要感谢我的战友们,在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下,自我感觉还算良好。
至今,初任指导员那年的几件事还是让我记忆犹新。
满脸痘我担任指导员的命令是下半年宣布的,正是老兵退伍、年终总结、评功评奖的关键时期,恰逢和我搭档的连长因家属生孩子休假,于是连队就剩下我这位新任指导员和新任副连长主持工作。那时年轻,不到25岁的年龄,虽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但因为工作经验不足,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外,晚饭后还要和副连长一起巡查机房;回来后还要和思想有波动的以及即将离队的战士谈心;然后再上楼查铺,一是检查人员的在位情况,二是给睡觉不老实的战友掖掖被角,防止她们感冒;之后再准备各种材料等等,连续2个多月,每天最多能睡3个小时,更别说回家了。一次跑机关去为战士领取党表,在楼里看到了夫君,因为离得远,只是用眼神打了招呼,隔天午饭后回连队的途中碰到了一位大姐,她看着我满脸的青春痘说:“大珩,别太要强了,昨天我老弟来查资料,我问他你忙啥呢,他说:得有一个多月没见面了,昨天匆匆见了一面,看着给我老婆造的不像样了。”
一天,实在因为严重缺觉,早晨就没能按时起床和战士们一起出操,直到走廊里响起了音乐声(战友们出操回来的习惯)我才醒来,正躺在床上为自己没能按时起床而感到惭愧时,就听到走廊里一声怒吼:哪个班开的音乐,赶紧关掉!不知道指导员还没起来吗?这段时间指导员有多累你们没看见吗?!
感动,让我无语。
这“怒吼”是从一位超期服役的唐姓女战友口中喊出来的,她也是当年即将退伍的老兵中的一员,那时的部队还没有女士官,而她因为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已经入了党,可以说在部队的经历已经圆满,这声真挚的“怒吼”完全是发自内心地心疼我,所以20多年过去了,我还能一字不差的记得她的这声“吼”。
电话铃时针指向22点,拿着学长提供的优秀连队总结材料,正在搜肠刮肚地准备着自己连队的年终总结,连部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赶紧拿起电话:“您好,一连。”
曾经是我前任的前任的前任的前任的指导员王姐真诚的声音从话筒中传出:“珩呀,没睡吧?”
“没呢。”
“本想明天打给你的,实在是忍不住,想着你现在也不能睡,就给你打电话了。”
“有事,姐?”
“我们小X今年退伍,今晚去送他,在车站碰到了连里的两个北京女兵,问她们入党没,她们说没有,但是之后的话让我很感动,她们说:‘虽然我俩都没入党,但是我们一点也不怪我们指导员,同年兵太多了,比我们优秀的也多,指导员她已经很尽力了。’珩呀,姐太为你感到骄傲了,女孩来当兵,大部分是为了入党,这没入党的北京兵还能这么说,姐为你高兴,我妹这指导员当的,成功。”
“……”感动+词穷,是我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其实,战士在干部心里有多重,干部在战士心里就有多重。人和人的相处亦是如此。
任指导员期间,我霸道过。我们连里的战士,只能我们自己批评,遇到问题,请告知我们连队领导,不需要其他人直接批评。
任指导员期间,我开放过。因为连队战士周末外出有比列限制,所以每周三傍晚我会找车队协调一辆大客车,带着不值班的战友们到繁华的新区小嗨皮一下。
任指导员期间,我也违规过。我把受过处分战士的“处分表”从档案中拿出来,因为我觉得处分只是一种手段,不能因为曾经年少的那点“轻狂”影响到他们以后的路。
任指导员期间,连队连续两年被评为“按纲建连先进单位”,获得荣誉无数,这自然与战友们的努力密不可分,要感谢大家对我无私的支持。在连队当指导员的2年多时间,极大的提高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我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生就是一本书,青春就是一种态度。一直想写一写,但始终没能动笔,可虽然没动笔,回忆却依然在。
前几天和夫君一起回老部队看了看,到老连队走了走,又和部分战友们聚了聚,期间老处长的一番话“衣珩,好久没见你写东西了,你得写呀,不用多,哪怕三五百字,也得写。”让我又拿起笔写下了这篇小作文,既是给自己一些鼓励,更是向战友们致谢。
我骄傲,我曾经是一连的衣指导员。
2024.8.16
☆ 作者简介:衣珩,笔名逗逗,从军二十余年,由小兵到团职,上过五所军校,陆军和海军都经历过,从事过军事、政工和后勤,有感而发写的文字,阅读点击量最高的一篇到十五万。现为上海市老科协副秘书长。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用户10xxx56
这身军服看很眼熟[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