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竺小招先生是越剧竺派优秀传人,师承其母亲、越剧唯一的生旦俱佳流派“竺派”创始人原南京越剧团第一任团长竺水招老先生。竺小招于1951年生于上海,1960年进南京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学习,工小生,且擅演花旦。五十余年来,竺小招在越剧舞台上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莫愁女》中的徐澄公子,《柳毅传书》中的柳毅,《玉蜻蜓》中的徐元宰,《八女投江》中的指导员冷云,《秀才遇仙记》中的张鸿渐,《侯门之女》中的袁寿以及《碧玉簪》中的李秀英等等,展示了她的卓越的越剧表演才华。

《碧玉簪》中的李秀英(竺小招饰)


《沙漠王子》剧照(竺小招饰伊丽公主)
竺小招的母亲竺水招老先生被誉为“越剧西施”,原名竺云华,出生于1923年,祖籍浙江嵊县灵娥村,越剧唯一的生旦俱佳流派“竺派”创始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1947年夏,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发展越剧,参加越剧袁雪芬组织的《山河恋》义演,饰主角皇后绵姜,为“越剧十姐妹”之一。

1947年,“越剧十姐妹”合影。前排左起:徐天红、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范瑞娟、吴小楼;后排左起:张桂凤、筱丹桂、徐玉兰、尹桂芳。
1947年9月,竺水招老师于上海创立“云华剧团”。1954年冬,她率团到南京演出。1956年3月,“云华剧团”改名为“南京市越剧团”,她自任团长和主演。竺水招老先生谦逊好学、勤学苦练、打下了扎实的武功基础,她品德高尚、为人谦和,表演细腻妩媚、清新脱俗,唱腔甜润柔糯,戏路宽广,花旦、青衣、小旦、小生、老生乃至老旦等行当都能应付自如,加上扮相俊美,深受越剧迷们的喜爱。

《沙漠王子》剧照(竺水招 尹桂芳)
“越剧十姐妹”中只有竺水招的女儿竺小招继承了母亲的艺术事业。竺小招老师不仅扮相酷似母亲,唱腔、表演、台风、韵味均有竺水招遗韵。她在承继母亲竺小招之外,还稍许借鉴“尹派”唱腔的旋律,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色:表演风格感情真挚,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擅演生、旦两行,扮相俊逸秀美、气质高雅洒脱、神形具备、光彩照人。舞台下她和蔼可亲、善良宽容、品德高尚。南京越剧迷中很多人祖孙三代是竺水招、竺小招母女俩的粉丝。竺派传人有竺小招、夏雯君、殷瑞芬、孙静、杨旭梅、孙婷涯等。竺小招主演的《莫愁女》1983年被摄制成电影戏曲片,在全国上映。1986年,她在首届全国越剧广播大赛中,是江苏参赛的演员中唯一荣获“优秀演员奖”和全国越剧“十佳” 称号的演员。

《柳毅传书》(竺小招饰柳毅,陶琪饰龙女三娘)
越剧唯一的生旦俱佳流派"竺派"创始人、“越剧西施”竺水招的女儿竺小招演唱的《碧玉簪.三盖衣》片段令人百看不厌!在本段中,竺小招将感情注入了演唱,唱腔上没有显著的起伏,但灵活自如地运用了小腔,包括下滑音、颤音、擞音等装饰手法作点缀,塑造出一个沉静、端庄、幽淡、坚强而又堪怜的李秀英。她的表演层次分明,身段台步优美,唱词体现人物性格特点,意境隽永,妙不可言,值得静静品味。
越剧《三盖衣—碧玉簪》(竺水招唱 竺小招配像)唱词
秋风阵阵透罗帷,
寒气袭人要成病。我还是开箱取衣衿,
这一件绫罗丝棉暖又轻。轻移莲步将他盖,
一阵阵辛酸泪沾襟。那冤家他平日见我像仇人,
吓得我不敢去近身。他既然对我无情分,
我秀英何必去关心。我还是将衣放笼箱,
难进难退我秀英。我若不与他去盖衣,
又恐怕冻坏了这少年人。我既嫁他成夫妻,
夫妻总有夫妻情。他若受寒成了病,
叫秀英如何能安心.我还是二次替他把衣盖,
一见他勾起我往事万般恨.
(白)王玉林啊王玉林,(唱)还说是才比子健学问好,
大不你该做事横蛮道理少.龙凤花烛良宵夜,
丢下我独坐洞房等报晓。爹娘爱我像珍宝,
你却视同路边草。今日里又逼我随轿回家转,
反斩断我养育之恩无从报。
你这边薄情天下少,
我何苦待你情意好。
越思越想恨难消,
想起了婆婆恩情比天高。他王家只有他单丁子,
继续后裔要倚靠。若把冤家冻坏了,
岂不是要急死了婆婆年迈老。那四邻八舍要将我怪,
还要骂我秀英爹娘少教导。自古道我不看金面看佛面,
我只得暂将怨恨一旁抛。三次上前去盖衣,
但愿他怜我深情来和好。
感谢艺德双馨、生旦俱佳、美若西施的竺水招在金陵创立了南京市越剧团!为古都金陵人带来美好的越剧视听盛宴!值得欣慰的是竺水招老师的女儿竺小招老师和她的传人们:夏雯君、殷瑞芬、孙静、孙婷涯等正致力于将越剧竺派传承下去,南京市越剧团的经典之作《柳毅传书》由竺水招的弟子孙静等人又重新在舞台上演绎,受到越剧迷的赞誉。竺小招主演的《莫愁女》令人百看不厌!祝愿越剧竺派源远流长,竺韵千古流芳!